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燕侯十五)
又三年後
燕侯三年春213年)
擁有世襲的燕侯之後,王家以王珏被封為燕侯的第二年的元旦作為燕侯元年,從此以燕侯作為王家統治區的紀年方法,而不再以中原的皇帝年號作為紀年。
無論是三韓還是倭島,亦或是甘蔗島和皮毛島,也紛紛開始採納統一的“燕侯紀年”,這樣就不用每過幾年就要換一個新的皇帝年號紀年,特別麻煩,有點影響百姓正常的生活。
經過又三年的休養生息,袁紹統治區的百姓已經全部安定下來,他們有的在屯田,有的是自耕農,有的是士族豪強們的佃農,反正已經沒有大規模的流民了。
這些年的戰亂,導致的結果就是,人比田少,所以只要不出現戰亂,在這種人比田少的背景下,想要出現流民都難。
現在的流民都是因為戰爭破壞了家園不得不變成流民,這是跟幾十年前的桓帝靈帝時期完全不一樣的。
桓帝靈帝時期,產生流民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沒有田,而導致他們沒有田的原因是多種方面的,比如朝廷苛捐雜稅,士族土地兼併等。
王珏給袁紹定下了一個非常穩妥的統一方案,那就是每次打下一大片地區後,先不要急著繼續擴張,而是休養生息三年,如果破壞嚴重的地區,則休養生息五年,三五年之後繼續擴張,然後擴張完繼續休養生息,如此無限迴圈,最終就能一統天下。
如果是其他人這麼勸袁紹,已經被袁紹關入死牢,比如田豐就是勸袁紹休養生息、不要急著擴張,結果被急著統一天下的袁紹弄死。
但是王珏對於袁紹來說,就好比霍去病對於漢武帝一樣,那自然是言聽計從、寵愛有加。
同樣是勸,說同樣的話,田豐說出來以後就被處死,王珏說出來以後就被採納。
“如今我們兵精糧足,正是南下荊楊,一統天下的好時機!”郭圖主張繼續南下,消滅劉備蔡瑁孫權。
“我軍常年在平原作戰,只會步戰,不熟悉水戰,貿然南下,恐怕將會慘敗,不如先向西奪取關中涼州,徹底消滅曹操、韓遂!”
兩個月前,關中西涼軍之主馬騰在鴻門宴上被自己的親家曹操囚禁,曹操得以吞併西涼軍,統治整個關中。
馬超孤身逃亡涼州,跟韓遂合作,想要藉助韓遂的力量奪回關中。
曹操派出使者勸說馬超歸降,否則就殺了馬騰。
馬騰親自寫信,讓馬超歸降曹操,以後當個富家翁安享晚年就行。
馬超表示,寧可讓親爹死了,他也絕對不向曹操投降!
於是……馬騰卒!
眾人議論紛紛,但大體分為三派。
以郭圖為首的謀士建議南下,以審配為首的謀士建議西進,以荀諶為首的謀士默不作聲。
雖然袁紹的地盤擴大了,但是內鬥還在,而且比以前更加激烈了,雙方都恨不得弄死對方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