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峰南麓的一塊小盆地上,修建了一座“四百嶺寨”,寨門前兩隊衛兵各操刀槍劍戟,昂首挺胸而立,煞是威武雄壯。
詔安點燈山位於閩粵交界處,與四百嶺遙相對望;茂密的原始森林,是這裡最好的偽裝。點燈山自然景觀雄奇靈秀,總共有三個頂峰,由南至北分別為最低的頭尖獅子頭),中間的二尖獅木尖)和最高的三尖玉女峰),猶如三盞明燈,呵護著守衛在這裡的義軍將士。
高興步步緊逼,“擒賊先擒王”,對陳吊眼緊追不捨。
陳吊眼等經過深思熟慮,決定把義軍主寨轉到東面的詔安烏山去。詔安烏山位於閩粵交界處,橫跨官陂與紅星、金星三境。其山外表呈烏黑色,故名。那裡山峰更高,山洞更深,面積更大;盡多奇巖怪石、深澗巨壑、天險可恃。奇峰怪石間,四座石峰環抱著一座800米高、300畝大,積水400萬立方米的碩大天池——“長白山天池”,既別具神韻,又足以養活主寨的這三千義軍。那裡又有一條小路,通入大海,可以建立水軍。狗韃子如果迫得太緊,就可乘木船在海上週旋,其奈我何?!
鄭虎臣和“許夫人”陳淑禎、高日新、高從周等其時與陳吊眼等南北呼應,倒也令完者都和高興等頭疼不已。
完者都乃親自領兵拒北,進剿武夷山的鄭虎臣、“許夫人”陳淑禎、高日新和高從周他們。
高興則與黃華等繼續進剿陳吊眼等義軍。
高興見烏山更加易守難攻,乃歩步為營與之角力。
一日,高興率軍攻之甚急。主寨義軍不支,陳吊眼手殺妻子潛遁。高興獲馬五百,乃故伎重施,對義軍喊話,有意招安;並以黃華為例,許以願降者官升三級,賞銀若幹。
陳吊眼等對此嗤之以鼻,不為所動;更多的人則對黃華“認賊作父”唾罵不止。
不意陳吊眼之叔陳桂龍本來面對眼前義軍所處的困境,思想已經産生動搖,感到前途無望;這時更是見財起心、為重職所誘,以此終於變節,暗通元軍,盡告義軍虛實。
高興大喜,暗授陳桂龍官職,並當即獎賞重金。
陳桂龍大喜過望,拜謝不疊。
高興趁機道:“有道是:‘識時務者為俊傑!’將軍若能說服陳吊眼歸降,本帥保你叔侄二人升官發財,前途無量!否則,一旦被我軍破寨,必定宰殺淨盡,雞犬不留!”
陳桂龍對此“兩權相害取其輕”,且遑論還能升官發財哩!這樣想著,陳桂龍便喜滋滋地回到了山寨。
高興眼見奸計得售,乃潛命一隊人馬,將主寨義軍的入海小山徑完全毀壞了。隨又集中手下優勢兵力,對陳吊眼等義軍進行更加瘋狂的圍剿;不但四面合圍、“放火燒山,隨燒隨進”,而且親率大軍節節深入,“直搗蠻窩”。究其根本目的,無非是透過軟硬兼施,好叫陳桂龍趁機進讒;高興則能坐收漁翁之利。
陳吊眼等義軍一時是四面楚歌,進退維谷。
陳桂龍趁機進讒道:“眼下賊勢洶洶,莫若暫且歸降,以為保全之道!”
陳吊花當時在側,堅決反對,道:“此計不宜二用:上次哥哥佯降元朝,後來在漳州複叛,殺了傅全、闞文興等;完者都和高興豈會輕易相信哥哥?即便答應招安,勢必於哥哥不利!”
陳桂龍道:“如今義軍局勢堪危,豈可徒逞匹夫之勇?再這樣耗下去,怕是咱們必敗無疑!”
陳吊花道:“叔叔說哪裡話來?‘徒長他人志氣,滅自家威風!’咱們即使不是韃子的對手,尚可拼命突圍,又何須屢屢卑躬屈膝,屈尊乞降?”
陳桂龍聽了這話,內心不僅未見有愧,反倒勃然大怒道:“你是說做叔叔的‘屢屢卑躬屈膝,屈尊乞降?’”
陳吊眼見狀,生怕叔叔翻臉,大家面上須不好看,只得斥罵妹妹道:“吊花不得無禮,有犯叔叔尊嚴!”
陳吊花當時卻也不依不饒,道:“甚麼尊嚴?我倒聽說,他已暗通元軍,變節事敵,哪裡還配當我們的叔叔?!”
“道聽途說麼,你也信哪?倘若是韃子的反間計呢,嗯?”陳吊眼一向尊敬這位叔叔,絕不相信會有此事,這時已是對妹妹咬牙切齒了!
陳桂龍見狀,登時“打蛇隨棍上”,冷笑道:“好!我這做叔叔的是沒用、怕死,我今決計不再管你們的‘閑’事,這總可以了吧!”
陳吊眼聽他這樣一說,無異火上澆油,登時一大巴掌,煽向妹妹臉頰。
陳吊花那臉登時腫得多高,也不吭聲,將手捂著,流著眼淚跑遠了。
陳吊眼這時對她不管不顧,只顧來挽留叔叔;卻見陳桂龍已轉身離去,於是飛身趕上,拉著他衣襟,跪求道:“叔叔贖罪,幫幫侄兒吧,侄兒一切都聽您的!”
陳桂龍這才止步,緩聲道:“吊眼,你真的相信為叔的?”
陳吊眼道:“連自家親叔叔都信不過,還信得了誰?您總不會害侄兒吧?!”
陳桂龍終於轉怒為喜道:“總算你還能理解為叔的一片護犢之心。”
陳吊眼道:“侄兒知道:暫且歸降,確能保全大家性命;不過,咱們也該好好與韃子談判一番,同時做好準備,一旦情況不妙,咱們勢必突圍出去,您看如何?”
陳桂龍點點頭道:“唔!這樣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