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日子來算,方天莊應該後天就到了,”我淡淡的說道,“三天過後就要休朝了,這都快過年了,太后淨做出這些么蛾子,不過既然要鬧,那就鬧吧,看誰鬧到最後。”
我說的么蛾子唐雖肯定是聽明白的,這個么蛾子就是今天剛剛發生的刺殺我的一事,我就不明白了,太后就不能先把這個年給過完嗎?
都說夜長夢多,估計太后也是這樣想的,早些時候除掉我,太后就可以早一些安心,我說過,太后是不可能放過任何一次可以除掉我的機會的。
“王上,這次太后派人刺殺王上,確實是有驚無險,”唐雖皺著眉頭說道,“可現在太后的勢力依然強大,王上要跟太后鬧,該怎麼鬧?”
“我們去岐山,只不過是我想給母妃磕個頭而已,”我說,“本來只是一件非常尋常的事情,硬是被太后給攪擾了,我想看望一下母妃都被太后算計,既然如此,太后也不就想是過個好年嗎?我們就把這個年給攪黃了,讓太后也不舒服。”
做一件尋常的事情都要被打擾,心裡自然是非常的不舒服,好嘛,太后想要過個好年,我也讓太后心裡不舒服一下,不然這口氣誰憋得下去。
“王上想怎麼鬧?”唐雖嚴肅的說道,“是用王颯這件事來向太后示威嗎?王上別忘了,這麼做,不僅是王颯救不了,王上也會跟著被牽連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看來唐雖還不知道我到底要怎麼鬧,不過她說的這個事情我倒也想過,當然是行不通的,用王颯來去向太后示威,這種做法太蠢了,或許還會真的把王颯給害死了。
“當然不是王颯這件事情,”我看著唐雖說道,“我說的是兵籍花名冊漏洞一事,這件事兒我本來想過完年後,次年開朝再進行審查的,可太后要跟本王鬧,那本王也只有跟太后一起鬧了。”
聽到不是用王颯來鬧,唐雖頓時就鬆了口氣,說道:“原來不是王颯,既然於向冉已經調查到了兵部儲存的同邧郡兵籍花名冊是錯的,那麼這些年兵部吃的空響,可以說是滅九族的罪行了,如若把這件事在這個時候給拿出來,恐怕太后連過年的心思都沒有了吧?更何況,於向冉已經到了上都。”
唐雖就思路就是比平常人更快一些,理解能力也是更強一些,不愧是北燕唐氏名門的後代,自然是名門子弟是名人啊。
“不僅如此,我還叫了方天莊來了,”我走了兩步說道,“在這件事上,牽扯的不僅有兵部,還有戶部,或許還會牽扯到其他朝臣,於向冉本身就是御史,這件事要是讓他挑起來,彈劾他的人恐怕比彈劾兵部的還要多,所以不能讓於向冉來提出這件事。
但是方天莊就不一樣了,這事兒多多少少都與他和同邧郡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畢竟受害者是他和同邧郡,朝廷下發那麼多的銀兩,到了同邧郡卻連一般官員的俸祿都付不起,這事兒讓他提出來,那也是理所應當,朝臣們便無話可說了。”
於向冉是御史,不僅有暗中調查朝臣的特權,更有先斬後奏的特權,這種事要是讓他提出來,被彈劾的人肯定是想於向冉早就計劃好了,這個時候突然提出來,分明就是不想讓他們過過好年!
然後這事兒傳到太后耳裡,被彈劾的朝臣又是太后的人,一定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像根本沒有發生過似的,接著還會變為原來的一切,該貪的接著貪,不過於向冉肯定是要被其他朝臣記住的,有了防備,再想抓住他們的把柄就難了。
可是方天莊就不一樣了,他是邊疆大吏,手裡握著兵權,朝廷撥給的軍餉一層層的都剋扣貪墨完了,他有權上奏朝廷調查此事,如若處理不當,後果會怎麼樣朝臣們不會不清楚,這個時候要是有人居然彈劾方天莊,就說明已經有人開始心虛了。
太后不會這麼蠢的,這個兵部和戶部,要麼是兵部弄錯了在冊兵力人數,要麼就是戶部貪墨了撥給同邧郡的大部分銀兩,不管怎麼樣,兵部和戶部最終都會有一個都扳倒,就看太后要保兵部還是戶部了。
“三天後就要休朝,王上是想在休朝的前一天把這件事給提出來嗎?”唐雖看著我說道。
“不是我,”我心裡有數的說道,“是方天莊方大人。”
喜歡怒方釵請大家收藏:()怒方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