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彩虹歸處雨紛飛 > 第十回賢臣忠良難作為莽漢剛愎易失手(續)

第十回賢臣忠良難作為莽漢剛愎易失手(續)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煙雨碎江南 億萬老公寵上天 梓牧之光 將軍匪妾 重案直播系統[刑偵] 江自東流 辜輒落玖天 碧血丹心 末陽 老攻總想跟我傳緋聞 旺家小農女帶著空間重生了 隨軍嬌妻超好孕,絕嗣大佬放肆寵 上輩子苦夠了,表姑娘打死不嫁了 可真真是個無賴 豪門深寵:新妻萌萌噠 無巧不成婚 百字暗黑三十題 入骨寵婚:顧先生的新婚愛妻 [網遊]一秒變天王 之杭之源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端宗趙昰一行離開福州之後,失去了最後一個根據地,僅剩閩廣尚可轉圜;此後只能在福建的泉州、東山、廣東的潮州、惠州、陸豐甲子門、南澳、井澳一帶海上漂泊行朝,四處流亡。

趙昰欲入泉州,怎奈閩廣招撫使、阿拉伯裔商人蒲壽庚早有異志:

蒲壽庚祖上來自大食國,因貿易移居占城,後來華定居廣州,宋末又移居泉州刺桐),擁有巨舶多艘,豪富聞名遠近。蒲壽庚父親蒲開宗,在淳佑年間曾經出任安溪主簿,他的兄長蒲壽晟擔任過梅州知州,宋末,寬仁的宋庭不忌蒲壽庚的番人身份,只因蒲壽庚、壽晟協助官憲擊退海寇有功升任泉州提舉市舶司,擅蕃舶利者三十年;令其主管對外貿易,歷官至招撫使,恩寵有加。

元軍將攻臨安時,慮及大軍南下,難敵宋朝水軍,聞蒲壽庚老於海事,擁海舶至多,可為元軍有力之助,遣人來泉勸蒲壽晟兄弟棄宋投元。蒲氏兄弟始有叛意。

蒲壽庚在德佑元年三月,即受任福建安撫沿海都置制使後不久,因右丞相陳宜中為遷都事,殺殿前指揮使韓震,引起殿前司左翼軍兵叛。左翼軍統領夏璟泉州人)聯合蒲壽庚,連續挫敗宋軍,取得瑞安溫州)、溫陵泉州)、三陽潮州)大捷,將泉州暗地裡獻與了元庭。

忽必烈得到這一東方大港,富庶重城,不由得欣喜若狂,對蒲壽庚賞封不斷,先後任命他為“昭勇大將軍”、閩廣都督兵馬招討使兼提舉福建、廣東市舶、福建省參知政事、江淮行省中書左丞兼泉州分省平章政事等官職。後改封鎮國上將軍、江西行省參知政事,直至晉升福建行省中書左丞,官秩更加顯赫。蒲壽庚也投桃報李,赤膊上陣,用宋人的鮮血向蒙古主子表忠心。

蒲壽庚降元大失泉州民心,為了維護其無恥統治,蒲壽庚在元軍幫助下,投降後隨即在泉州城內外展開了大屠殺,心繫漢室卻手無寸鐵的萬餘百姓被元軍奪去了性命。

此時,元軍由浙江進福建,益王趙昰、廣王趙昺在文臣武將張世傑等的護駕下航海逃亡至泉州,“壽庚來謁,請駐蹕,張世傑不可。或勸世傑留壽庚,則凡海舶不令自隨,世傑不從,縱之歸”。繼而因舟不足,都統制張世傑無奈,分淮兵二千五百人,勒令壽庚將舟以從,並掠走蒲壽庚大量船舶物資繼續西行,走潮州。壽庚乃聽其兄壽晟所言,閉門拒命,與州司馬田真子上表降元。同時盡殺淮軍二千五百人、宗子之在城者及南外宗室凡三千餘人。

張世傑聞之大怒,乃自海上回軍,自將淮軍討蒲壽庚,圍泉州。義軍陳吊眼、畲族許夫人等聞之,率兵來助。

“許夫人”,福建路興化軍知軍陳文龍之女,本名淑禎,淳佑十二年五月二十八日生於長樂。自幼受到良好的家教,忠君愛國,深明大義,攻讀兵書,苦練武藝,所以文武雙全。她常著男裝,平時喜擊劍弄鐵丸,有穿柳貫風之術,且學得少林輕功。及笄,嫁與晉江東石許漢青為妻,婚後練武不綴。其夫許漢青,系宋末進士,官居承信郎,因繼承祖業,擁有大量船舶,從事對外貿易,家財鉅富,故時人稱為“許百萬”。陳淑禎與丈夫情投意合,且待人寬和,慷慨大方,經常扶貧濟困,頗受鄰裡贊揚。以此當地人均稱她為“許夫人”,本名反而不為外人所知。

且說益王趙昰即位福州之後,陳文龍被任為參知政事。元軍水陸並進,大舉侵閩,福州陷落,端宗乘船逃往廣東。陳文龍回到興化,任福建路興化軍知軍,會同許漢青、陳淑禎夫婦盡散家財,募族丁,加緊操練,準備起兵抗元。他不但嚴辭拒絕敵軍的勸降,還在囊山寺設伏,以不足三千的兵力連挫元軍。因部將林華叛變,通判曹澄孫開城投降,元兵蜂擁而至,陳文龍寡不敵眾,力盡被擒。元寇脅令歸降。文龍手指自腹曰:“此中皆節義文章,豈為汝脅迫”。其時他的家屬也被押解北上,只有次子陳倬隱匿深山,倖免於難。陳文龍在莆田被俘後就開始絕食,到福州後嚴辭痛斥誘降的元將,被押解到臨安。翌年四月二十五日,他要求拜謁嶽武穆廟。到了嶽廟,瞻仰先烈塑像,燻爐自訴,悲慟不已,當晚吞香灰自盡殉國。

兵敗流亡在閩南、閩西一帶的陳淑禎得知親人殉難後,國恨家仇湧上心頭:國恨者——陳淑禎痛故國將倫為異族,悲憤赴國難,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匹婦何能例外?家仇者——昔時,叛將蒲壽庚之父曾在東石興建花苑,與許漢清發生過糾紛,兩家從此結下仇恨。

她於是四處奔走,會同族弟、漳浦起義軍首領陳吊眼及政和黃華等,並聯絡畲族酋長藍太君,起二十四峒畲兵,同心協力進行抗元鬥爭。畲漢農民起義軍轉戰閩粵,軍威大振。“勢力遍及漳、汀、潮一帶,號十萬眾,連營數百裡”。起義軍所到之處,嚴懲貪官汙吏,開倉散谷,深得民心。

此時,張世傑再次率宋軍至泉州,攻打盤踞泉州的蒲壽庚,必“欲得之而甘心”。陳淑禎和陳吊眼獲悉南宋餘部護衛端宗、衛王到達泉州順濟橋無法進城時,就帶領族丁盡力配合官軍,與總兵劉洙所部會合出發,救援南宋餘部於烽火之中。

在激戰中,陳淑禎總是身先士卒手執兵器,身先士卒,奮勇殺敵。她的戰旗指向哪裡,義軍戰士就沖向哪裡,打得蒲壽庚軍隊七零八落,丟盔卸甲。是時,元軍主力不在泉州,蒲壽庚只好“閉城自守”。

蒲壽庚退守泉州城後,自與尤永賢、王與、金泳協謀拒守,一方面派部將孫勝夫由間道詣杭向元軍統帥求救唆都,另一方面又暗遣密探妄圖用金銀財寶和高官厚祿收買陳淑禎等人,瓦解起義軍隊伍。這一陰謀未能得逞,但畲軍中仍有個別意志薄弱者受影響,臨陣攻城不力;加上張世傑部將謝洪永進攻泉州南門失利,因而宋軍和義軍聯軍雖然聲勢浩大,但圍攻泉州城九十多天,卻久攻不下。九至十月間,元軍統帥唆都率領大軍增援泉州。張世傑與許夫人頓時腹背受敵,陷於危險境地,遂解泉州圍南撤。蒲壽庚轉危為安。

蒲壽庚趁勢公開降元後,以舟師助元將忙古歹、唆都軍追擊宋二王。宋軍不敵,端宗與衛王失散:衛王從泉州法石抄小路沿驛道奔逃而至晉江蚶江下輦,而從泉城逃出來的南宋宗室和張世傑等子臣護駕經蚶江轉圍頭灣至可慕村駐蹕。

許漢青、陳淑禎夫婦聞訊,認為此時可立功洩恨,乃率族兵與義兵馳援。許漢青先派得力捍將保護衛王退往廣東惠州,然後和許夫人負責殿後,並組織族親與其他義兵,在可慕村與蒲壽庚決戰。許漢青夫婦身先士卒,鬥志昂揚,雙方激戰多日,元兵為之喪膽。

可惜宋軍最終在可慕村戰敗,許漢青與陳淑禎在戰鬥中離散。許漢青退守許西村與下許村交界處的東石畲家寨,元軍遣使前往招降,許漢青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拒降斬使後,憤然自刎殉國。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病弱宿主是病嬌,他老婆更瘋批! 郎心似鐵 嬌寵笨蛋又如何(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