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崇禎二十一年二月初三,皇極殿前的廣場上站滿了身穿冠服的京城文武官員,肅穆整齊。李植在五名太監的引導下穿過這些文武官員,步行穿過了廣場。
今天在皇極殿內,要舉行天津郡王的冊立儀式。
李植此前已經聽說了半月前在東華大街上發生的事情,此時一路走過來,發現果然一個錦衣衛都沒有看到。負責守衛紫禁城的變成了穿著青衣戴著高帽的東廠番子。
似乎是覺得番子原先的服裝不夠大氣,番子肩上都披著一塊麒麟刺繡肩蓋,讓番子們看上去威嚴得多。
那些文官看李植的眼神也有些不一樣。此前雖然李植一路升官,但是文官們一個個都敢怒視李植,恨不得上來把李植撕了。然而經過前幾天大明門前的大屠殺之後,朝廷中的文官們頓時老實了不少。
文官們就算依然對李植仇恨,也畏懼天子的手段,不敢表現出來了。廣場上文官們看向李植的目光,一個個都有些畏縮。
李植此前畢竟只是一個國公,哪怕殺得人頭滾滾,文官們還是不服不甘,都覺得自己可以和李植對抗。然而天子如今控制了朝廷,血洗東林,處處支援李植,這些文官終於知道何為畏懼了。
李植笑了笑,在那些畏縮怯懦的目光中一路往前走。
皇極殿外的丹陛上已經設好“寶冊亭”十座,皇極殿內部更已經設有五座“寶冊案”。皇極殿中也站滿了身穿冠服的朝廷要員。
見李植終於進來了,文官大佬們都眼觀鼻鼻觀心,盡量不看李植。
李植一路殺文官,今天竟殺成了郡王。大明朝開國二百多年,除了對死去的異姓國公追封為郡王,還從不曾有一名活著的異姓郡王。李植現在才三十二歲,已經成為了大明的王。那再過幾年,李植最後會達到什麼高度?難道要活著封親王?
這李植當真是星宿下凡?天下計程車紳文官一起把李植往下面拉,竟絲毫撼動不了他。他像是火箭升空一樣越走越高,眼看要把天下士紳的特權地位和榮華富貴全部奪走。
如今天子如此偏袒李植,又控制住了朝廷,以後朝廷上的百官是無法硬撼李植了。士紳和李植的鬥爭只能指望江北軍了。
文官大佬們心裡是百味雜陳,卻又敢怒不敢言。
根據《明會典》,郡王的冊立儀式十分複雜,不光是在皇極殿中要行禮,而且此前要奏告太廟,有一整套步驟。此時李植參與的,只是儀式的後半部分。
皇極殿外的大鼓被司禮監的太監敲響,連響三聲,“侍儀奏中嚴”。
鼓聲之後,金聲大作。天子朱由檢身穿盤龍冠服從奉天殿走了出來,在傘蓋引導下走到了皇極殿的高臺上,端坐在禦座中。皇太子朱慈烺站在禦座旁邊,朱由檢諸子則立於皇太子下首,都穿著盤龍冠服。
李植看了看天子,覺得今日的天子和往日似乎有些不同。今日的天子有種意氣風發的感覺,彷彿天下大勢都在他的鼓掌之間掌握,再沒有往日的隱忍姿態和掣肘之苦。
朱由檢身邊的侍儀大聲問道:“殿下站立何人?”
李植拱手答道:“臣津國公李植。”
侍儀大聲唱道:“知道了。禮起!”
禮樂唱班開始吹奏《威服四方曲》,李植豎著耳朵聽了聽,覺得那旋律雖然晦澀難懂,卻有一種威嚴氣勢在裡面。
樂聲響起後,四名內使捧受冊寶由西陛進入。站在皇極殿外的丹陛站了一會。禮樂唱班等內使站好了,又奏起《眷皇明》曲。內使聽到樂曲換了,捧著冊寶走入了皇極殿內,站立在禦座高臺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