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在真實的歷史上,在南明政權面對陝西的李自成和佔據北京的滿清這兩個敵人時候,史可法卻力主要聯合外族滿清攻打李自成。
在滿清剛剛進入關內,立足未穩尚顯脆弱的時候,正是史可法的“聯虜平寇”,讓南明和大順不能聯合在一起驅逐胡虜。可見史可法並不是把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史可法最恨的,還是威脅士紳利益的流賊。
對於代表士紳利益的南明朝廷來說,奄奄一息退守陝西的流賊是死敵,而摧枯拉朽,眼看就要把天下漢人變為奴隸的滿清卻是可以團結的盟友。這是無比荒謬,卻又真實可嘆的歷史。
當然,在李植穿越後,史可法最恨的就是李植了。李自成雖然可恨,但只能在災區活動。而李植勢不可擋,大有橫掃天下士紳的勢頭。
既然歷史上的史可法可以聯合佔據北京的滿清,寧願放棄整個華北平原都要討伐士紳之敵李自成。那麼對於此時的史可法來說,放棄珠江和長江邊上的兩個小地方換取紅夷極為重要的新式步槍,自然是毫無懸唸的選擇。
果然,史可法思考了一會兒,就說道:“澳門的弗朗機人對大明頗有助益。紅夷願仿效弗朗機人,可!”
阿德爾伯特見史可法答應了自己三個條件,抬起頭來哈哈大笑。他傲慢地拍了拍史可法的肩膀。
“江北軍,可以!”
史可法對紅夷的不禮貌有些不快,但卻沒有發作。他對左良玉說道:“我這就去給各地的官紳寫信,搜羅南方所有的火銃匠人到南昌府,開始製造新式步槍。”
……
乾清宮裡,天子朱由檢看著河南來的奏章,皺眉不語。
上一任河南巡撫高名衡已經被李自成抓住,在開封城中被拷掠而死。新任的河南巡撫叫作張仁桂,帶著十萬疲憊不堪的邊軍退守黃河以北。
張仁桂上奏章來說,李自成最近幾個月積極備戰,在各地準備器械武器,準備攻打同樣年景不好的陝西。
這個訊息讓朱由檢眉頭緊蹙。
李自成佔領河南,已經讓朱由檢很揪心了。李自成在河南打出迎闖王不納糧的口號,均田免賦,迅速贏得了最底層農民的民心。如今黃河以南的河南不但再沒有戰亂,反而出現了青苗連綿的景象。
可以預料,到了明年冬小麥收獲的時候,河南的百姓都能吃飽穿暖,在李自成治下實現了溫飽。
諷刺的是,在士大夫和天子共治的大明,百姓流離失所易子相食。士大夫滿口的仁義道德,最後這些道德不但不能治國,反而要吃人。
但在四處劫掠殺人如麻的李自成麾下,農民們卻能安心耕作。李自成殘忍好殺,血洗士紳,卻能活一方百姓。
如果讓李自成這樣發展下去,恐怕大明各地的百姓都要踴躍開啟城門迎闖王。朱由檢突然有些焦慮,感覺到自己似乎正在失去什麼。
朱由檢突然想到了李植在天津和山東宣傳的“公德”。似乎因為這個公德,天津和山東的形勢是蒸蒸日上,百姓活得一日強過一日。
朱由檢隱約覺得,只有這個“公德”能夠抵擋李自成的“均田免賦”。
朱由檢揉了揉太陽xue,朝王承恩問道:“王承恩,你說說看,到底忠孝仁義才是道德,還是津國公的公德才算是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