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東府,平西府位於大齊最南端,由一條烏流河與南邊蠻族領地劃分開來。不過對於中原百姓而言,平東、平西二府與南蠻的差別僅僅是說的話能不能聽懂。
其實也不單平東、平西,大齊西邊和北邊的的州府也不受中原地區人民的待見。就連臨近東海的幾個州府,也常常被中原人調侃。
不僅如此,就對平東府內各州縣而言,歧視鏈也是存在的。
景州城的人看不起其他地方的人,總認為景州在各方面都是當之無愧的平東第一。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平東府最強的軍隊,最大的城池,最熱鬧的夜市,等等能想得到的最好的東西都在景州城。
不過自從四榜出來後,平東府最強將軍被調往烏流河以南,打蠻族去了;淮陽城拿走了平東府最強武夫的稱號,吸引無數大小門派派人前往切磋;春玄城則有平東府最強謀士坐鎮,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平安無事。
而這平東府最強文士,連續兩屆都被評為文華殿第三文士,以一篇《遊臨川》而聲名大噪的陸賢謙自從辭官以來一直住在南陽城。
起初,南陽城的文士為了刁難陸賢謙,滅滅他的風頭,特意在北門擺下龍門宴,還附上了請帖一份。
第一屆榜單的文爭武鬥才平息多久,這下又鬧出這麼大一回事,有的人想看熱鬧,有的人想博名氣。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成了天下百姓飯後談資,那段時間,趙先生在課前也是不停地念叨著這件事。
陸賢謙還是去了。
普普通通地來,普普通通地寫了一首詩,普普通通地娶了個小妾,普普通通地進了城,成了南陽城裡普普通通的一員。
陸賢謙在龍門宴上遇到的三個考題,也成了南陽城文士對外來人的三個評判標準。
其一,錢財。讀書人要是連自己都養活不了,這書讀了有何用?因為趙先生日子一直都很清貧,所以每次說到這第一個考驗,趙先生總是羞愧不已。
其二,文采。讀書人要是寫不出詩句來,算不上讀書人。文士要是不能以文采勝人,也不配當文士。當年,陸賢謙就是靠一首詩征服了南陽城的文士,這個典故為世人津津樂道,傳頌開來。
其三,魅力。只會讀書的,那是書呆子;只有錢財的,那叫土包子。真正的文士應當配得上風流二字。不風流,何以書?
三考只要贏下兩場,就算認可來者是讀書人了。只不過,後來出了一件糗事,一個目不識丁的商賈,因為有錢,妻妾成群,也透過了文人三考,引起了天下讀書人的口誅筆伐。
最後還是陸賢謙出面賠不是,改了三考規則。凡是讀書人,必須要透過文采的考核。若是想自稱文士,必須在透過文采考核的基礎上,在透過另一種考核。
“雖說麻煩了些,但南陽城這些年出的讀書人多了不少啊。”看著城門外專門用來文人三考的酒樓,李若麟感慨道,“可惜的是,他們不對女子進行考核,不然,我也想去試上一試。”
南門五奇道:“李姑娘也會寫詩嗎?”
吳靈芸揚起小臉,雙手叉腰,挺了挺略微平坦的胸部,說道:“那是當然!我李家姐姐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沒有她不會的。要知道,李姐姐可是被稱為,雲州小云牧呢!”
“小云牧?”
李若麟解釋道:“溫雲牧是前朝頗負盛名的女詩人,擅長寫七言絕句,因其詩句多從女子出發,令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深得閨中女子所喜。雲州小云牧,只不過是大家說笑的罷了。不值一提。”
南門五瞭然地點點頭:“哦。”
轉而,面向吳靈芸問道:“那吳姑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