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富商家族用錢買來了一些經學書籍,那也得有人講解才行,不然光有書籍,卻看不懂上面那些句子的意思,而且你肯嗎,買,別人也不一定肯賣。
畢竟不是誰都有遼東王家那個膽子和運氣,能夠靠搶劫獲得經學。
可是能夠講解經學的大儒就那麼些,他們每個都很忙。
因此,當王溤路過潁川進行免費的經學講授時,瞬間便人山人海,數不盡的豪強子弟和販夫走卒擁擠在草地上,大概有兩三萬人,後面的人其實已經根本聽不到王溤說的話,但他們依舊要擁擠過來,只為將來有一個炫耀的資本,以後見了別人,也可以無比自豪地吹噓道:我曾經在大儒座下聽講經學。
兩年前,鄧太后逝世,按照大漢特色,皇帝聯合宦官對鄧氏外戚發動大清洗,鄧氏一族死的死、關的關。
這種經典劇情,大家也都習慣了。
除了比較雞賊的王氏外戚,撈完錢就及時跑路,讓別人上臺背鍋,從而保全了家族,其他外戚家族都太貪心了,想要永遠保住自己手裡的權力,最終落得個身死族滅的下場。
宦官蔡倫曾經害死了皇帝的生母,以前是有鄧太后保著,所以皇帝也只能隱忍,隨著鄧氏外戚倒臺,蔡倫知道自己肯定會被掌權的皇帝劉祜處死,為了防止皇帝劉祜對自己酷刑伺候,造紙術改良者蔡倫選擇服毒自盡,不給皇帝劉祜酷刑自己的機會。
皇帝劉祜聽聞蔡倫服毒自盡後大怒:“朕本來是想要將伱蔡倫五馬分屍的,真是便宜你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朝堂上風雲變幻,凡是跟鄧氏外戚關係好的官員大多數都被貶官,就連剛剛才當上司徒的大儒王溤,都因為是鄧氏子弟的經學老師而被皇帝劉祜罷黜司徒之位,廢為平民。
王溤倒是不在意司徒這個三公之位,他一心講授經學,要不是以前鄧家為了立牌坊,非得讓他王溤當司徒,他早就雲遊四海了。
鄧家為了向天下士人表忠心,讓天下士人明白鄧家是堅定不移站在士族立場上的,於是對那些有名望的儒士大力提拔,尤其是諸如王溤這樣的大儒,更是位列三公,也不管對方懂不懂治國,就強行給對方官位,以此來進行政治表態。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的權力中心就有新的統治模式。
鄧氏外戚掌權時,朝廷將百姓從涼州遷徙到關中,現在輪到皇帝劉祜掌權了,就下令把遷徙到關中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的百姓又給遷徙回涼州。
朝廷權力中心的更變導致政策朝令夕改,最後帶來的結果就是老百姓吃二茬苦,受兩遍罪!
“為什麼不能給?”六十歲的白髮老者王溤問著身邊這位跟隨自己一起前來涼州的少年。
他是在聽聞朝廷收復涼州後,才想要來涼州,給涼州的漢人百姓和羌人百姓講授聖人大道,即便涼州並不安全也義無反顧。
我不入黃泉,誰入黃泉?
“難民太多了,您的糧食又是有限的,您要是分了糧食,能分到口糧的總歸是隻有一小部分人,大部分人是分不到的,那些分不到糧食的人還會因此怨恨您,認為您不公平,甚至傷害您。”少年董君雅小小年紀就已經洞察人性。
這個世道,就是這樣顛倒黑白,真心救民的被各種刁難,沒心沒肺的反而被士人們稱讚。
就在此時,遠方來了許多漢軍騎兵。
“官兵來啦,快跑啊!”漢人百姓們一看到大漢官兵,紛紛嚇得四處跑路,在他們眼裡,這些官兵跟羌人蠻夷都是一樣的惡魔。
然而,這夥漢軍居然沒有殺戮他們,而是直接越過他們,沒有理睬他們,徑直朝著王溤趕來。
“老師!”
領軍的將軍朝著王溤揮手。
“宣僚?”王溤看著那位朝他揮手的將軍,正是朝廷新任命的西域長史班勇班宣僚,此次前往西域重建大漢在西域的統治。
不過這一次重建卻有不一樣,以前的西域都護府是對西域實際管轄,還會對西域諸國統計人口,現在的西域長史府則是對西域羈糜統治,只要西域諸國名義上臣服大漢就行,其他的就都不管了。
“班勇,見過老師。”班勇下馬恭敬道,他是聽聞王溤在涼州後,特地過來看望自己的經學老師王溤的。
周圍的百姓不認識班勇,只是看到班勇沒有像普通的漢軍將軍一樣殺戮他們,於是也逐漸不再感到恐懼。
喜歡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請大家收藏:()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