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虞為大司馬,位在三公之上,有舉賢薦才的職責和拔擢官吏的權力,
他本意要舉田瑭為太子少傅,因為像田瑭這樣出類拔萃的年輕人,就該舉薦給朝廷。
但仔細想想,天子之臣尚要董卓冊封,何況太子少傅?再者,田瑭原本寂寂無名,驟任要職不僅於上不利,於他自己也未必是好事。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真想讓田瑭好,就該再讓他多歷練歷練,等他真正集聲望和能力於一身,再為朝廷效力不遲,那時,或真能成為朝廷棟樑。
拔苗助長可不是培養棟樑之才的良方,應該再多庇護他幾年,這才是對多方有利的做法。
所以,給田瑭預設的職位,就從太子少傅變成了中郎將。
即便暫時委屈了田瑭,卻也是劉虞的一番苦心。
因為,中郎將這個官職很有門道。
州牧可設定中郎將,作為自己屬下的軍事主官,天子亦會設定中郎將,以為禁軍統領。
雖然其職位、品秩、權力差異很大,但都共用中郎將這個名字,這樣將來從地方中郎將調任朝廷中郎將,也不會顯得太過突兀,因為其中有很大的再解釋空間。
這個官職確實適合給田瑭做跳板。
除了封官嘉獎,他還命上谷太守將田瑭在沮陽居住的宅院整飭一新,賜予田瑭。
同時,在薊縣為田瑭營建宅院,規制與他自己的府邸一樣,位置就在隔壁。
在別人看來,這是他給田瑭的極大恩惠,田瑭的飛黃騰達指日可待。只有他能感覺出來,田瑭其實並沒有因此而歡喜,因為他被委以要職,意味著以後再也沒有他口中“閒時聽雨落,醉裡看花飛”那般的逸緻了。
“年輕人還是要多壓壓擔子,不能總想著過快活的日子,這是為他好。”劉虞心中這樣想。
可能,真正讓田瑭感到開心的,並不是升官換新房,而是藉著封賞的機會,他批准了田瑭開辦書院的請求。
之前田瑭已就開辦書院的事向他正式申請過幾次,但他一直沒有鬆口,因為田瑭明確說書院不僅教授儒學,還會教授科學。甚至道家、墨家、法家學說都會涉及。
這讓他很是拿捏不準,不知道這書院辦了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因為他是儒學門生,天然對別的學說心懷隔閡。
或者也算不上是隔閡,他總認為儒學便是一切學問的集大成者,既學儒學,其他各家學不學無關緊要。
不然武帝為何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治上的考量是一方面,學問上的考量也是一方面。
但科學的實用性還是觸動了他,尤其是那一方小小的口罩,竟真能阻瘟疫於萌芽,讓他對那個所謂的“生物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還有以鐵換糧策的“冶金學”、促進商貿繁榮的“經濟學”、變革治軍觀念的“軍事學”,等等等等。
他不是迂腐之人,一旦被觸動,便不會抱殘守缺。
喜歡建安賦請大家收藏:()建安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