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逐鹿中原十一)
兩年多後
燕侯一百二十八年春338年)
原本還算安穩的東北地區突然風起雲湧,一場戰爭爆發了。
石虎在穩定國內,剷除各種反對者之後,便立刻徵調十萬大軍攻打段氏鮮卑。
段氏鮮卑名義上是大晉的臣屬,以前還是王浚的盟友,經常南下騷擾羯趙的冀州地區。
與此同時,石虎還命令慕容鮮卑、宇文鮮卑、燕國同時對段氏鮮卑進行夾擊。
慕容鮮卑和宇文鮮卑為了保全自身,在石勒時期就向羯趙臣服。
宇文鮮卑象徵性地派了一百個騎兵參戰,宇文鮮卑跟段氏鮮卑沒有利益衝突,如果不是害怕得罪石虎,宇文鮮卑根本不想參與這場戰爭。
燕國同樣只是派遣了一百個禁衛軍參戰,只負責打完以後去段氏鮮卑的地盤上抓奴隸,是不可能損耗自己的實力去跟段氏鮮卑鬥個你死我活的。
只有慕容鮮卑非常積極,他們早就想滅了段氏鮮卑,然後自己入主幽州了,因此慕容鮮卑出動五千騎兵參戰,誓要滅亡段氏鮮卑。
羯趙的三個臣屬國,有兩個都在划水,只有慕容鮮卑積極備戰。
羯趙政權已經有人提議要斷絕燕國的遼餉,因為每年給燕國一大筆錢,結果等到了真的需要燕國的時候,燕國根本不幫忙,明目張膽地划水。
就燕國這敷衍了事的態度,還有必要給遼餉嗎?
對於此,燕國也並不在意,大不了重新加入晉國陣營,回去給大晉當臣屬,這麼多年過去,晉國想來已經原諒了燕國,為了萬國來朝的虛名,晉國應該還是願意接納燕國的。
由於雙方實力差距太大,戰爭很快就結束。
不過有趣的是,當慕容鮮卑跟羯趙南北夾擊段氏鮮卑時,段氏鮮卑卻選擇了主力攻打慕容鮮卑,只用偏師防備羯趙。
寧願讓遼西地區被羯趙佔領,也絕對不讓自己的鮮卑同胞佔領。
在內鬥天賦上,鮮卑族一點也不比司馬家族差。
太史琥帶著一百個具裝騎兵在遼西郡擄掠了一千多個青壯年勞動力後,便直接回到了山海關。
宇文鮮卑的一百騎兵在城牆下看了看風景,然後就回草原了。
慕容鮮卑正在跟段氏鮮卑的殘餘力量戰鬥。
石虎則在遼西郡瘋狂屠戮鮮卑人,並且繼續下令擴軍,想要繼續攻打慕容鮮卑。
石虎下令,擴充軍隊到五十萬,每戶人家要有三個男丁充軍,每戶人家都要給朝廷提供一輛馬車和一輛牛車,所有種田生產停止,全部去給五十萬大軍當後勤。
羯趙總人口才一千五百萬左右,可是石虎居然要徵兵五十萬,這簡直窮兵黷武到了極點,兵民比例堪比姜維時期的蜀漢。
同時期的大晉,總人口一千兩百萬,兵力只有八萬。
同時期的燕國,總人口五百八十萬,兵力只有三萬。
別看史書動不動就是幾十萬大軍,但真實情況一般就只有幾萬軍隊,十萬以上都是滅國大戰。
桓靈二帝時期,大漢有人口六千萬,但是兵力只有四十萬。
於是,羯趙境內又是哀鴻遍野,百姓賣兒賣女,許多人上吊自殺,洛州洛陽)地區有二十萬百姓逃難至淮北,請求淮南的大晉朝廷拯救他們。
然而,大晉朝廷只是派遣了三千官兵去救援,只是稍微一接觸,就被羯趙的一萬騎兵擊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