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植聽到這話,無奈的閉上了眼睛。
想不到自己在虎王壩血戰一場,傷亡慘重,原來竟是被人擺弄的棋子。
想不到那些血戰不退,壯烈報國的戰士們,到頭來,竟是文官們陰謀的犧牲品。
想不到這些文官們,可以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玩弄權術,置江山社稷不顧,置天下蒼生不理,為了私利把前線將士們逼上絕境,把國家擺在懸崖的邊上。
這一戰,是大明和大清的大決戰。清國八旗總人口不過百萬人,卻萬眾一心齊心協力,拉出二十三萬大軍和明軍決戰。大明人口超過一萬萬,卻因為幾十個文官的欺瞞,不能為區區十七萬兵馬支付糧餉,逼迫大軍以少戰多和清軍決戰。
若不是自己的虎賁師血戰一場,擊潰了人數是自己三倍多的五萬韃子鐵騎,此戰一定是有敗無勝。倘若十七萬大軍在錦州城外大潰敗,後果不堪設想。
如果錦州大戰打敗,大明朝的國運恐怕就算是完了。十七萬大軍是大明能拉出來的最後一副家當,一旦大敗,且不說要死多少前線將士,就說大明的國防,一敗之後關寧防線顯然將大崩潰。
明軍再無力和韃子決戰,清軍入主中原也就是一個時間問題。
到了那樣的境地,天下的漢人都要削發為奴。
滿清殘暴,在遼東立國就把遼東的漢人殺光。若是讓韃子入主中原,又要殺多少有血性的漢人,屠多少不願投降的城池?多少人煙密集的城鎮,要變成殘破的廢墟。多少繁華的市集,要變成焦土?天下要死多少千萬人?
這些結果,都是錦州大戰戰敗顯而易見的結局。
文官們竟為了一己私利,置天下蒼生不顧,要從中作梗要逼得前線戰士大敗。其心腸之毒辣,其用心之險惡,到了什麼地步?
他們為了什麼?不就是害怕李植一步步做大威脅天下文官士紳的利益,讓這些文管和士紳再不能過醉生夢死的奢侈生活嗎!不就是因為李植向商人徵收商稅,向士紳徵收田賦嗎!
這些文官們清楚,清軍在遼東只有百萬人,一旦入關,還是要依賴他們這些文官治理天下。即便是皇太極君臨天下,他們也只是換一身官袍繼續做官。而如果李植一點點做大,控制朝廷,可能文官們就要一個個全被李植打翻在地。
無他,因為這些文官們實在太齷齪無恥,立志振興國家的李植不可能放過他們。
所以這些文官寧願讓十七萬浴血奮戰的戰士在前線被韃子殺戮,寧願讓這個文明陷入萬劫不複,也要把李植拉下馬,不能讓李植再立大功平步青雲。
李植用力摁著椅子的扶手,臉上古井不波,心中卻已經是氣血翻滾憤怒至極。
李植又一次明白,自己低估了這些文官的無恥。
“韓金信,你及時向我彙報,做得很好。”
李植閉上了眼睛,彷彿又看到了那一千多戰死的將士,看到了那些年輕的面龐。
許久,他才把眼睛睜開。
“參與此事的文官,我李植若是不殺,誓不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