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公”
在李芳失去意識之前,只能聽見夏金著急的呼聲。
訊息傳到了京城。
“李芳在回京途中被流匪所殺?“
劉景撥動著茶蓋,顯得有些詫異。
”李芳死了正好,了了公公一件心思。“董川在一旁笑言。
劉景搖搖頭,”武安侯與李芳勾結一事,還待祥查,居然他就死了?屍體可有找到?“
董川道,”找到了,不過李芳中劍後摔下懸崖,被山裡的野狼啃得七七八八,憑著一身官服是李芳沒錯。”
劉景若有所思,董川又湊近兩步,笑言,”如今李芳死了,駐疆太監的空缺,不知公公有意何人去"
劉景白了董川一眼,“怎麼?你想去?”
“公公說笑了。”董川道,“兒子還要在公公面前敬孝呢,不過,兒子手下有一人,極為靠得住,兒子把他叫來,公公見見?”
誰不知道那是一個肥差,劉景哼了一聲,”此事還得看皇上的意思。“
董川笑道,”皇上的意思還不是讓公公做主。“
果真如此,中宗對於李芳一事根本不在意,一切交給劉景,劉景想親自去一趟甘州,未想甘州又傳來一事。
甘州有一座玉山,自從與蒙古休戰通商之後,此山再一次允許開發,李芳出事後沒幾日,玉山數千名採玉工人發生暴動,引發周邊數個村莊鬧事,中宗最擔心的便是邊關不穩,怕會引來更大的動蕩,立即召來眾臣商議。
內閣提議派一大臣去調查此案,眾臣皆贊同,可派誰人去?又産生了分岐,石堅提議讓大理寺卿前往,內閣說該是刑部。
雙方爭論不休,劉景也上前請命,暴亂之事怕與李公公之死有關,他要親自走一趟,中宗朝劉景使眼色,邊關之地何其兇險,你忘了東海之行?看似十分維護劉景,中宗不答應,問嚮明之杭。
明之杭緩緩出例,“臣以為讓蕭大人去甘州最為合適。”
蕭大人,蕭軒?
如此以來內閣與武安侯那邊都沒有意見。
明之杭倒是兩邊討好的模樣,那知各人都有算盤。
“蕭軒此人合適嗎?”劉景問。
明之杭答,“蕭軒的確不懂變通,但明某的話,他還是會聽的,若讓其他人,公公也瞧見了,武安侯是不會罷休的,武安侯還見過了皇後娘娘,最近因皇後娘娘提拔了王貴人,皇上對娘娘甚是滿意,與其讓皇後娘娘吹枕邊風,派他的人,還不如咱們中立一些。“
劉景想了想,“皇後娘娘讓王貴人迷住了皇上,倒是雜家失算了一步。”
明之杭道,“王貴人雖受恩於皇後,難免以後她們二人不會反目,王貴人不是也有身孕了嗎?”
劉景聽言笑了,“你一外臣,比我內臣還懂後宮之事。”
明之杭尷尬哼了一聲。
“暫且不管後宮之事,如今最重要的還是李芳,他死之前可有留下什麼?聽說他與一位夏金將軍交往甚秘。”
“李芳死後,夏金失蹤,此案明某知道怎麼做?”
劉景點點頭,“如此甚好,咱們可是一條船上的人呀。”
明之杭笑得極為不自然。
“對了,曹盈的事辦的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