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逐鹿中原四)
三個月後
燕侯一百零六年春316年)
薊城
在俘虜王浚後,幽州諸郡紛紛向燕國歸降。
對於新佔領的幽州地區,燕國並沒有實控的想法。
因為幽州這個地方經常受到中原和草原的兩面夾擊,不太適合發展。
不像海外,只要開荒成功,就可以一輩子沒有憂慮地佔據下去,根本不可能有外敵入侵。
佔領中原的地盤,前期投入小,只要打贏就行,但是後續投入高,要不停地防備入侵。
而開墾海外荒地,前期投入大,要動用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去開墾,但開墾成功後,就可以成為穩定的後花園,根本沒有外敵入侵。
燕侯雪有著更加長遠的國策,所以並不打算實控後續成本高昂的幽州地區,而是強行把幽州地區的人口財富遷徙到遼東,然後財富留在遼東,人口送到海外開荒。
至於幽州地區?
扶持一個傀儡政權統治就行,實在不行,還可以把幽州賣給某個政權。
此刻,燕國士兵正在城內大肆抓捕普通百姓,將他們強行帶到遼東,最後還要帶到海外,城內的一切可以轉移的財富,也全部被搬走,在幽州諸郡縣留下許許多多空城。
這些幽州普通百姓被帶到遼東後,只有工匠、醫者、讀書人、美女等有價值的人才會被留在遼東生活,其餘百姓,則會被燕侯貶為奴隸,販賣給其他城主亦或是行會。
不過,燕國運輸幽州人口的方式是從漁陽郡走海路,因為幽州與山海關之間還夾雜著一個段式鮮卑,走陸路不太適合。
太史琥自己任命自己為幽州刺史,並且下令幽州各個郡縣在自己的轄區內搜尋工匠、醫者、讀書人,然後全部帶到漁陽郡。
很顯然,王家並不打算長久佔領幽州,而是撈一筆就走,把幽州的爛攤子甩給下一位統治者。
只要我不統治,就沒有統治成本,也不用擔心統治被推翻了,沒毛病!
很快,又半年後
在燕國這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的掠奪式佔領下,幽州諸郡縣爆發了大規模流民起義。
十餘萬幽州起義軍高喊著“驅逐燕夷”的口號攻城略地,想要將燕國士兵驅逐出幽州。
對於這些起義的流民,規模小的,王家還會派兵鎮壓一下,規模大的索性就不管了。
打肯定還是打得過的,但是容易損失慘重,不划算。
自始至終,燕國捲入中原混戰的目標都是撈好處,而不是建立自己的長期統治。
反正燕國撈完就回遼東了,隔著山海關和大海,幽州的流民起義軍也打不到燕國,就讓下一位幽州統治者去操心這十幾萬幽州流民起義軍吧。
又一年後
在燕國的掠奪下,幽州流民起義軍已經多達二十萬,簡直駭人驚聞。
王家在幽州也只剩下了漁陽郡的一個港口,其餘地盤大部分被流民佔領,還有一些被段式鮮卑佔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