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我二人能為劉公做些什麼?”既然劉虞已經認可了分批運糧的方案,那田瑭就沒有必要再提了,而是問起了投靠之後的事情。
“二位都是大才,在薊縣算得上鳳毛稜角。”劉虞放下碗來,輕輕敲擊著碗口,“鮮于銀、齊周、魏攸、程緒、公孫紀等人皆不如也,鮮于輔自然也是不如。”
聽主公貶低自己,鮮于輔一點也不覺得尷尬,反倒嘿嘿笑著點頭。
“所以,二位可自言所長,我必重用。”劉虞這是給他們開了個巨大的口子,你們想做什麼,說出來,都可以!
“我之所長在實務,可助社會民生。”田瑭先說道。
“聽說文佐在遼東任過考工右丞,想必精於此道。”劉虞拎過酒罈,親自給田瑭倒滿,“我也看過文佐的文章,認為當今無人能出其右。”
“文佐還自創科學,我連聽都聽不懂。”鮮于輔不失時機的補充了一句。
“所以,文佐是通才,可為治中。”劉虞也給沮授倒滿一碗,“不知文佐意下如何?”
田瑭吃了一驚,治中可是個大官,位高權重。
漢末戰亂頻繁,為能有效鎮壓各地的叛軍和流民,漢庭賦予了州牧極大的自主權力。
每一位州牧,在地方上都有生殺予奪之權。為能有效管理,州牧開府立署,延攬私家班底,設立了三套班子。
一是以治中為首的政事班子,下屬從事、主簿等,專管一州之內所有社會民生之事。
二是以長史為首的軍事班子,下屬司馬、參軍等,專管一州之內所有軍事事務。
三是以別駕為首的監察班子,下屬督郵等吏,專司監察之職。
隨著時局發展,別駕因監察百官,對所有事務都瞭如指掌,便漸漸成為州牧的首席佐官,在州內擁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
其次是治中,地位僅次於別駕,州內大小事務皆有管轄之權,也是響噹噹的實權派。
長史以文官任武職,若無戰事,問題不大,可戰亂頻繁之時,武將們個個軍功卓著,豈能聽一個文官擺佈。所以越亂的州,往往將軍的地位已經超過長史,或者直接由大將兼任長史。
劉虞讓田瑭任治中,這是絕無僅有的重用。
“小子年輕,於州中之人不熟,知州中之事不詳,難堪如此重任。”田瑭說的是實話,劉虞這裡的治中,起碼相當於後世地級市的市長,田瑭自知能力不夠。
而且,治中是行政官員,一州之事全在手上,雖是不得了的權力,卻也是不得了的責任,需要牽扯進幾乎所有的精力。
行政的事情又苦又累、又多又雜,幾乎是個力氣活。
田瑭還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怎麼能把精力全部花在行政上呢!
喜歡建安賦請大家收藏:()建安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