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句一語雙關,可以理解為他要和趙雲並肩作戰,也可以理解為是想拉攏趙雲,就看聽者如何理解。
劉備已經是第三次向趙雲表達這樣的意思了。趙雲不是迂腐之人,自然能知道劉備的拉攏之意,也看得出劉備之能在公孫瓚之上。
“若是早點遇到劉備便就好了。”趙雲也曾這樣想過,不過轉瞬就摒棄了這個念頭,他自詡忠誠,豈能轉投他人!
“玄德兄,子龍很想和三位兄弟一起殺敵,但我隸屬白馬義從,由主公親率,恐不能如願。”趙雲這話也是一語雙關,表面上是說兩人可能有不同的作戰任務,未必有機會並肩作戰,順便也明確的告訴劉備,自己不會背叛公孫瓚。
“備惜子龍,他日若有機緣,願與子龍同袍。”劉備知他忠心侍主,自己不能強人所難,只能再一次擱置拉攏計劃。
想到趙雲短時間內不可能投奔自己,又想到自己顛沛流離於諸侯之間,至今仍只有關羽張飛相隨,要成心中大事,還不知要猴年馬月,劉備不禁流下淚來。
趙雲見劉備情真意切,生出心心相惜之感,但大義比天,他不能做見異思遷的事情,故而朝劉備深施一禮,默默轉身離去。
世間事便是這樣,最好的未必合理,合理了未必最好。
世間人也是一樣,關注的未必得到,得到了未必關注。
起碼在這個時候,趙雲別無選擇,劉備無可奈何。
“大哥,我們都找過他幾次了,他總是不給痛快話,忒傲氣了。”看趙雲走遠,張飛湊過來不滿的嘀咕。
“三弟謬言,趙將軍乃大忠大義之人,他不肯投奔我們,只因他不願背叛公孫瓚。”關羽向來敬重忠義之士,故而出言幫趙雲辯解。
“雲長說的對,他若馬上答應我,我反倒要質疑他的品性了。”劉備搓了搓手,“公孫瓚算不得英雄,如此大爭之世,他即便一時得意,卻終究成不了大事,所以……”
“所以趙雲早晚會跟我們走!”張飛興奮起來,搶先說道。
“是和我們一起,輔佐大哥復興漢室!”關羽糾正了一下。
劉備沒有答話,只是看著趙雲遠去的方向皺著眉頭。
“大哥,你咋不說話?”張飛嚷嚷著。
“不能太樂觀,畢竟我們流離日久,一無所成,人家憑什麼跟你,就憑几句話?”劉備嘆了口氣說道,“比如田瑭,他寧可去當富家翁,也不願與我們為伍。當然,當富家翁不過是搪塞我們的藉口,可我們確實不能給人傢什麼。”
“田瑭那廝不來也罷,太聰明的人我不喜歡。”聽到田瑭的名字,張飛一臉的嫌棄,“他手下那幾人倒是英雄氣概,不知怎麼會跟了他!”
“有遼東自立之論,又有以戰養戰之說,也不算是無能了,三弟不可小覷於他。”關羽拈著胸前美髯說
“田瑭豢養太史慈那樣的英雄豪傑,其志必不在小。”劉備一語給田瑭定了性,“他雖年少,卻不可低估,將來說不定會成為我們的勁敵。”
“我們去找那太史慈,把他招攬過來咋樣?”張飛咧著大嘴建議。
“三弟說笑,太史慈之於他,便如你們之於我。”劉備搖搖頭說道,“誰能把你們從我身邊挖走?”
“誰要敢這麼想,我先打斷他的狗腿!”張飛信誓旦旦的說。
三人一起笑了起來,沖淡了剛剛的沉悶氣氛。
回營的路上,趙雲越想越覺得劉備今日莽撞,竟然在大帳外就迫不及待的要拉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