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侯之推廣儒學,可如同光武帝劉秀,柔而化之,不可如同篡位者王莽,急功近利。”荀彪微微一笑。
王莽尊孔復古,強行推廣他心目中的正統儒學,結果天下皆反。
劉秀同樣推廣儒學,卻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支援,天下也慢慢地興起了崇儒之風。
王莽和劉秀,為什麼都是推廣儒學,一個天下皆反,一個卻天下仰慕,這就是手段上的差別。
荀彪認為,不能像王莽王霆一樣強硬推廣儒學,這樣只會引起眾怒,可以學習劉秀,潛移默化地推廣儒學,大家不知道你正在推廣儒學,但慢慢地,大家自然而然地就被儒學化了。
“若能建立君君臣臣之綱常,則造反之人造反前都要捫心自問一下,自己這麼做符不符合君君臣臣,這樣一來,造反者的數量規模就會小很多。”荀彪緩緩道來:“燕國之亂,皆因國人思想之混亂,燕人不像中原人一樣尊君愛國,他們造反時沒有心理負擔。”
“女子可以收養男寵,則丈夫不能安心報效國家,若能讓女子順從丈夫,則丈夫為了妻子兒女,不敢背叛自己國家,故而,我們燕國要建立夫綱。”
“兒子如果不肯順從父母,則我們無法用父母要挾兒子,故而,我們還要建立父綱,使燕國之百姓,人人順從父母,則君侯只需要控制其父母,便可以達到控制其本人的效果。”
“現在燕國一些城市,當地百姓居然不願意結婚,這是不應該的,他們不肯結婚生子組成家庭,君侯您還如何用綱常倫理來控制他們呢?”
“兒女不肯順從父母,妻子不肯順從丈夫,臣民不肯順從君主,這些就是燕國內部總是動亂的原因呀。”
“只要建立一層層的等級秩序,則燕國內部就會穩如泰山,不會再出現幾年前那種國內皆反賊的情況。”
荀彪的這番話讓王霸若有所思。
王霸不是什麼大公無私的聖人,他推翻王霆,並不是為了拯救燕國,只是想要成為第二個王霆,或者說成為一個不會被推翻的王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掌握無上權力,能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言出法隨,這是絕大多數君主的夢想。
從秦皇到漢武,從王莽到漢光武,又到後面的桓帝靈帝,最後到袁紹司馬炎,誰又不想一言九鼎呢?
王霸自然也不例外,但他對於燕國的國情也是知道的,強行搞中央集權,被斷頭臺斬首的王霆就是下場。
所以這種事,不能著急,得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慢慢來。
見王霸心動,荀彪繼續建議:“可行中原之九品中正制,使國人各司其職,各盡其責,並且上下兩層不通婚,則今後不會出現以下克上之事,只要不出現以下克上,則不會禮崩樂壞,不禮崩樂壞,則天子一輩子都是天子,諸侯一輩子都是諸侯,卿士一輩子都是卿士,奴隸平民一輩子都是奴隸平民,如此一來,天下就不會出現動亂,百姓萬民都能安居樂業,天下自然也就達到了聖人之治。”
荀彪不愧是對聖人之道研究很深的儒士,他的這番治國之策,當為天下第一策。
“若如先生所言,只要行聖人之仁義,則聖人之治將重現。”王霸開始憧憬著天下萬民都老老實實遵守君君臣臣的等級秩序,世世代代給王氏宗室做牛做馬的美好未來,不由得感嘆:“這真是偉大的聖人之治呀,也是我王霸畢生所追求的理想。”
一番發自肺腑的感慨結束後,王霸旋即召開鹽鐵會議。
喜歡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請大家收藏:()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