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如今的李植,已經不像剛剛穿越時候那樣擔心民用技術外流。
首先是因為如今的産品已經越來越專業化,往往只適合於李植治下秩序井然的社會。比如這條播機和收割機,除了沃野千裡的遼東,大明其他地方的佃農用不起,地主沒有動力購置——僱傭僅僅圖個果腹的佃農耕作顯然比使用昂貴機械更劃算。
使用機械進行工業化農耕最重要的是法制環境。一個農民耕作五個人的田地,賺取超額利潤,卻不能被其他豪強眼紅、勒索。沒有李植建立的法制環境,條播機和收割機執行不到幾個月,就會有青皮無賴上門敲詐,就會有惡霸流氓破壞灌溉水渠。
生産力固然重要,但沒有生産關系的配合,再好的機器也只能束之高閣。李植南征北戰殺人無數,所圖的就是建立起一個良性的生産關系。
其次,是李植公開銷售的産品技術含量確實很高。比如蒸汽機,就需要使用車床、鏜床進行精加工。這些車床、鏜床使用李植反複改進的軸承,是遠超越這個時代的工業母機。即便是別有用心者買了蒸汽機去拆解模仿,沒有車床、鏜床他也造不出蒸汽機來。
按這個時代的加工精度,即便是紅毛和弗朗機人買了李植的蒸汽機去,也無法成功仿造。
所以李植可以放任各種作坊和拖網捕魚的漁民使用自己的蒸汽機,放任遼東的農民使用農業機械,而不擔心技術外流的問題。
李植看著三臺蒸汽機在作坊中轟鳴運作,點了點頭。
他朝作坊坊主說道:“起來說話吧!”
那個作坊坊主站了起來,不過還是彎著腰拱手對著李植,不敢站直。
李植問道:“你這收割機生産一臺有多少利潤。”
作坊坊主聽到這話猶豫了兩秒,似乎在是在琢磨要不要說實話。
韓金信閱人無數,馬上看懂了坊主的心思,喝道:“兀那商人,國公爺問你一句,你就老實回答一句。只要說的是實話,自然有你的好處。若是欺瞞誆騙,回頭國公爺就把你的作坊關了,讓你賠個精光。”
那個坊主被韓金信一句話說得戰戰兢兢,拱手答道:“總兵大人教訓得是!回國公爺的話,我這仿造的收割機生産一臺,能得利潤五十三兩。”
李植的工廠生産一臺機器只有四十五兩利潤,這個作坊主卻能賺取五十三兩。李植詫異地問道:“能有這麼多?你是怎麼做到的?”
作坊主抬頭看了看李植,又低頭說道:“回國公爺,我們作坊中精細管理,把好每個生産步驟的用料和操作,做到不産生一絲浪費。另外,雖然國公爺設計的收割機精妙無比,但在一些部件上上還有冗餘結構,我做了改進。所以一來二去,我們用的材料就較少,成本就較低。”
李植點了點頭,贊賞地看了這個坊主一眼。
李植當時粗粗設計出收割機就去南征錢謙益了,設計出來的收割機自然來不及細細改進,想不到卻被這個作坊主看出來了。
發明創造固然重要,但要讓發明創造造福社會,企業家精神也十分重要。先進的科技要配合妥善的管理,才能真正提高社會生産力。第一個發明電視的人固然偉大,但如果沒有一代一代的企業不斷改進電視,那電視就永遠只會停留在幾寸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