第465章 逐鹿中原二十八)
五個月後
燕侯一百九十九年冬409年)
在小冰河期最冷的一年裡的最冷的一個季節裡,劉裕兵馬調動完成,正式宣佈發動北伐,第一個北伐目標就是在幾個月前公然南下擄掠人口的慕容超南燕)。
四萬步兵、一萬騎兵,在劉裕的統率下,正集結在建康城外的校場上。
“自一百多年前的永嘉南渡以來,中原淪喪,百姓飽受胡人蹂躪,現在,本將軍要帶領兄弟們收復中原故土,所有將士都將名垂青史,立下戰功者,將得到重賞,違抗軍令者,將受到懲罰!”
劉裕聲情並茂,在校場高臺上進行演講,鼓舞振奮將士們的軍心。
“殺盡胡虜,收復中原!”劉裕的重量級幕僚劉穆之大喊道。
隨後,五萬將士們也高舉著武器大聲吶喊:
“殺盡胡虜,收復中原!”
“殺盡胡虜,收復中原!”
“殺盡胡虜,收復中原!”
演講結束後,劉裕大喝一聲:“出發!”
轟隆隆!
砰砰砰!
咚咚咚!
旌旗蔽空,軍鼓震響,腳步聲整齊有致。
他們前幾年跟隨劉裕在晉國國內四處剿滅反賊,如今又要跟隨劉裕北伐。
就在這時,一個不起眼的事發生了,有一個幕僚騎著馬來到劉裕身邊,對劉裕說道:“大司馬,陶元亮陶淵明)不肯出仕做官。”
劉裕沒有太在意,只是略微皺眉,然後淡淡回道:“不必管他。”
陶淵明是桓玄的幕僚,桓玄出逃到遼東燕國後,劉裕徵辟陶淵明做官,以此向桓玄的其他手下們表明自己只針對桓氏一族,不針對其餘人,讓桓玄的手下們安心投降。
這是標準的千金買馬骨,也沒什麼可說的。
一開始,陶淵明也入仕做官了,他本人其實也對劉裕肅清朝堂奸佞風氣一事很讚賞,認為劉裕是一個明主。
但之後,發現劉裕有篡位的野心後,陶淵明便主動辭官,不願意繼續為劉裕效忠。
陶淵明想要的是一個霍光來拯救大晉,而不是一個司馬懿來篡位。
或者也可以這麼說,陶淵明和劉裕都想改變大晉腐朽無能的現狀,但陶淵明是改良派,只想改變大晉,讓大晉從此不再腐朽,而不想覆滅大晉,劉裕則是造反派,要徹底把腐朽無能的大晉埋進墳墓裡。
對於陶淵明不肯入仕,劉裕也不是很在意,他千金買馬骨的效果已經達到了,至於馬骨肯不肯入仕,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向天下人進行了一個禮賢下士的表態。
“陶元亮此人太過孤傲,還是讓他繼續活在他的桃花源裡面自娛自樂吧,呵呵!”劉裕身邊的另一個幕僚對陶淵明嘲諷著。
桃花源,是陶淵明在一年前寫下的一個幻想短篇小說《桃花源記》,描述著在武陵郡的某個偏僻地方,有一個遠離人世間爾虞我詐和戰亂的世外桃源,那裡的百姓安居樂業,沒有戰爭,沒有貪官汙吏,沒有爾虞我詐,沒有勾心鬥角,所有人都淳樸善良、熱情好客。
這種理想國幻想短篇小說,在遼東燕國也有很多,王妙年輕時就寫過很多,鴻雁道的信徒們也寫過許多類似《桃花源記》的理想國幻想小說。
對美好世界的幻想,似乎在全世界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