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帝國再起 > 第一百四十一章 逆臣(十三)

第一百四十一章 逆臣(十三)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鰥夫十六年 大唐風后 盛唐之刺遍江湖 異星蠻人傳 大宋第一提刑官 烈陽皇朝 一起扛過槍 羅馬奴隸主 回到大明當崇禎 亂世逐流 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抗戰烽火之護國系統 建安賦 帶著診所去穿越 模擬人生,從朱厚照開始 輪迴大秦之魂 末流屠夫 怒方釵 帝國再起 太子之爭

林德忠與陳凱相識十餘載,奈何與旁人一般,他在很多很多時候也根本看不懂陳凱的所思所想。所幸,他是有這個自知之明的,只要不去給自家找不自在,非要去幹這等擺明了力所不能及的事情,那也就不會成為煩惱,這不失為一種人生智慧。浺

不過,沒過多久,智慧的林德忠便突然喚醒了仍舊在沉思的陳凱,二人極目遠眺,一艘應該是兵船的存在正順著辰水的流向奔著此間而來,那兵船的桅杆上,大明的紅旗正在將周遭的空氣飛速的割開。

“晉王殿下來得真快啊。”

果然是李定國,待陳凱和林德忠趕赴碼頭迎候之際,李定國所乘的兵船已經準備靠岸了。如此思來,李定國顯然是在得到他已經殺入湖廣的訊息後便連忙啟程趕往尚未收復的麻陽縣,並在麻陽縣的碼頭尋了艘船,將他和他的晉王府衛隊都捎上,而後便順流而下來與陳凱會面。這期間除了確定會面地點的探馬往還外,大抵沒有耽擱哪怕一個時辰。

“這是個好兆頭啊。”

兵船靠岸,見得陳凱的總督大旗已在碼頭,待棧橋搭穩,身著大紅蟒袍、腰纏玉帶的大明晉王便三步並做兩步的衝到了陳凱的面前。

“下官粵贛總督兼廣東巡撫陳凱,拜見晉王殿下。”

身方躬,兩臂卻已被李定國那雙有力的大手架住:“數年未見,竟成這是要與我鬧生分了?”浺

“事關朝廷法度,禮不可廢。”話雖如此,但陳凱也未再堅持,便就坡下驢似的收齊了禮數:“那我們回城詳談。”

一路把臂暢談,訴說著這幾年來各自的經歷,引得不勝唏噓。待回到了大營時,李定國已經講述起了那磨盤山大捷,對於陳凱送來的手榴彈圖紙和派餘佑漢鋤奸之事,無不是盛讚不已,談及戰果更是開心得好像個孩子似的。

“恭喜殿下五殺到手了。”

敬瑾親王愛新覺羅尼堪、定南王孔有德、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信郡王愛新覺羅多尼——前四個傢伙墳頭上的草都兩米多高了,而最後那個雖說還沒砍了腦袋,但也是死定了的。按機制來說的話應該是兩個雙殺加一個單殺,奈何陳凱才不管是什麼機制呢,他說是五殺就是五殺,才不管旁人怎麼看呢。

只不過,對於陳凱的惡趣味,李定國卻是完全無法理解。相較之下,他更關注另一項戰果,那才是足以改寫明清雙方力量對比的事情。

“多尼不過是個廢物罷了,我倒是更看重那些斬首,尤其是那些所謂的真正滿洲,就像是竟成當年曾說過的那般,滿洲八旗多死哪怕一個都是在動搖韃子的根基。”

磨盤山大捷斬首和俘獲由於吳三桂的轉進,其絕大多數都是由八旗軍構成的。這其中,斬首滿洲八旗三千六百二十五級、俘獲二百三十三人,另外餘佑漢還單殺了十名鑲黃旗滿洲的八旗軍,俱出自噶布什賢超哈,超神都拐彎兒了;斬首蒙古八旗一千八百一十七級,俘虜兩千九百九十八人;斬首漢軍八旗三千八百六十九級,俘虜三千六百八十七人。浺

除了這些,孫思克還貢獻了,不對,確切的說是吳三桂還友情贊助一百多個斬首和兩千八百多個俘虜,全是綠營兵,若非都是從陝西調撥南下的,李定國估摸著連提都懶得提一嘴。相對的,藩兵倒是將屍骸都搶了回去,搞得泰安侯竇名望的戰果非常之難看。

趙布泰和濟席哈帶著兩千多由滿洲和蒙古八旗組成的清軍逃出了高黎貢山,但是在施甸長官司又以人困馬乏的狀態碰上了士飽馬騰的白文選,又除名了兩千多人。餘下的三百來人明軍卻只抓到了二十幾個,據那些“擒獲”趙布泰的有功之臣供述,餘者不是消失在了雲南的山區之中,就是消失在了奔騰的瀾滄江之中,反正找不到了就是。

“你我相交多年,此間又無旁人,與禮數無干,不許再叫什麼殿下了。”

“那,寧宇……”

“這就對了嘛,要不我叫你竟成,你叫我殿下,是不是要我把表字也改作叫殿下你才樂意了?”

提及戰果,李定國開心得就差手舞足蹈了。這樣的興奮,陳凱記得他在鄭成功的身上也曾見過。只是一旦想起鄭成功,他就免不得要將這對歷史上的南明雙璧比較一下。

陳凱記得,後世有人根據明清雙方的史料記載統計過明軍擊殺八旗軍官的人數和名單,其中李定國和鄭成功二人堪稱那昏暗夜空中最為明亮的兩顆星辰。浺

不過讓人大出意料的是,人們普遍印象中戰績看上去更為輝煌的李定國不光是在擊殺八旗軍官的數量上比鄭成功要少上不少,而且滿洲八旗和蒙古八旗在總擊殺數的佔比上也比鄭成功要低上很多。

會出現這樣的差別,與鄭成功對戰的八旗軍,尤其是其憋出“神裝”的大後期主要的對手便是以滿洲和蒙古的八旗軍為主,而李定國在桂林大捷和兩次攻入廣東期間,主要面對的卻都是三順王這樣的對手是有著直接關係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去看,李定國的擊殺記錄比之鄭成功,其含金量卻要更高——衡陽大捷的敬瑾親王尼堪和一等伯程尼、桂林大捷的定南王孔有德、磨盤山血戰的固山額真沙里布以及輔國公幹圖和札喀納。而鄭成功這邊級別最高的也僅限於前鋒營統領和梅勒章京,二品武將而已,與前者動輒便是超品、一品的差距亦是良多。

造成這樣的區別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李定國的衡陽大捷是伏擊圍殲、桂林大捷是圍城聚殲、磨盤山血戰則是佔據地利的情況下從伏擊戰變成了遭遇戰,清軍要麼跑不了,要麼不好跑,軍官,尤其是高階軍官被擊殺的機率就要大上很多。廣東兩戰皆是攻城未下,殺傷有限。其與清軍正面野戰的遮炎河之戰,哪怕是打贏了,清軍憑藉著戰馬遠多於明軍的優勢也可以迅速撤離戰場,更何況那一戰還是以明軍慘敗告終。

而鄭成功這邊兒則大多都是些遭遇戰,護國嶺大捷是設伏取勝,斬殺了三個梅勒章京,不光是把堂堂正二品的副都統殺出了批發價,更是將鄭親王濟度送回京城去享受提前退休的待遇。另外還有一場海戰加島嶼爭奪戰,也就是廈門海大捷則創造了其擊殺記錄的一半之多,不光是殲滅了滿清沿海各省的水師,更是一次性將兩白旗打成了殘廢。可惜讓達素、黃梧和施琅給跑了,但就算是他們沒跑成,其級別實際上也沒辦法與那些陷入李定國精心設計的包圍圈的高官顯貴們相比。

“這兩個傢伙,一個前中期能打能抗,但如果沒有人協助的話,無法長期作戰,續航問題太大;另一個的續航倒是沒那麼大問題,好歹還有海貿撐著,在後期,尤其是大後期憋出了一身神裝那傷害直接拉滿,可卻需要大量時間發育。”想到此處,陳凱厚顏無恥的嘆了口氣:“我真是太不容易了。”

現如今,他們二人的命運軌跡都已經出現了極大的偏轉。李定國取得了新會之戰的勝利,並攻陷了廣州,雖說三王內訌還是爆發了,但磨盤山之戰在他的干涉下卻取得了輝煌的勝利。鄭成功那邊兒,兵不血刃的拿下福建,導致了其發育速度得到極大的提升,護國嶺大捷沒有了爆發的可能,但卻打出了一場江山大捷。而且照著眼下的這個勢頭來看的話,可能鎮江大捷也未必會發生了,因為鄭成功已經不太需要浮海千里奔襲南京了。至於廈門海大捷,算了,也許塘沽港大捷的可能性更高……浺

從李定國那裡得到了詳實的斬獲資料後,陳凱毫不避諱的從鄭成功的書信中翻到了那封記錄著江山大捷的具體斬獲資料和名單的信函。隨後,更是就著這兩場大捷的斬獲在稿紙上細細的計算了起來。

“江山大捷和磨盤山大捷這前後兩戰下來,韃子各旗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寧宇,你看,這其中漢軍旗在磨盤山損失了來自於兩黃旗和兩紅旗的四十五個牛錄,在江山則有鑲黃旗和兩藍旗的二十四個牛錄被打殘。按照韃子的八旗制度,這些牛錄需要重新補充旗丁,再算上重新形成戰鬥力的時間,也就是說這六十九個牛錄至少十年之內是很難再動用了。”

八旗制度,牛錄損傷不大,完全可以透過每年冬春之交由新長成的旗丁盡行補充,這也是入關之後八旗軍絕大多數的大規模出征起始時間大多是在冬春之交的原因所在。例外也不是沒有,比如永曆六年西營系明軍掀起的大反攻浪潮,尼堪就是在七月份倉促的從北京啟程的,便打亂了清廷的牛錄補充計劃。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