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二天一早,又來了一撥宣旨太監。
那太監到盧象升中軍大帳中,等盧象升和王樸跪地,才念頌聖旨,說雲、晉有警,要調王樸兵馬回大同。
盧象升聽到這個聖旨,半天沒說出話來,鐵青著臉接了旨。
那天使把聖旨交到盧象升手上,就匆匆離開了。
把聖旨看了兩遍,盧象升十分懊惱地說道:“先分我薊、遼兵馬給高起潛,又分我參將、遊擊給陳新甲,如今再調我王樸兵馬回大同,這楊嗣昌是不死不休!”
王樸接到這個聖旨,倒是鬆了一口氣,暗道不用再和韃子死磕了。他前些日子在高陽搶下一些首級,論功升為都督同知,已經十分滿足,再不想留在京畿火中取栗了。
但看到盧象升的樣子,王樸又不敢表露出自己的情緒,站在那裡有些尷尬。
盧象升因為高陽大捷而鼓起來的雄心一時間彷彿消失殆盡,嗆然地坐在椅子上,低聲說道:“如今我部只剩下兩萬人,如何和十萬之眾的東奴決戰?楊嗣昌這是決計要殺我!”
楊國柱上前說道:“督臣,如今我們只有避開東奴主力,小心在外圍尋找小股敵人殲滅之!”
盧象升抬起頭看了看楊國柱,又看了看李植。
看到李植,盧象升似乎鼓起了一些勁頭,點頭說道:“如今之計,只能如此了!”
……
濟南城下,清軍的營帳無邊無際,一眼看不到頭,讓人覺得天地間都塞滿了清軍一般。
清軍圍攻濟南已經十天了,濟南城中本有山東巡撫顏繼祖的三千標軍營,但楊嗣昌判斷清軍定從德州入山東,讓顏繼祖守在德州。然而楊嗣昌這次判斷錯了,清軍並沒有進攻德州,多爾袞和嶽託兵分八路從畿輔往西行,抵山西界。到了山西界附近清軍兵分四路南行,繞開德州,下臨清,渡會通河,直插濟南城下。
如今濟南城上只有老弱鄉兵五百人和由萊州增援的七百名營兵,被清軍四萬大軍死死圍住。清軍知道城上兵少,打定主意要攻下濟南。
好在濟南城牆比較高大,城內各種儲備也較充足,加上城內軍民同仇敵愾,倒是一直沒讓清軍得逞。
這一天,阿巴泰率領一萬多清軍趕到了濟南,彙入了多爾袞的大軍中,讓濟南城下清軍人數更壯。
不過阿巴泰這一行可不光彩,他是被盧象升打跑了,逃到濟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