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彩虹歸處雨紛飛 > 第七回 威逼利誘不移志 節孝忠誠頗費心

第七回 威逼利誘不移志 節孝忠誠頗費心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換親後,絕色美人成大雜院團寵 燃花 跟影帝組cp之後 總會有人比我慘[穿越] 動物情書[娛樂圈] 一步之遙 零下一度的月光 菜與98K[絕地求生] 圖林愛情故事 十年暗戀終成空!不如當我親家公! 星下有藍鯨 驚!真千金帶著祖宗回來了 血染大清河 真千金用諧音梗改劇情虐哭主角團 穿成年代文女主的知青小姨 空間大佬的養崽寵夫種田日常 抗戰之鐵血兵王 四春秋 帶著空間穿越後她開掛了 流放?滅國?她搬空國庫帶崽造反

鄭虎臣點頭道:“伍幫主顧慮得極是!要不,咱們幾個先行前往大都;煩勞伍幫主通知天下群雄,大家一起到燕京秘密會合,必不誤事?!”

伍術道:“如此必然萬無一失,在下馬上令人照辦!”

一路北上,輾轉來到燕京,鄭虎臣的心情又是激動又覺沉重:到了這裡,又能見到文丞相了!可是,能夠將他救出來嗎?

好在有伍術在身邊,任你天大的難事,他的幫眾都能包打聽!

這不,才過了不到兩天,伍術就得到準確訊息:找到文丞相的摯友張千載了!

——文天祥被押到燕京關入兵馬司土牢中後,摯友張千載便住到了土牢的附近,每天給文天祥供送飲食,三年如一日。期間還冒險將文天祥在獄中寫的詩文傳帶出來······

鄭虎臣聽說這一重要情況後,當即決定:必須親自會一會這位義薄雲天的大好人!

隔日,鄭虎臣、伍術等徑赴兵馬司土牢附近張千載的簡陋住處,登門造訪。

“南人”的口音,聽來特別親切;尤其是互通姓名之後,雙方不由得不惺惺相惜了:張千載對鄭虎臣的諸多事跡早有耳聞,所謂“義士敬英雄”!於是,雙方有了共同語言,所謂“志同而道合”!接著,雙方的話題直接就進入到亡宋君臣、尤其是文天祥的身上,張千載道:“聽說那還是前年三月十三日,韃子張弘範等開始押解著文丞相北上。途中,文丞相曾絕食八日,幸而不死。後來,在下自吉州城下開始追隨文丞相,卻遇到了一件奇事······”

鄭虎臣聽到這裡,立刻想起當年與鄭毅並曹猛離開崖山後,沿途打探,一路追蹤文天祥;於途不但聽說而且多次親眼見到了王炎午所作的《聞文丞相被執作生祭文——以速天祥先生死吊》。震驚之餘,他們每次都毫不猶豫地將那祭文撕得粉碎,生怕文天祥看到,引發不測;卻又始終不能夠探知文天祥行蹤的情景,不免脫口而出道:“張義士所言,莫非王炎午和他所作的《聞文丞相被執作生祭文——以速天祥先生死吊》否?”

張千載點點頭,又搖搖頭道:“鄭大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呀!”

鄭虎臣奇道:“難道張義士還遇到過比這更稀奇的事情麼?”

張千載點點頭道:“王炎午‘生祭’文丞相一事,雖然亙古罕聞,畢竟喧鬧一時;亦且王炎午並未能夠當面‘生祭’文丞相,自也說奇又不奇了!”頓了頓,張千載又道:“聽說那時王炎午年方二十八歲,有此膽略與見識,畢竟也是難為他了;可是,要說‘姜還是老的辣’!有個五十七歲的老頭子,名叫王幼孫的,後來終於還是當面‘生祭’了文丞相一回······”

“哦!竟有此事?”鄭虎臣等一行無不聽得呆了!

張千載又點點頭道:“這是在下親眼所見,還會有假?”見大家正自洗耳恭聽,張千載又道:“王炎午當時雖然將那事兒鬧得滿城風雨,但訊息給韃子封鎖了,文丞相聽不見,也就不一定速死了!

我當時就覺得慶幸,也頗有些同情,心想:他們為何要逼著文丞相速死?大家本來惟其馬首是瞻的;這時聽說他已被俘,大概就生怕他被韃子的高官厚祿、美女親情所打動,巴不得讓他速死了。又想:也真難為了文丞相,他們想出這等聞所未聞的‘生祭’法子,一旦當面給他念一念‘生祭’文,那他不死也難了。換句話說,大家抗元複宋的法子沒有,逼死文丞相的法子倒是厲害得很:一旦當面給他念一念‘生祭’文,無異於親口對文丞相說:‘文丞相呀,事到如今,你是死也得死,不死也得死了!’幸虧文丞相沒有聽到,否則,還不是硬生生地要給他們逼死了麼?”

見鄭虎臣等一行聽得連連點頭,張千載又道:“可是,誰也沒有料到,那王幼孫後來卻真正逮住了機會,風光無限,真真切切地當著文丞相的面,搖頭晃腦地宣讀了他自撰的《生祭文丞相信國公文》······”說著,張千載自床下的一個箱籠裡,左挑右選地取出了一篇稿子,只見上面赫然記載著這篇祭文,其文略雲:

“歲戊寅月日,致祭於文山先生之靈曰:

嗚呼!人皆貪生,公死如歸。人為公悲,我為公祈。我知公心,豈此而止;而至於此,則又何俟?方其從容,人已或訾。我知公習,感慨易耳。山嶽崔嵬,有時忽頹;滄溟浩發,有時忽竭。月胡而虧,日胡而昃,理數至此,天地無策。公心烈烈,上陋千古,謂山可平,謂天可補。奮力直前,努力撐拄,千周萬折,千辛萬苦。初何所為,以教臣忠。策名委質,視此高風。我與公友,袞衣裘褐。我安南畝,公盡臣節。此心則同,所處則異。幸公未著,可以無愧。昭昭青史,垂法將來。彼徒生者,尚何為哉!”

鄭虎臣等一行互相傳閱一回,看了無不動容。

鄭虎臣不無好奇地問道:“王幼孫究竟是誰,他又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

張千載道:“這個麼,在下因為從小就與文丞相交好,又與王幼孫是同鄉,自也對他比較瞭解:此人字季稚,號自觀,也是廬陵人氏。其父名如簏,字仲恭。有兄弟四人,他行四。文丞相少年時期曾在固江候城書院讀過書,因此很早就和王氏一家有交往。

在王氏一家中,和文丞相關系最密切的,自然要數王幼孫了:文丞相曾聘請他為季弟王文璋的老師,並書‘續槐’二字以顏其堂。後來文丞相起兵勤王,轉戰閩、贛、粵等地;作為長輩和朋友,王幼孫一直都給予了積極的支援。五坡嶺兵敗,文丞相被執過廬陵,王幼孫以郎中的身份,借為文丞相看病為名,在廬陵館驛拜謁了文丞相,並掏出事先準備好的祭文,慷慨激昂地念了一遍,意在勸文丞相速死,以免大家擔心。當時,與文丞相同時被押解去大都的人聽了,盡皆‘左右嗚咽,莫能仰視。’

當然,文丞相見到王幼孫後不免熱血沸騰,更加堅定了必死的信念。”

鄭虎臣等一行聽到這裡,無不感嘆道:“長輩好友苦苦相逼,文丞相自也不死不行!”

張千載嘆道:“可不是麼!在下當時就存了個心眼兒,立將王幼孫斥退,又把他那祭文燒了,不讓文丞相再見到;又日夜廝守著文丞相,生怕出什麼意外······”

鄭虎臣等一行聽了,都道:“幸虧有張義士如此赤膽忠心,否則,文丞相怕不早就······”

張千載又是一嘆道:“也不全是在下的功勞!

你們或許不知道:文丞相何等樣人,豈是咱凡夫俗子所能揣度的?

在下確是一連兩天兩夜不曾閤眼,廝守著文丞相;可到了第三天晚上,終於熬不住,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釣系大佬O的鹹魚A(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