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大憲章十一)
五個月後
秋高氣爽的時節,燕國的鹽鐵會議召開。
與會的包括燕國宗室子弟、各地的行會代表、豪強代表、儒士、官員。
現在的燕國是鹽鐵官營與鹽鐵私營混合,在已經被打爛重建的遼東實行鹽鐵官營,在仁川、釜山、嫦娥等推翻王霆的戰爭中出力極大的城市實行鹽鐵私營。
咚!
青銅鐘被敲響,王嬰對眾人說道:“會議開始。”
隨後,荀彪站出來引經據典:“昔日靠著鹽鐵官營,漢孝武帝才能湊集北伐匈奴的軍費,我燕國曆代先君也是靠著鹽鐵官營才湊集錢財海外開荒。”
“若無鹽鐵官營,誰來阻擋高句麗人、鮮卑人的入侵,我等早就死無葬身之地。”
支援放開鹽鐵產業的名士反駁道:“聖人云,仁者無敵,若是能實行仁義,則何懼區區外敵?”
“放開鹽鐵產業,只會讓地方豪強做大。”
“官府經營的鹽鐵,產量低,價格高,質量差,百姓早就有抱怨,反倒是這兩年,嫦娥城一些私人經營的鹽鐵作坊,質量好、價格低,這才是利國利民。”
跟霍光時期的鹽鐵會議沒有太大區別,雙方雖然是爭論鹽鐵產業,但爭論著爭論著就跑題了,雙方都開始對對方人身攻擊。
支援鹽鐵官營的指責對方是想要侵吞國家資產,支援放開鹽鐵產業的指責對方是想要做第二個王霆。
漸漸地,話題不僅僅只是討論鹽鐵,說著說著就說到了還要不要繼續堅持儒學,還要不要繼續堅持中央集權,還要不要繼續堅持三公九卿的制度。
“若我們不能形成合力,如何抵禦中原的入侵?如何抵禦草原的劫掠?”
“只要實行仁政,自然會萬民歸心,中原與草原自然不敢入侵。”
此刻的荀彪化身桑弘羊,獨自一人與眾多地方派儒士辯論。
不要動上層人的利益,也不要動底層人的觀念,在這裡體現得淋漓盡致。
其餘王氏子弟不在乎儒學還是不儒學,他們在乎的是,自己手中的權力更大,不會出現第二個王霆想要搞專制。
表面上是儒學理念的爭論,實質上是王氏子弟與燕侯王霸的權力之爭。
大家都是王氏子弟,身體裡都是先祖康的血脈,憑什麼你王霸就要比其他王氏子弟更高貴,憑什麼你王霸就要像秦皇漢武一樣搞一言堂?
會議果然什麼也沒討論出來,雙方不歡而散,誰也沒能說服誰。
荀彪忽略了很重要一個點,霍光能保住鹽鐵官營,是因為霍光手裡有兵權。
而燕國的國情與幾百年前的大漢是不同的,王霸雖然有兵權,但其他王氏子弟同樣有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