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認為自己已經看破了劉虞的圖謀,並且想好了應對方略,便繼續看剩下的兩份竹簡。
一份是青州送來的,田楷說青州周邊壓力頗大,需要加強守備力量。鑑於公孫瓚北上時把趙雲留在了青州,田楷想委趙雲為東平陵守將,專門防守東邊的柳毅。
但趙雲長兄亡故,請求回鄉守靈,田楷不能不顧人倫大事,所以打算許他離去。
因此,田楷請示是否重用劉備,以彌補人手不足。
此文涉及人事安排,故而關靖不敢擅作主張,報上來讓公孫瓚親自定奪。
公孫瓚想想並無不妥,只是可惜這趙雲剛要被重用,就出了喪兄之事,難免再要埋沒幾年。
公孫瓚拿起另一支筆,畫了個圈。
最後一份竹簡是秘件,乃公孫瓚同鄉公孫紀所書。
想到公孫紀,公孫瓚露出一副不屑的神情。
這既是對劉虞的不屑,他明知公孫紀與自己這邊瓜葛甚密,仍然任用此人,真是婦人之仁!
這也是對公孫紀的不屑,他整天想著劉虞垮臺後光明正大的效力於公孫瓚麾下,可誰會用一個吃裡扒外的傢伙呢!
帶著這樣不屑的態度,公孫瓚敲碎泥封,審閱內容。
裡面彙報了一些劉虞那邊的動向,諸如軍隊操練、器械製造、民心士氣等等內容,不過都是老生常談的東西,其後用大段篇幅講述他在劉虞營中如何兢兢業業的為公孫瓚效力的事蹟,最後就是邀功請賞了。
這封密件記錄的事情非常瑣碎,基本沒有什麼高價值的資訊,但其中仍有一條引起的公孫瓚的注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說是鮮于銀、田瑭、沮授等人最近常在劉虞面前提起趙雲,這讓劉虞對趙雲的興趣越來越大了。
通常情況下,這條資訊會被公孫瓚忽略,因為趙雲力守白狼城,確實是出了些名的,劉虞他們經常談論並不奇怪。
但有田瑭那封家書在前,又有田楷的請示在後,這時候再看這資訊,就有了些別樣的意味。
三份竹簡裡,都提到了趙雲!
好巧,趙雲就是在最近請求返鄉的,而且是在田楷打算重用他的情況下。
長兄死了,又不是父母亡故,可不是一定要回去守靈的!
最近,薊縣眾人經常提起趙雲,也是在趙雲請求返鄉的時候。
一旦同意趙雲北上,他究竟是返鄉!還是去薊縣!
公孫瓚雙眼一瞪,意識到了這其中的微妙聯絡。
趙雲這不會是想背叛自己吧?
極有可能!
一個自視甚高的人,一個長時間不被重用的人,一個已經心懷不滿的人!
他要去劉虞那裡,理由充分!順理成章!
“好你個趙雲!”公孫瓚咬牙切齒的吼叫道,“枉我當年收留你的義從兵,你就是這麼知恩圖報的!”
吼罷,他發了狂一般去撕扯那些竹簡。
田瑭的家書再次進入公孫瓚的視線。
公孫瓚僵住了,他想起了那家書中的兩句話:“有書來言,青州受迫”“督玄德務政,促子龍奮勇”。
看來他們早就已經暗通款曲了,田瑭甚至還在田楷那裡幫他們謀求升官!
而且,聯絡田瑭的不止趙雲一個人!
應該還有個劉備!
喜歡建安賦請大家收藏:()建安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