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餘大聲唱喏,答應下來。
呂虎愣了愣,說道:“王爺,我們只有十二條鐵甲船。”
李植笑了笑,說道:“我們現在只有十二條鐵甲船,但兩個月後我們就有四十條鐵甲船了。而且我們的船隻不僅是鐵甲船,更是鋼甲船!”
呂虎聽得一頭霧水,卻又不敢多問。
李植沒有和呂虎解釋,而是轉身找到人群後面的機床廠總管,佈下了任務。
“我們的蒸汽輪船和鐵甲艦一樣,都是五百噸的船隻。我們要將二十八條沒有裝甲的蒸汽輪船裝上鋼甲。總管,我命令機床廠立即開始蒐集鐵甲船裝甲部件的規格尺寸和圖紙,這幾個月全力生産鐵甲船的鉚接元件,開足馬力為改裝服務。”
想了想,李植又說道:“蒸汽輪船的龍骨設計時候沒有十二條鐵甲艦那麼堅固,承載力有限,鋼甲不需要裝一寸厚的,裝兩厘米厚就可以了。如今我們的鋼材質量很好,兩厘米的鋼甲和一寸的鐵甲防護力也差不多。”
機床廠總管拱手答應下來。
實際上,李植的海軍已經好多年沒有發展了,其規模已經遠落後於範家莊的其他産業。對於如今的範家莊機床廠來說,連為五百噸的“小船”生産這二十八套二厘米厚的鋼甲可謂是小菜一碟。
機床廠的總管琢磨,這件事情都不要兩個月。
李植轉身看向了人群後面的海外廳大使高立功,揮手讓他過來:“高立功,你負責聯系各地的船匠,動員六省一鎮可以動員的全部匠人,最快速度將機床廠生産的元件裝上輪船,將蒸汽輪船改裝為蒸氣鋼甲船。”
高立功原先為李植聯絡各地的船廠,立下過不小的功勞。但這幾年隨著李植事業的擴大,他已經沒什麼特別突出的業績了。前些年李植封了他一個守備官銜,就再沒有為他升官。
這高立功是個熱衷名利的性子,哪裡願意在一個守備位置上再不前進?聽了李植的話,他暗道這下子自己又可以發揮長處了,忍不住臉上發紅,激動地趕緊答道:“王爺放心,下官對山東、天津各地的船匠、鐵匠熟悉得很,只要機床廠能夠生産出足夠部件,我保證一個月內就能將所有部件裝上船。”
李植點了點頭,朝東面日本的方向看了看。
在後世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日本的海軍迷信紙面上的艦船實力,認為可以挑戰美國。當時日本名將山本五十六就警告日本,如果日本一旦挑戰美國,必然會遭到極大的失敗。但是日本的軍方最終還是覺得自己兵強馬壯,挑起了日美太平洋戰爭。
日本一度依賴偷襲策略,重創了美國的艦隊。
然而在戰爭開始後,美國可怕的工業系統立刻從民用轉為軍用,像是下餃子一樣生産出各式艦艇出來。從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短短四年,美國光是各式航母就生産了147艘。最後美國毫無懸唸的完敗日本。
現在英荷聯軍和李植的較量,正如後世日本和美國的戰爭。看上去,英荷聯合艦隊的實力更強於李植。但是紅夷和英夷不明白的是,李植不是不能造出龐大的海軍,而是沒有必要造出龐大的海軍。
經過十幾年的跨越式發展,一鎮六省的工業底子不是紅夷可以想象的。荷蘭人和英國人不是在挑戰李植,而是在挑戰由轟鳴蒸汽機、熾熱煉鋼爐和各式車床、鏜床、銑床組成的完備工業體系,是在挑戰一個超越這個時代的工業強國。
大阪城還可以堅守六個月,然而李植相信,只需要三個月,他的大機器工廠就能生産出一支遠超過敵人戰力的大海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