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逐鹿中原三)
臘月
石邑
王浚大軍已經來到此處,準備一鼓作氣南下奪取襄國。
這些軍隊包括兩千幽州輕騎、五百幽州具裝鐵騎、五千段氏鮮卑輕騎同時也是弓騎)、兩萬冀州步卒、兩千慕容鮮卑輕騎、五百燕國具裝鐵騎。
一共三萬大軍,對外號稱十萬大軍!
而石勒這邊,包括三百具裝鐵騎、七百重甲步卒、兩千羌胡輕騎、一萬兗豫步卒。
一共一萬三千大軍,對外也號稱十萬大軍。
與此同時,祖逖散盡家財,又號召許多豪強捐錢,才勉強湊出來三千鄉勇,其中會騎馬的騎兵鄉勇僅有三百人。
三千人馬,對外也號稱十萬大軍,對石勒的大後方發動北伐。
石勒制定了先南後北的戰略,先以輕騎火速攻擊兵力薄弱的祖逖,擊敗祖逖後,再全心全意對付王浚。
事情果然如石勒預料的一般,當他的兩千羌胡騎兵南下後,祖逖被擊敗,三千臨時招募的鄉勇被打得潰不成軍。
而建康城的袞袞諸公們,不僅沒有對戰敗的祖逖感到惋惜,反而慶幸自己沒有北伐,並且嘲諷祖逖不自量力。
不過祖逖並沒有氣餒,而是帶著一千多鄉勇殘軍開始攻打中原那些零零散散的流民武裝,想要透過吸納流民武裝來壯大自己的實力,為接下來的第二次北伐做好準備。
等到石勒暫時擊敗了祖逖時,王浚的大軍也剛好抵達了石邑,距離襄國已經非常近了。
幾天後
更加弱小的石勒主動發起進攻,掃蕩王浚在冀州的城池,使得王浚疲於奔命。
這一招,在春秋戰國時期,吳國對楚國也用過,還是孫武教導的。
又一個月後
石勒以經典的【圍城打援】戰術,成功地引誘王浚親自率領主力進入了提前佈置的包圍圈。
王浚的“常山之蛇”在慌亂間,被石勒的騎兵部隊切成兩塊,前軍陷入包圍圈,後軍失去指揮系統。
王浚前軍精銳結成圓陣,以長槍兵防守外圈,以弩兵拋射箭矢,用戰車阻攔羌胡騎兵的衝擊,這是幾百年前,衛青發明的戰陣,到現在了還在使用,並且還延伸出了許多變種,可謂是非常經典。
不過,單純地死守是沒有意義的,得有相對應的友軍配合反擊才行,不然餓都能被餓死。
又半個月後
王浚的大軍餓得前胸貼後背,許多士兵每天只能靠著喝自己的尿液來補充水分,戰馬也早就被吃幹抹淨,局勢彷彿來到了長平之戰,趙括被白起包圍的時候。
轟隆隆!
正當石勒準備最後一擊時,遠方地平線上來了許多黑色洪流。
“是燕國鐵浮屠!”有效忠於石勒的鮮卑人驚恐道。
要問當今天下最厲害的兵種是什麼,那毫無疑問是具裝騎兵,具裝騎兵裡,最厲害的又要屬燕國的鐵浮屠。
這種在漢末才出現的新式兵種,經過這上百年的發展,如今已經天下熟知,任何政權都想要擁有自己的具裝騎兵。
具裝騎兵的成本非常高,即便是司馬炎時期,整個大晉王朝的具裝騎兵也才三千。
不過這也和司馬炎休養生息的國策有關,不然以大晉的國力,養一萬具裝騎兵還是勉強可以做到的。
當初王珏便是靠著三千具裝騎兵縱橫中原,打遍天下無敵手。
然而,燕國鐵浮屠只是衝鋒到一定距離後,看到石勒的包圍圈實在是太厚了之後,便始終待在不遠處觀戰,並不敢直接向石勒大軍發起衝鋒。
“燕國見利而忘義,不願意為了盟友而損耗自己的實力,所以接下來,只要我們在戰鬥中沒有出現失誤,燕國鐵浮屠必然不會攻擊我們。”謀士張賓對石勒分析道。
事情果然如張賓預料的一般,燕國捲入中原大戰是想要過來渾水摸魚的,不是過來捱打的,怎麼可能損耗自己的實力跟石勒血戰。
戰鬥很快呈現一邊倒的狀態,然而,失誤還是發生了。
石勒大軍為了爭奪軍功,在收尾時失去了秩序,人人都爭先恐後地去收割王浚大軍的人頭。
趁著石勒大軍在收個人頭時自亂陣腳,燕國鐵浮屠才終於發起衝鋒。
踏踏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