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了寢安殿,我就有些高興的一屁股坐在石凳上,心裡正在思索著到了廊州之後該怎麼辦,由於太過陷入沉思,以至於唐雖站在我的旁邊跟我說話,我大半天都沒有聽進去。
最後唐雖就有些氣餒的坐了下來,拍了拍石桌,我這才回過神來,看著唐雖,唐雖看了看我嘆了口氣說道:“王上如若要去廊州,那宮裡怎麼辦?王上就不怕太后乘機宮變嗎?如此一來,那麼王上之前的所作所為都要前功盡棄了。”
我擺了擺手一臉無所謂的樣子說:“現在二弟已經帶兵往廊州趕了,就算太后想要乘機宮變,那麼太后要立誰為王?本王不在宮中太后便要易主,現在玉璽在本王這兒,要是到了廊州太后發動宮變,本王照樣可以直接下發勤王令。”
雖說兵符都不在我的這裡,但是玉璽可是握在我的手裡的,玉璽是我登基那天太后親自為我親受國璽,之後太后也沒有收回去,要不然之前我的一切王詔是怎麼發出去的?
眼見唐雖還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我就笑了笑對唐雖說:“你也彆著急了,本王答應你的事自然不會忘記,只是如今岐國河西危急,太后想要和談,本王偏要迎戰,既然太后不主動,那麼本王只好親自出徵了,另外,宮中不是有你安插的眼線嗎?要是宮中有什麼情況,你就讓你的人來廊州通報便是。”
唐雖轉著眼珠想了想,最後才深深地嘆了口氣,道:“我知道了,那王上要何時出發去廊州?”
我道:“不急,要是隻有你我二人去廊州,那未免也太單調了,先去把鍾世銘給找來,帶他一起去。”
“是。”說罷,唐雖便起身出了寢安殿去中庭處找鍾世銘去了,我雖然沒有真正的帶兵打過仗,但是卻親眼見過交戰的場面,當時我還在北境的時候,北燕就經常出兵騷擾岐國在北境的駐軍,有一次岐國的駐軍就把一支七百多人的燕軍圍住了,並且全殲,當時我也在圍剿燕軍的岐軍當中。
那時候雖說只是一個督軍,但是圍剿燕軍卻不是我來指揮的,至於是誰指揮的我也忘了,不過,我也是見識過了兩國交戰的場面,雖然那次交戰的規模不大,但是我覺得應該也是一樣的。
鍾世銘原本是二弟軍中的人,結果就被升為了領侍衛內大臣,鍾世銘常年在清河郡練兵,想來應該也沒有參與過戰爭,這次帶他一起去,或許對他會有些許的幫助。
這次我鐵了心要親赴廊州,不管是太后還是王叔阻攔我,我絕對不會理會的,岐國明明可以抵禦住梁軍,可太后卻要和梁國和談,到時候失去的可就不只有東丹了,而王叔有著河西軍卻不願意調兵持援廊州,也不知道太后和王叔是怎麼想的。
我站了起來,這次去廊州,我要把所有跟我關係比較親近的人都要帶過去,免得我到了廊州之後太后又會鬧出什麼么蛾子,到時候我還得來來回回往廊州和上都兩邊跑。
王叔不派河西軍參戰,就證明王叔一定還留有什麼後手可以讓梁軍退兵,要不然梁軍都奪下東丹了王叔也不會不願意調動河西軍參戰,太后的話,寧願是割地給梁國也不願跟梁國迎戰,除非迫不得已,太后在宮中如此威風,梁軍只是奪下了東丹而已,太后就已經派人去與梁國和談了。
我在院中等了一會兒,唐雖就帶著鍾世銘來了,鍾世銘朝我作揖道:“臣拜見王上,不知王上緊急召臣有何要事?”
確實有緊急要事,要不然也不會找你來見我,我笑了笑讓鍾世銘坐了下來,道:“鍾大人,如若本王讓你到東丹統兵抵禦梁軍,你可願意?”
聽我說完,鍾世銘頓時就愣住了,久久沒有回神,最後還是唐雖輕聲咳嗽了一聲,鍾世銘才看了看站在我的身後的唐雖,朝我拱了拱手說道:“回王上,臣只是統管宮中侍衛,並沒有權力到東丹統兵禦敵,況且,況且臣也沒有統兵的經驗,王上還是另找他人比較好。”
不會統兵?我當然知道,我也不會啊,於是我說:“不要緊,你在清河郡的時候曾經跟在清候身邊,想是應該也學到了一些皮毛吧?本王在北境督軍之時,也不曾統兵,但此時,朝廷卻沒有可派到廊州接管軍務的人,就算有,也都不願去,這次本王打算親征,而你,就隨本王一起到廊州。”
鍾世銘頓了頓,似乎是在想著什麼,還是我身後的唐雖道:“我知道鍾大人在擔心什麼,鍾大人放心,去廊州之後,宮中侍衛暫且會由肅親王統管,不會落蘇太后手中的。”
原來鍾世銘是在擔心他的侍衛軍,不過唐雖說得也對,只要鍾世銘跟我去廊州,而在宮中的侍衛軍自然是不可能交給太后統管,只能交給王叔統管。
最終鍾世銘還是答應了,道:“那臣這便回去準備一下了,並且跟手下說一聲,另外,侍衛軍何時與肅親王交接?”
“這點鐘大人不用擔心,”我淡淡道,“明日我們便趕赴廊州,之後本王會派人讓侍衛軍跟肅親王交接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鍾世銘還是不太放心的點了點頭,最後起身朝我作揖說:“王上,恕臣直言,此去廊州不比北境,如若廊州守不住,梁軍騎兵一旦攻進城內,且廊州通往金州的路途皆以闊地為主,想要逃掉怕是很困難。”
其實鍾世銘說得也不是不無道理,梁國地處中原,自然有騎兵,可岐國就不一樣了,岐國地處西隅,山多路少,騎兵在岐國河西以以西是很難發揮的,所以岐國並沒有騎兵,但是河西又不一樣,河西多平原,要是被梁軍騎兵追著跑,多半是跑不掉。
但是我不會往這邊去想,如若廊州失守,那我自然也是跑不掉,既然跑不掉,那就別跑了,可要是我不去廊州,就沒人調集各地郡縣的地方軍隊禦敵,我下發王詔讓河西地方軍隊自行集結多半是沒有效果的,所以還是得我去。
“本王知道,要不然也不會去了,”我看著鍾世銘道,“你去準備一下吧,就算本王真的在廊州跑不掉了,之後趕來的清候也能擊敗梁軍,到時二弟為王,岐國便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