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曹猛和鄭毅全都盡量睜大雙眼,看著至虔大師緩慢地前進後退、橫移斜閃、左穿右插、上騰下點。至虔大師這六十四步果然走得變幻莫測,而且俟其走完,恰好回到起點,直令曹猛和鄭毅二人大呼其妙。
至虔於是趁熱打鐵道:“怎麼樣,試著走走如何?”
曹猛和鄭毅全都點頭,來到場中站定。
至虔道:“先走六十四步基本步法,來: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曹猛和鄭毅跟著一邊念著口訣,一邊乾南,兌東南,離東,震東北,巽西南,坎西,艮西北,坤北······地按照方位踏步迴旋。
走完六十四步基本步法,至虔又邊說邊演示那三百八十四變,道:“八卦步法,變化為要:虛虛實實,神出鬼沒;左閃右突,右轉左旋;欲進即止,欲退速進······總之,‘招招不離腳變化,虛實變幻是精髓!’”
曹猛和鄭毅邊看邊學,進步神速。
至虔忽道:“你們且追打著試試!”
曹猛和鄭毅答應一聲,開始滿場遊鬥,只見二人此進彼退、你攻我閃,初得“幻影迷蹤步法”奧妙。
至虔見了,又是一笑道:“為師這套‘幻影迷蹤步法’雖然不乏奇妙之處,但若沒有極為精純的輕功絕技加以鼎力攘助,亦是學而無用的。豈不聞‘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麼?這步法猶拳法,輕功猶內功啊!你們都聽明白了麼?”
曹猛和鄭毅二人的武功造詣雖不算深,但於這點普通的道理還是很能理解的,當下自然連連點頭稱是。
至虔看了大喜道:“為師益發將此輕功絕技傳與你們,也好相輔相成哪!”於是又說道:“‘輕功本屬內家功,運納丹田裡外通;氣隨意到身如燕,入定無嗔可浮空!’所謂輕功,就是一種內功練法,其以意念盡去雜念,然後運轉或吸納丹田之氣,往上引提,使內氣貫通百脈,以致身輕如燕。其大成者或能元神出殼,而使身體懸浮於空,飄飄若仙!”
曹猛和鄭毅不禁驚異道:“真有此事麼?”
至虔點點頭,繼續道:“輕功的內氣練法,以吐納打坐,煉氣行功為主。其法既可運轉本身丹田之氣,亦可吸納外界精氣,從而使內氣充盈,以致氣通百脈,久之即成······”當下又詳細地把內外之氣的不同練法親自講解和演示了數遍,又反複叮嚀了輕、氣功練習過程中必須注意的事項。待到大略講解完畢,不覺已費了大半日的功夫。
曹猛和鄭毅久習武功,倒也頗有些根底;當時在反複問詢、苦苦練習之下,至晚已對這套“幻影迷蹤步法”皆有所悟。這時,曹猛和鄭毅談起師父當時相救自己二人的身手,仍不免一唱一和、嘖嘖稱贊道:“······當時師父如從天降,真的讓我們以為是神人下凡了呢!”
“可不是!原來竟是這樣煉成的······”
“咦!師父那時兩手空空,闖入侍衛群裡,竟如入無人之境,卻不知用的又是什麼功夫;不過,那可真的令人羨慕萬分呢!”
“是啊!還求師父再教教咱們罷!”
至虔聽了,哈哈大笑道:“你們兩個不要再敲敲打打的了!你們的意思,為師怎不明白:不就是還要為師多教幾招兒嗎?!”
曹猛和鄭毅見師父一語中的,倒也有些不好意思。
至虔接著道:“你們也不要不好意思;年輕人嘛,誰不這樣?不過,有道是:‘貪多嚼不爛’,武學尤其如此!就像為師今日教你們的‘幻影迷蹤步法’,倘無絕頂內家輕功助力,焉能隨心所欲?究其實質,乃是因為‘招式是虛,內力是實’;倘若不信,試以一個毫無武功根底的普通人去演練這套‘幻影迷蹤步法’,你們說說,結果將會怎樣?”
鄭毅嬉道:“那肯定無異於練習‘舞步’咯!”
至虔贊道:“說得好!那麼,要是換成一個不會輕功的普通習武者呢?”
這回曹猛搶著發言道:“那就成‘走樁’了!”
至虔道:“你們明白就好!倘若這套‘幻影迷蹤步法’能以絕頂內家輕功助力,那就與‘舞步’和‘走樁’不啻天壤之別;就像之前為師所走的那樣:飄飄忽忽、隨心所欲。不過,要想達到這種境界,卻絕非一朝一夕可成也;必須百煉方能成仙啊!”
曹猛和鄭毅至此方才深悟其理,遜謝乃師道:“師父教訓得是,弟子明白了!”
至虔極為滿意地點了點頭,微笑道:“你們兩個聰慧絕倫,假以時日,必能大成哪,哈哈哈!”說罷,抬頭看看天色,道:“時候不早了,咱們也該找個地方歇歇,順便將肚子犒勞犒勞!”
曹猛忽道:“徒兒倒是思得個主意在此:師父目下行蹤未露,可以暫回大相國寺,順便探探關於咱們的訊息;咱徒兒倆莫若直接潛赴武當山,等候師父回去之後,再行定奪行止。師父您看如何?”
至虔聽了贊道:“確是好主意!如此一來,只等風聲一過,老衲便可名正言順地傳授你們倆武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