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嚴綱判斷錯了,不過眨眼工夫,新一輪的弩箭又是迎面而來。
再一排白馬義從倒斃!
“衝!殺!衝!”嚴綱狂暴的下著命令。
難道弩箭不用裝填的嗎?
嚴綱的疑惑還沒得到解答,箭雨再次劈頭蓋臉射來。
對方用實際行動回答了他:就是不用裝填!
嚴綱終於察覺到了什麼,對方要麼不止八百人,要麼擁有傳說中的連弩!
“撤!”
可惜,撤退的命令還未完全出口,兩支弩箭幾乎同時射中了他的坐騎。
白馬又往前衝出了幾丈,隨後前蹄失力,栽倒下去。
馬頭撞上堅硬的地面,瞬間被摁進脖頸,馬身翻飛而起,就要砸將下來。
嚴綱來不及再發指令,他運力蹬腿,踏著馬背騰空躍起。
雖然避免了被戰馬傾壓,但他已近敵陣,這一躍,落地之處竟是敵方盾後,和那些冷酷的步弩照了對面!
戰場上什麼情況都會遇到,經驗豐富的嚴綱自然不會慌不擇路。他既不多話,亦無驚詫,落地瞬間便揮舞起馬刀便砍向敵人。
幾招使出,一名滿臉煞氣的敵人便慘死嚴綱刀下!
但這毫無意義,一個嚴綱能殺多少步弩!整支步弩部隊又能射殺多少白馬義從!哪一邊的效率更高?
馬白義從的軍士眼見主將陷入肉搏,捨生忘死要來營救。
他們一邊高呼著“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鑑,白馬為證!”,一邊催馬急衝。
一方面,自然是多年並肩作戰結下的深厚情誼,讓他們不得不救;另一方面,主將若是被生擒,屬下全伏軍法的紀律,也讓他們不敢不救。
嚴綱眼睜睜看著那些縱橫馳騁慣了的白馬義從前赴後繼向自己這裡衝來,然後被一輪又一輪的弩箭無情射殺。
他的心都在滴血。
讓他們撤退是來不及了,在嘈雜的戰場,也做不到。為今之計,只有馬上戰死,斷了他們的束縛!
嚴綱畢竟果決,一旦意識到自己成了白馬義從的索命幫兇,便毫不猶豫揮刀自裁!
血濺五步,赤膽忠心!
麴義的軍士前一刻還在拼死和敵方將領肉搏,下一刻便見其人自裁殞命,卻並不十分驚駭。幾人立刻盤腿坐在地上,重新給弩機上弦,繼續射擊,展示出極高的軍事素養!
嚴綱倒地的剎那,才終於看清了那連射的弩機。那是一種腰張弩,上弦的時候需要坐在地上用腿去蹬,所以威力極大!
而且,那腰張弩一次能裝三支箭,實現連發。
袁紹軍中何時竟有這樣的大殺器?
嚴綱,死不瞑目!
白馬義從見主將以自裁這樣極端的方式傳令撤退,心中駭然,卻並不失措。一部分自發地繼續保持衝鋒態勢,替身後人抵擋弩箭,一部分開始勒馬減速,儲存有生力量!
這也是極高軍事素養的表現,但卻異常悲壯!
緊盯戰場的公孫瓚目睹了單經的衝鋒和嚴綱的自裁,雖已察覺到局勢不妙,但根本來不及做任何有效反應。
因為這一切都發生在極短的時間之內。
但就這點時間,白馬義從已是十去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