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漢末的戰亂死了一半多人口,各種諸侯軍閥製造的屠殺實在是太多了,所以當今各個政權都缺人口。
大片大片的荒地無人耕種,甚至很多士族莊園急缺佃農,無論是皇權還是士族,都渴望增加人口牛馬)。
因為人口牛馬)不夠用了,所以朝廷在倡導百姓多生,但即便如此,百姓生孩子的速度依舊無法滿足朝廷和士族地主,而且社會上正在流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風氣,所以大家只想在自己活著的時候逍遙自在,根本不在乎傳宗接代,更不會在乎國家的存亡。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大量異族人被遷徙到中原,成為朝廷的屯田客,亦或是成為士族的佃農牛馬)。
現在的你可以在中原士族的莊園內看到許許多多匈奴人、鮮卑人、羌人、氐人、羯人、高句麗人、扶余人在種田。
漢人牛馬死了一大半,那自然就要把異族人弄進來當牛馬,不然難道讓士族子弟親自下地幹活嗎?那怎麼可能?
這個時期,除了少部分人反對遷徙異族進入中原,認為將來會引發漢胡之間的社會矛盾,絕大多數人都贊同這項政策。
朝廷缺少人口牛馬),士族也缺少人口牛馬),這對朝廷和士族來說是雙贏的。
而王家也抓住了這個風口機遇,從鮮卑大人手裡購買奴隸,然後把這些奴隸賣給中原士族,從而賺取差價。
鮮卑在被王珏打散後,分裂成幾十個鮮卑大人各自為政,他們相互之間會有戰爭。
鮮卑人捕捉鮮卑人當奴隸,然後鮮卑人把鮮卑人賣給王家,然後王家挑選其中強壯的鮮卑人去海外當奴隸開墾荒地,把身體比較弱的鮮卑人轉賣給中原士族當農奴,從而賺取差價。
這個時期胡人還只是士族莊園裡的農奴,被士族子弟抽著鞭子幹農活。
誰又會覺得,一群異族農奴能掀起大風大浪呢,這怎麼可能嘛,除非中原內鬥太激烈,給了異族農奴機會。
“一共是一千五百六十七人。”那個懂漢語的鮮卑貴族笑道。
這是他們戰勝其他鮮卑部落後,捕捉的其他鮮卑人,現在被他們賣給王家,然後用這筆錢購買王家的瓊漿酒和羊毛絨衣。
“您的仁德堪比堯舜禹,您的智慧堪比孔孟。”王家子弟臨走時順帶給對方拍了幾下馬屁。
賺錢嘛,不寒磣!
左手拿著孔孟聖賢書學習仁義道德,右手拿著長刀正在殺人,一邊看聖賢書一邊不停地殺人,這兩者又不衝突。
這麼多鮮卑奴隸,轉賣到中原,又能賺一大筆錢。
當奴隸販子簡直不要太舒服!
喜歡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請大家收藏:()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