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帝國再起 > 第一百二十章 霧盡花開(七)

第一百二十章 霧盡花開(七)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鰥夫十六年 大唐風后 盛唐之刺遍江湖 異星蠻人傳 大宋第一提刑官 烈陽皇朝 一起扛過槍 羅馬奴隸主 回到大明當崇禎 亂世逐流 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抗戰烽火之護國系統 建安賦 帶著診所去穿越 模擬人生,從朱厚照開始 輪迴大秦之魂 末流屠夫 怒方釵 帝國再起 太子之爭

有了這麼一句話墊底,第二天的早朝上,朝堂上公議褒封之議,李定國稱病沒有上朝,可是金維新卻一口咬定江門決戰前夕,陳凱是親自到南海天妃廟去祭拜過的,而陳凱親率的援軍也是剛剛好趕在明軍和清軍命懸一線的時候趕到戰場,從而奠定了戰局。

金維新如是說來,作為親歷者是最有發言權的。等到他把話說完了,龔銘那邊也立刻站了出來,談及了他在廣州辦理公務期間,也曾聽聞當年陳凱義救廣州,與林察進入零丁洋之後第一件事情亦是到南海天妃廟去祭拜。

有了這二人的說辭,朝中一些傾向於認同的官員也提到了媽祖在沿海地區的巨大影響力的問題——如今,陳凱請旨了,如果朝廷不同意的話,其結果不談什麼日後王師得不到媽祖娘娘庇佑的問題,于軍心民意上,只怕對朝廷、對皇帝亦是有損的。

如今明清之間似是進入了戰略對峙的階段,但是清廷的勢力依舊過於龐大,雙方的力量強弱之懸殊也仍然沒有得到真正的改變。

軍中士氣固然重要,但是民心的傾向於明廷而言亦是不可輕忽的問題,就連神祗那邊亦是要考慮到的——越是勢弱的一方,往往就越是像那等籌碼少之又少,卻又不得不下注的賭徒一般,將有限的籌碼擺在賭桌上,為了博取更大的彩頭,往往更是恨不得要將褲兜子翻個底朝天才好。

在場的官員們隻字不提諮議局,因為他們很清楚這事情他們站在怎樣的立場上都是不錯的,所以乾脆絕口不提,只是在褒封之議上下功夫。可是褒封的問題,原本就沒有討論的必要,當下陳凱請旨了,明廷是沒有理由不這麼做的,所以結果其實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

朝堂上的意見已是分明,坐在龍椅之上,永曆心中一陣煩悶,但卻依舊沒有任何辦法,只得如橡皮圖章似的準了陳凱所請。

天妃到天后,神格是要提升的。另外,褒封字首的佳字也是要有講頭的。這些,倒是可以直接交給翰林院去做,作為皇帝只要最後審批一下就夠了。只是這邊既然已經定了下來,除了那些翰林院的官員已經開始琢磨起了本職工作外,其他的官員則大多將心思收回到了他們原本今日打算上奏和討論的事情上面了。然而,話題尚未轉移,只見得永曆稍作沉吟,旋即又將另一件舊事給翻了出來。

“廣東巡撫陳凱這些年可謂是功勳卓著,大半年前更有收復南贛之殊勳。朕以為,有功自當升賞,以免寒了臣子的拳拳報國之心。”

永曆朝廷移蹕雲南以來,對陳凱的升遷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遷延了下來,確實已經到了不得不解決的時候了。奈何,這個問題本就涉及到了朝廷與鄭氏集團這個藩鎮之間的勢力分野,早前朝廷忌諱讓陳凱接掌連城璧的官職,本就是在防著鄭氏集團進一步向內擴張。而此時,永曆的話說到此處,群臣的心不由得吊了起來。

舊事重提,這位天子到底是想要幹什麼,群臣心中完全沒有個數。倒是很快的,永曆便對他們的疑慮進行了完美的詮釋:“不過,兩廣總督一職與郭督師之間的權責存在重疊。所以,朕以為,不如任命陳凱加兵部尚書銜,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廣東、南贛軍務,如此也可更好的在南贛戰場上用事。”

廣東和南贛,現在基本上都是鄭氏集團的地盤。廣東一省的光復,是陳凱輔佐鄭成功和配合李定國的成果,而南贛那邊,亦是陳凱節制廣東和閩西南的明軍所達成的戰果。將這兩地交由陳凱全權負責,確是可以讓陳凱更加名正言順的以南贛作為突破口,繼續向清廷控制區展開攻勢。

官職,從來都是因時而立、因事而立、因人而立,並非要死咬著一成不變的。此間乍聽過來,粵贛總督的官職確實更加適合陳凱,也更加附和當下的內外局勢。但是,在場的官員無不是從黨爭中倖存下來的,又哪裡看不出這位皇帝的用意為何?

朝堂上,君臣之間無需說得太過明白,一切盡在不言之中。只是沒等旁人做出反應,也沒等永曆徹底將此事敲定下來,方才一直沉默不語的馬吉翔卻突然站了出來。

“臣以為,不妥!”

眼前的這個傢伙,可以說是整個朝堂上,或者說是整個昆明城,乃至是雲南省他最看不順眼的一個,沒有之一。原因,無他,正是那些年在安龍時的背主忘恩。然而,現在馬吉翔抱上了李定國的大腿,哪怕他是天子之尊也並不能怎樣了。

此間,一句不妥,馬吉翔硬生生的對永曆的提議做出了反駁,只聽得那位天子心中暗怒不已。只是朝堂之上,心中再不喜歡,以著他的性子也斷不會當面譏諷,只得壓著火氣向馬吉翔問起了緣故來。

“以臣之見,陛下有意升賞陳巡撫無論從哪個角度上去看都是正理。”肯定了永曆的說法,果不其然,那一句“但是”便緊隨其後:“但是,廣東巡撫陳凱自永曆元年投效王師以來,屢立殊勳,臣說句明白話,甲申以來,國朝的文官之中便再未有出過如陳凱這般的人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一番話說下來,直說得在場的文官們好一個無地自容。他們,基本上都是寒窗多年,從科場的獨木橋上考出來的,不是進士,就是舉人,哪怕是金維新和龔銘那樣的也還都是諸生的功名。可是陳凱呢,一個連科舉考試都沒有參加過的傢伙,自稱是童生,其實就是個白丁,讓一個白丁將他們全部秒了,說不氣,那才是假的。

眼見於此,一個素來看馬吉翔不順眼,如今更兼著不悅於比一個白丁不如的年輕文官當即就站了出來,直接質問馬吉翔,以著陳凱的功名,朝廷仍舊對其不斷的升遷,可曾有過虧欠云云。哪知道那馬吉翔連理會都不理會他,直接對永曆將接下來的話說了出去。

“上一次的升遷,還是收復閩粵兩省之前的事情。最初乃是因為秦藩無動於衷,等到陛下移蹕昆明,又有了種種情狀。依臣看來,兩省光復,陳凱於閩王、晉王皆有襄贊之功,收復南贛更是其人一力主導,更是完成了寧夏王和榆林王未盡的志願。這樣的功勳,僅僅加一個兵部尚書銜天下人會譏笑朝廷小氣的。所以,陳凱之功,該當賜爵,而且最起碼也是要一個侯爵,否則必不足以鼓舞天下人心。”

賜爵二字,馬吉翔說得理直氣壯。可是仔細想來,即便是那個年輕文官也無從辯駁,因為陳凱的功績擺在了這裡,兩省光復的大功,外加上南贛,那可是當年李成棟和金聲桓都沒能奈何了的所在。

有明一朝,文官賜爵的確實比武將要少,但那正是因為國朝有非軍功不得賜爵的祖制在,自李善長、劉伯溫之後,文官賜爵的也都是因為軍功,以著陳凱的軍功,賜爵是再正常不過的了。旁的不說,何騰蛟那等把湖廣都玩沒了的貨色生前都能有侯爵的爵位,陳凱可是真真正正的收復失地呢!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