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田瑭以隨時準備作戰的謹慎姿態將幽州軍力統統部署到了戰備位置,另一方面,他也以極度超前的眼光謀劃了連線整個北方地區的貿易商路。
因為公孫瓚的原因,幽州劉虞、冀州袁紹、兗州曹操是同盟關係,現在公孫瓚雖然覆滅了,但陶謙和袁術尚在,遼東還有一個潛在威脅公孫度,所以三方的同盟關係得以繼續維持。
在此基礎上,田瑭建議,以田氏商社為基礎,聯合幽州各大商社,以及冀州和兗州的豪商鉅富,建立一個連線幽州和關中的商業通道。
商路的最北端設在薊縣。
薊縣是幽州的地理中心,又是幽州牧治所,成為北邊的貿易起點理所當然。
薊縣往南四百里,便是南皮。
冀州三郡六國,獨勃海人口百萬。南皮為勃海郡治,兼具山海之利和交通要衝,歷來商業繁盛,可輻射冀州大部。
南皮往南二百里,便是平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平原緊臨大河,地處冀青邊境,隸屬青州。
平原是當前局勢不明的青州大地上,唯一一座既可以輻射青州,又為袁紹所據的城市。
出了平原便不再往南,因為徐州陶謙和豫州袁術目前都是敵對狀態,而且這個時代,經濟的中心在北方,越往南,經濟基礎越差。
平原往西南四百里,便是濮陽。
濮陽亦在大河之濱,地處冀兗邊境,隸屬兗州,在曹操治下。濮陽緊鄰袁紹的統治核心魏郡,又能輻射兗州大地,更處於平原到雒陽的中點,作為商路中轉站,再合適不過。
濮陽往西南五百里,便是雒陽。
雒陽自不必說,天然就是南邊的貿易起點。
劉虞首先表示贊同,他已經親眼見證了商業的力量,並認為商路建成後,幽州便能更方便地與關中互通有無,這是加強朝廷和地方聯絡的良策。
派出的使者回稟說,袁紹和曹操對此也很積極,他們都是割據一方的諸侯,手下有全套的行政班子和規模龐大的軍隊,僅日常開銷就是天文數字,不可能無視由商路帶來的可觀收益。
所以,自秦皇嬴政一統天下以來,第一條連線幽、冀、青、兗、司隸五州,輻射帝國一半以上人口的商路草圖,便在田瑭的筆下規劃誕生。
為了儘快促成商路成型,田瑭指派田氏商社的二東家田瓔、大總管陳信親自南下,去商路上各個城市尋求當地豪商合作,建立貿易中轉站。
喜歡建安賦請大家收藏:()建安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