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說道:“楊卿說!”
楊嗣昌頓了頓,有些緊張地看了看左右的言官們,這才大聲說道:“為剿流賊,臣議增兵十二萬,增餉二百八十萬兩。其措餉之策有四,曰因糧,曰溢地,曰事例,曰驛遞。因糧者,因舊額之糧,量為加派,畝輸糧六合,石折銀八錢,傷地不與,歲得銀一百九十二萬九千有奇;溢地者,民間土田溢原額者,核實輸賦,歲得銀四十萬六千有奇;事例者,富民輸資為監生,一歲而止;驛遞者,前此郵驛裁省之銀,以二十萬充餉!”
楊嗣昌要加稅!
聽到楊嗣昌的話,朝堂上一下子炸開了,眾官都忍不住竊竊私語起來。
楊嗣昌要加稅,而且一次就加二百八十萬兩。他要在大明每畝地上增加田賦六合,要加稅到新開墾的田地上,還要開富戶捐監生之路,奪撤銷郵驛省下來的銀子。
要是別人,這樣的增賦上奏要被言官當場罵死。已故兵部尚書梁廷棟曾經提議加稅,結果被言官痛罵,不到一年就被人彈劾免了官。言官們是萬萬不會允許哪個官員把手伸到田賦上去的。
大明朝的官吏、勳貴和士紳已經把貧民的精血吸盡,哪裡還有增賦的空間?加一點稅賦,就是從官吏、勳貴和士紳的口袋裡搶銀子。如果權貴們退讓,就是權貴們吃虧。如果權貴們不退讓,就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官逼民反。
一旦加稅,權貴們和貧民之間的博弈,就會把貧民們逼到造反的邊緣。就會出現流賊所到一地,應者雲集的局面。
承擔國稅的大明百姓們已經無血可吸。
眾官一陣聳動,議論紛紛。可是這個楊嗣昌風頭這麼勁,哪個人敢得罪天子跳出來反對?
竊竊議論的人發現議論的人多,卻沒有一個人敢跳出來反對,漸漸都有些尷尬地停止了議論。朝堂上漸漸安靜下來,呈現出一種令人窒息的寧靜。
朱由檢看了看安靜的群臣,有些躊躇地摸了摸胸口。想了想,他說道:“朕知道了!措餉之策,容朕仔細考慮考慮。”
楊嗣昌舉著牙牌說道:“臣奏完了!”
朱由檢想了想,說道:“措餉關系重大,容朕思慮幾天。但用人上,朕有一策!朕知道如今大明兵馬以天津最強。天津兵馬又以遊擊李植部最強!楊卿兵部要剿賊,可以調天津李植部援剿,一定大獲助益。”
聽到天子的話,百官們又忍不住竊竊私語起來。天津兵馬最強可以理解,前番範家莊大捷就是天津兵馬斬獲東奴首級七千六百。天津諸軍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但這個遊擊李植是何許人也,一個小小遊擊居然能讓天子記掛。
有人知道範家莊大捷的詳情,和身邊的人說道:“便是陣斬揚古利的一個操守,現在升為遊擊了!”旁邊的官員才恍然大悟。
楊嗣昌想了想,想起了邸報上抄錄的奏章,範家莊大捷確實有李植這麼一號人物。他又想了想,想起來這李植是擊斃了揚古利的將官。這樣的武官用起來,是會對剿賊的形勢有利。
這樣的良將,不能讓他閑著。
楊嗣昌舉著牙牌大聲唱道:“臣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