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桃園結義二)
當王羲之正在練習書法時,鄮縣的一個小漁村。
“今年的貨怎麼這麼少?”桃園行會的商船按照慣例來到這裡,與鄮縣本地的豪強遊俠們進行人口貿易。
“新的縣令查的嚴,沒辦法,能弄來這幾百人已經盡力了。”鄮縣的遊俠幫會頭目搖頭嘆氣道,他們拐賣人口已經好幾年,靠著這個生意發了大財。
被販賣的主要是流浪漢和農村人口,這些人的戶籍,官府很難追查,就算查到了,也根本不知道人跑哪去了。
在鄮縣,一個成年男性的售賣價僅3000錢,經過桃園行會商船轉運到香料群島後,出售給當地種植園主人的價格為錢。
雖然燕國官府每年都會在中原以2000錢的價格進行人口貿易,但轉賣給行會的價格卻是5000錢,因此,諸如桃園行會等有能力的大行會都是自力更生,自己去中原沿海地區尋找合作伙伴。
由於燕國五銖錢份量足,因此交易雙方都使用燕國五銖錢交易,而不是用大晉的晉國五銖錢,為了防止有人融化錢幣重新打造份量更輕的錢幣,燕五銖不僅效仿中原五銖錢在內外兩廓採用齒鋸,正反兩面也都有凸形花紋。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重新融煉的少,雖然規模小不容易被發現,但是虧本,如果重新融煉的多,則規模太大,很容易被燕國官府發現。
交易結束後,桃園行會需要支付一百三十萬燕五銖。
船隊的領頭人是桃園行會會長的女兒,第一次出海跨國貿易,因此她直接拿出了一張【月票】和兩張【日票】想要用來支付。
然而,那位鄮縣遊俠頭目看到這張【月票】後,先是一愣,然後不解道:“這是什麼?不應該像以前一樣使用燕五銖交易嗎?”
“小姐,中原人並不使用錢票交易。”桃園商船上的一位中年男子對那位少女恭敬解釋道:“我們跟中原人交易,只能用現錢。”
“呃……”那少女有些驚訝,她畢竟是第一次進行跨國貿易,以前做大型商業貿易都是用燕都錢莊的錢票。
隨著交易規模的增加,燕國的商業貿易,每次動不動就是幾百萬甚至上千萬五銖錢,因此繼續像以前一樣支付現錢就非常麻煩。
以前商業交易規模小,可以直接帶著現錢做生意,即便偶爾有大規模商業交易也只是暫時的,偶爾麻煩一點也無所謂。
但現在大規模商業交易的頻率越來越高,許多城主和行會都迫切需要一種新的更加方便的交易方式。
於是,為了方便商業交易,主要是為了順便賺手續費,在三年前,燕國官府在燕都建立了一種名為【錢莊】的存錢儲蓄機構。
行會和城主們可以將自己的五銖錢存放到【燕都錢莊】,然後【燕都錢莊】會給“存錢人”發放一種名為【錢票】的“存錢證明憑據”,即,證明你在某年某月某日某時辰去錢莊存了多少多少錢。
根據存錢的多少,分為【日票】【月票】【年票】。
存錢十萬,可以在錢莊領取一張“日票”。
存錢百萬,可以在錢莊領取一張“月票”。
存錢千萬,可以在錢莊領取一張“年票”。
一張“年票”可以在錢莊處兌換十張“月票”,一張“月票”可以在錢莊處兌換十張“日票”。
每次存錢不得少於十萬,每存十萬錢,需要支付五千錢作為手續費。
目前能在“燕都錢莊”存錢的,要麼是貴族,要麼是富商,要麼兼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