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曆十二年臘月二十八,明軍一大早天還沒亮就對處於防禦狀態的清軍發動了瘋狂的攻勢。僅僅一個上午的功夫,明軍便攻克了三處堡寨,擊殺、打傷、俘虜不下七百綠營。
七百餘人的傷亡,這對於清軍而言卻並不是真實的損失——當傷亡達到了這個數字,意味著的是更多的軍官士卒的潰逃,而潰兵在一時間也很難重新組編並投入作戰。也就是說,這三處堡寨駐防的綠營兵基本上可以說是成建制的消失在了衢州清軍主力的戰鬥序列之中,呈現在濟度案前的數字更是足足兩千綠營。
兩千綠營,對經過了數次分兵後仍舊擁有著三萬八千大軍的清軍衢州主力而言並不算什麼。尤其是損失的還都是擺在戰線最前沿的綠營兵,那就更顯得微不足道了。但是,這僅僅是一上午的功夫而已,明軍在這個春節前夕的幾個時辰裡便消滅了之前一個月都未成吃下的數字。而且更要命的是,這樣的攻勢仍在進行之中。濟度甚至可以想象到,在他將第一份告急文書接到手之前,或許已經有更多的堡寨在明軍的攻勢下岌岌可危。
火炮!
火炮!
還是火炮!
每一份前線送回來的告急文書中不約而同的提到了明軍調來了數量驚人的火炮,對著堡寨狂轟濫炸。緊接著,便是憑優勢數量的步兵展開突擊,清軍完全是被動挨打的狀態,一直到堡寨失守,潰兵狼狽逃竄。
按照以往的情報顯示,明軍為了確保前線軍隊的戰鬥力,會採取換防的方式,將前線疲憊的部隊換到後方休整的同時,將後方的生力軍換上來繼續維持攻勢。清軍前線的部隊和探馬能看到的是明軍的番號在不斷地交替。
但是,這麼多的火炮,清廷潛伏在福建的細作卻並沒有進行報告。要麼,他們盡數被明軍策反了;要麼,就是明軍利用正常的換防,將本應隨各鎮撤回閩北的鎮屬各炮組留在了仙霞關以北,並藏了起來……
過程已經不重要了,現在擺在濟度面前的就是明軍在年前發動的攻勢擺明了是要趕在管效忠抵達前開啟局面。回想起噶達渾的那一封書信,他便更是確定了明軍的處心積慮。
“讓噶達渾和巴都撤回衢州!”
固山額真噶達渾在鉛山、梅勒章京巴都在龍游,他們分別負有協防衢州主力的側翼,並確保大軍糧道之責。此間,在經過了明軍猛攻的震驚後,濟度的第一反應就是把部隊都調回來,與鄭成功決戰。
聞言,眾將卻是無不出言反對,就連平日裡最為魯莽的梅勒章京阿克善也不認同這樣的處置,認為現在回援,時間根本不夠。
“那就拋下所有重灌備,日夜兼程趕回來。海寇連年都不過了,這是要謀求與我軍的決戰!”
濟度雙手按在桌上,喘著粗氣的把話說出口。對此,阿克善仍舊想勸,卻被巴牙喇纛章京覺羅雅布蘭搶了個先。
“王爺,奴才以為,巴都那裡只有兩千八旗軍,剩下的都是綠營兵。而且,馬進寶那廝……”
覺羅雅布蘭說的很是委婉,倒是這個提醒卻讓濟度冷靜了幾分。確實,他手裡還有一萬八千來自滿洲、蒙古和漢軍的八旗軍,這區區兩千人的迴歸能夠起到的作用並不是很大。倒是一旦巴都帶著八旗軍撤了回來,金華的馬進寶可能就會生出諸如清軍在衢州吃緊、明軍已經佔據優勢之類的想法。那時候,黃廷再攻入金華府,難保與浙東抗清人士早有聯絡的馬進寶不會起兵反清。
一旦馬進寶反正的話,為了向新主子證明自身價值,肯定會派兵阻攔管效忠。那個傢伙可不是鎮守一府的總兵官,清初的制度,金華總兵負責金華、衢州、嚴州、處州四府的防務。就算是處州已丟,衢州現階段有大軍駐守,那個傢伙也是管著金華和嚴州兩個府的。管效忠想要抵達衢州,必然是要途徑嚴州和金華的,其間可以設防的地方比比皆是。到那時,即便管效忠擊破了馬進寶,也必然會拖延其抵達衢州的時間。
這是連鎖反應,相較繼續讓巴都坐鎮龍游,調回那兩千八旗軍,導致浙江腹地糜爛,明軍由此一舉切斷衢州大軍與杭州的聯絡,以及管效忠南下赴援受阻,可謂是得不償失。
重新冷靜下來的濟度也重新坐回了太師椅上,片刻之後,徹底冷靜下來的他立刻放棄了龍游的八旗軍回援命令。但是,噶達渾那裡卻必須回援衢州。
“王爺,噶達渾回援,大軍也得前出到江山縣,乃至是五青山、騎馬山一線。”
明軍收復福建,由於短期吞下了太大的控制區,急於消化,並沒有對仙霞關以北展開攻勢。濟度率軍抵達衢州後,便是以峽口鎮一線佈防。這期間,明清兩軍反覆爭奪的就是這一線的堡寨。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清軍現在已經退守到了卅二都、鳳林鎮一線。也許,下一封告急文書送來的就是這一線失守的噩耗。
明軍一旦控制了卅二都、鳳林鎮一線,就可以向西進攻廣信府的永豐縣,進而威脅到廣信府城,從而截斷清軍衢州主力與廣信府偏師之間的聯絡。而一旦明軍進一步突破了五青山、騎馬山一線的防線的話,一路到江山縣城便可入無人之境。那時候,玉山縣、常山縣還在其次,關鍵的是被明軍逼到了衢州府城,清軍就再也鎮不住浙江的人心了。屆時抗清運動死灰復燃,他們這支大軍便會陷入到泥潭之中,不可自拔。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阿商格所言無錯,濟度亦是很清楚,他不光是需要這麼做,而且還要以最快的速度去做。因為,閩北的建寧府和衢州府就像是一個沙漏,最窄的地方就是仙霞關。過了仙霞關,明軍每向北進一步,地形上就會隨之變得更寬闊,能夠展開的部隊也就越多,對他們就越是不利。
趁著現階段他們還有兵力優勢,自當南下阻遏明軍繼續北上的道路,這樣更可以逼迫明軍不敢向廣信府大量分兵,以此確保噶達渾歸師的通路。
命令下達,清軍傾巢出動,八旗軍更是空城而出,只留下極少量的綠營守衛城池——大軍能夠戰而勝之,甚至只要能夠將明軍的攻勢阻截下來,衢州府城便可安如磐石。若是不能如其所願,就算是留下再多的兵力,衢州城也是守不住的。
沿著官道,清一色騎兵的蒙古八旗作為大軍先鋒向著西南方向疾馳。鐵蹄踏處,哪怕只有兩千五百餘騎,亦是如雷般的震天動地。一路奔行百餘里,只用了不到一天的功夫,他們便趕到了五青山、騎馬山一線的清軍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