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帝國再起 > 第一百零八章 崩塌(完)

第一百零八章 崩塌(完)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鰥夫十六年 大唐風后 盛唐之刺遍江湖 異星蠻人傳 大宋第一提刑官 烈陽皇朝 一起扛過槍 羅馬奴隸主 回到大明當崇禎 亂世逐流 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抗戰烽火之護國系統 建安賦 帶著診所去穿越 模擬人生,從朱厚照開始 輪迴大秦之魂 末流屠夫 怒方釵 帝國再起 太子之爭

歷史上,永曆天子棄國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原本,明廷從昆明移蹕,因為過於倉促,未能將分佈在雲南、貴州、四川各地駐防和就食的明軍組織起來。可以說,除了李定國和白文選率部護駕,馮雙禮帶著一部分蜀王府的人馬去了建昌為行在打前站,其他各部空有偌大的控制區、空有不菲的兵力,但仍舊是一盤散沙般的散落在川南、雲南、貴州等地。闌

這些軍隊具體有多少,後世已經不得而知了,只知道在永曆棄國的訊息傳開後,陸陸續續便有超過三萬明軍向清廷投降——除了蜀藩、秦藩以及不屬於西營系的將領外,也不乏如懷仁侯吳子聖、岐山侯王會、咸寧侯祁三昇、楊武伯廖魚這樣曾追隨李定國多年的晉藩大將。

這其中,吳子聖和廣昌侯高文貴在得知永曆棄國的訊息後便立刻率兵入緬迎駕。緬軍阻攔不成,於是乾脆逼著永曆讓他們退兵。對此,永曆不光不肯回國,更是對緬甸方面一味遷就,將吳子聖和高文貴給轟了回去。事後,高文貴鬱鬱而終,其部將徵蠻後將軍楊武一怒之下率高文貴本部三千晉藩精銳降清。那前後,吳子聖也降了清軍。

類似的還有祁三昇,同樣是入緬迎駕,同樣是被轟了回來。永曆朝廷為絕了這些明軍迎駕回國的心思,甚至不惜謊稱已經乘船奔福建去投奔鄭成功去了。也不知道,鄭成功若是知道了此事,其心理陰影面積幾何……

這些都是戰鬥力非常強悍的部隊,明軍多年來磨礪出來的精銳,吳三桂將他們改編為忠勇、義勇十營,輕而易舉的剿滅了那些仍舊堅持抗清的明軍。後來,待其掀起三藩之亂,依舊是仰仗著這支強兵屢敗清軍。若非這個自守賊胸無大志,沒能趁著初起時的勢頭一口氣吃下整個湖廣,進而順江而下收復南京,清廷哪有可能再度上演如剿滅南明一般,憑著江浙財富編練大軍,對三藩及鄭經、王輔臣、察哈爾蒙古等一系列反清勢力實現逐個擊破的戲碼?

除了這三萬明軍以外,後續還有明軍陸陸續續的向清廷投降,甚至包括不少原本脫離了行在自行躲起來避難的文官,在絕望之下也選擇了向清廷投降。餘者,不是如李定國般死於荒野,就是被清軍剿滅,甚至有些乾脆直接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事實上,李定國並非沒有打算過要重新整合這些部隊,包括被白爾赫圖擊敗而逃亡木邦的鞏昌王白文選和駐軍滇南臨安府的廣國公賀九義在內的部分明軍在其勸說下也紛紛重新接受了晉王的統領。

原本,李定國完全可以透過重新整合這些兵力和戰鬥力上都並不遜色滿清滅國大軍的明軍各部,進而展開對雲南的反攻作戰。可是永曆棄國的訊息一傳開了,引發的集體性的絕望情緒又豈是他這麼一個異姓親王能挽回的!闌

“忠誠皆繫於一人之身,這狗日的封建社會。”

一直以來,遠隔萬里加上永曆朝廷本就有著獨立的行政體系,這使得他根本沒辦法將影響力投送到雲貴。

他確實改變了這個時代很多,但三王內訌還是爆發了,李定國政治能力低下所導致的那一系列昏聵行徑也沒有幸免,清軍同樣輕而易舉的拿下了貴州。這些歷史上發生了的慘劇無一例外的發生了,時間也到了現在這個月份,郭之奇和柯宸樞也沒有送來關於永曆朝廷移蹕廣西的訊息。那麼,遮炎河慘敗和朱跑跑出國進修的事情估計也避免不了。

對此,陳凱也是無可奈何,甚至他都沒辦法去指責那些在永曆棄國後選擇降清的明軍——畢竟,華夷大防不等於近代民族主義;畢竟,大明王朝也不是近代民族國家;畢竟,封建王朝的君主連祖宗傳下來的江山社稷都不要了,身為人臣沒有了效忠的具體目標,自然也就沒有了堅持下去的信念支撐;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是李定國!

“若是將明清戰爭比作是一局象棋的話,永曆這個老帥自己跑出了棋盤,那些士、相、車、馬、炮、卒還下個雞毛啊。”想到此處,陳凱卻不由得慶幸了起來:“還好,我曾經生活在一個沒有皇帝的國度,我從小受到的教育也告訴我,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能指望什麼神仙皇帝。否則的話,大概我也會因此而產生諸如灰心喪氣之類的情緒吧?”

產生了這樣的念頭,陳凱突然又感到好笑:“李定國寧死荒郊,不降;鄭成功南京慘敗幾乎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仍舊堅持收復臺灣,將其建設為抗清的後方基地;張煌言一介書生,無拳無勇,仍寧死不屈;李來亨在夔東十三家盡沒,中國大陸已再無成建制的抗清武裝的情況下亦是選擇了舉家自焚。我生活在一片英雄的土地上,就算我真的產生了這樣的情緒,我也一定會堅持戰鬥到最後一刻,就像是我所熟識的鄭成功、李定國,就像是我尚未有幸相識的張煌言、李來亨他們一樣!”

端坐於臨江府城外明軍大營的中軍大帳之中,神思飄忽了片刻後,陳凱便重新投入到了工作之中。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與洪承疇完成了會面,他便兌現了承諾。對此,軍中將校和隨軍的幕僚多有不能理解的。而他對此的解釋只是一點,那就是他以這些家眷作為要挾,迫使清軍在撤離江西的過程中不敢對老百姓作惡,起碼不敢幹出諸如屠城之類的“常規操作”,而他不過是晚些時日讓那些傢伙付出代價。這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只要明軍能夠繼續勝利下去。

“黃提督到哪了?”

“回制軍的話,黃提督今晨送到的報告說是離吉安府城已經不遠了,算上信使的用時,現在其前鋒應該已經轉道禾水了。”

“劉京的回信到了嗎?”

“半個時辰前到的,劉帥保證會全力配合黃提督。”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