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勒常常自比光武帝劉秀,認為自己與光武帝劉秀是同一類人。
哪怕北伐將領裡面最厲害的祖逖,在與石勒作戰的那些年裡,也是勝少敗多,最後還是趁著石勒主力渡過黃河去攻打幽州的王浚時,才收復了兗州豫州。
然而,勝少敗多的祖逖在大晉朝廷諸多將領裡已經算得上是最頂尖的了,因為大晉的其他將領,連北伐都不敢,那也就談不上勝敗了。
石勒在位期間,效仿漢末的諸侯們,在中原搞屯田,恢復生產,修繕那些在戰亂中被破壞的水利設施。
並且,羯趙政權的賦稅,在石勒統治期間,是要比南方的大晉朝廷更低的。
中原的百姓,在胡人石勒的統治下,難得感覺比被大晉朝廷統治好上那麼一點點。
不過,中原百姓的好日子很快就到頭了,因為石虎發動政變,殺死了石勒的兒孫們,篡奪了羯趙的統治權。
作為恐虐神選的石虎,剛上位就是增加賦稅徭役,大規模擴充軍隊,同時建造十幾座宮殿,大量搜捕民間美女充實後宮,後宮佳麗多達十萬。
百姓但凡有一點怨言,就把整座縣城都屠戮,用整個城池的人來連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且石虎四面出擊,同時攻打晉國、涼國、代國、段氏鮮卑,四線作戰,不把中原百姓的最後一滴血榨乾誓不罷休。
在這樣的人背景下,越來越多中原百姓成群結隊地開始逃荒。
關中百姓逃難去涼州,黃河以南的百姓逃難去大晉,黃河以北的百姓逃難去草原當遊牧。
拓拔鮮卑、宇文鮮卑、段氏鮮卑、慕容鮮卑,紛紛趁此機會大量收納漢人難民,讓這些逃難來草原的漢人成為自己的子民,為自己放牧種田。
而青州地區的漢人則主要逃難去了燕國的東萊地區,被燕國的城主以及行會們一艘艘船運往香料群島。
孔孟之國、遍地都是金銀珠寶、到處都是美若天仙的女土著、河裡流的都是酒、樹上長的都是絲綢、野草結的都是粟米、下雨的時候還會有魚從天空掉落、井裡還會噴鹽、地上隨便一塊石頭那都是黃金玉石、豬狗牛羊等牲畜成群結隊吃不完、沒有徭役兵役、沒有賦稅酷吏、沒有戰亂殺戮。
關於海外的傳言故事在青州非常流行,由於傳言過於離譜,選擇相信的都是那些家破人亡的百姓,但凡家裡勉強還能生活下去的,都絕對不會相信燕國在青州散佈的這些流言。
等到那些被石虎弄得家破人亡的青州百姓無奈選擇相信流言,坐上燕國的船隻前往香料群島後,等待他們的將是日復一日的開荒種植,每天在種植園都有幹不完的活,從太陽昇起幹到太陽落下,中間基本不存在休息的時間段。
唯一的好訊息就是,同樣是奴隸,漢人奴隸在種植園裡勉強餓不死,並且死了以後不會被榨油,也不會被做成飯菜,自己的屍體可以幸運地被扔進大海里餵魚。
而土著奴隸以及胡人奴隸,不僅要幹活,而且沒飯吃,只能吃其他奴隸的屍體,他們幹活餓死以後,屍體會被用來榨油,榨油後剩下的血肉直接做成生的飯菜給其他土著奴隸以及胡人奴隸們吃。
燕國有意在奴隸群體裡進行切割分離,讓一部分奴隸比另外一部分奴隸待遇高一些,這樣一來,奴隸們就無法團結起來,待遇更低的奴隸們會優先將待遇更高的奴隸們當成自己的敵人,然後才會把燕國當成自己的敵人。
如此一來,燕國吸引的底層人仇恨怒火就會更少,統治就會更加穩固。
王家連自己的親戚都可以變成奴隸壓榨,已經有不少血緣關係比較淡的王家人成為了奴隸在種植園幹活。
對於王家這種連自己同一個家族的族人都能進行奴隸化壓榨剩餘價值的統治者來說,自然不可能因為所謂的同胞情誼而心慈手軟。
一切為了剩餘價值,能壓榨多少就壓榨多少。
畢竟如果沒有底層人的剩餘價值,如何供養上層人呢,所以當底層人不夠用時,自然就會有一部分上層人裡面的邊緣上層人會成為底層人,然後繼續去供養那些更加高階的上層人。
燕國為了快速獲得勞動力,不僅是在青州散佈這種流言,就連王羲之管轄下的鄮縣也在散佈著這樣的流言。
喜歡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請大家收藏:()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