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帝國再起 > 第一百零五章 季孫之憂(八)

第一百零五章 季孫之憂(八)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鰥夫十六年 大唐風后 盛唐之刺遍江湖 異星蠻人傳 大宋第一提刑官 烈陽皇朝 一起扛過槍 羅馬奴隸主 回到大明當崇禎 亂世逐流 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抗戰烽火之護國系統 建安賦 帶著診所去穿越 模擬人生,從朱厚照開始 輪迴大秦之魂 末流屠夫 怒方釵 帝國再起 太子之爭

這一次回返,陳凱已經失去了眺望山川景緻的興致了,直接將他自己關在了船艙中,認認真真的從頭到尾權衡著這內裡的利弊。

海船從福州碼頭起航未久,閩江沿岸的大片土地便為招討大將軍服徵用。接下來,大批的工匠、民夫被徵調而來,大量的建築材料被運送到碼頭,一如潮州製造局似的佈局在那一磚一瓦的堆疊之中,從韓江複製到了閩江。

“據說,這是早兩年陳撫軍向國姓爺諫言的,要將軍器局的部分生產流程改為水力機械化,就像是潮州的製造局一樣。”

“那以後這軍器生產還不得快得嚇人了?”

“誰說不是呢,我聽我那表哥說,還是因為咱們福建讓韃子禍害慘了,國姓爺意在休養生息,所以才將這事情遷延到了今日。”

“那這地方以後要叫福州製造局了?”

“不是,還是叫軍器局,嗯,是福州軍器局。原本中左所的軍器局則保留部分職能,改為漳州軍器分局。哦,對了,南澳軍器分局正式併入潮州製造局,還有佛山製造分局是不變的。這些,以後都要劃歸工官來負責管理。不過,我思量著,福州、漳州和潮州那個陳工官還能夠得著,但是佛山製造分局那邊,十有八九還是要歸陳撫軍看著的。”

設立六官,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是地盤太大了,鄭成功要加強集權來進行管理。往好了看的是把勁兒往一處使,但更多的則還是幸災樂禍於集團內部的二號人物陳凱的權利受到削弱。這裡面最不乏的,就是鄭家的那些子弟們。

“大木總算是開竅了,看清楚了那廝的鬼蜮伎倆。”

“我看未必,應該還是陳凱那廝太過自以為是,出兵奪佔了南贛。那麼大的地盤兒,能不引起大木的忌憚嗎?”

“嗨,不管怎樣,陳凱的好日子到頭了,這就夠了。”

在福州、在中左所、在安平鎮,於推杯換盞之間,竊竊私語者有之,高談闊論者更不乏之。酒到酣處,一個個的更是摩拳擦掌,只等著鄭成功將陳凱整死之後,他們便可以鮮衣怒馬奔赴廣東去接收陳凱的政治遺產了。

伴隨著陳凱的返程之路的並非只有這些,六官制度的設立,尤其是會議上陳凱已然知曉到的一道道的公文下達,整個鄭氏集團的控制區都不可避免的動了起來。

“招討大將軍府軍令,中衝鎮總兵官杜輝除瓊州鎮總兵官一職,率本部兵馬返回福建聽用,瓊州鎮總兵官一職改由三河壩協守副將郭泰擔任。郭泰率本部兵馬抵達瓊州後,中衝鎮即日開拔,不得有誤。”

“招討大將軍府軍令,管程鄉諸縣地方事忠匡伯張進改任水師新軍提督,三河壩協守副將餘寬改任管程鄉諸縣地方事。”

“招討大將軍府軍令,右提督黃山全權負責南贛地區戰守之責,軍需糧草仍舊由廣東負責。所部除右提督左右鎮外,援剿中鎮、援剿前鎮、援剿左鎮、援剿右鎮、驍騎鎮、鐵騎鎮俱聽候差遣,協守地方。另,調廣州之援剿後鎮往贛州府城聽用。任命,張英為總制南贛五軍戎政,監軍南贛諸軍。”

“招討大將軍府軍令,廣東戰守之責仍由廣東總制陳凱全權負責。另,調後衝鎮總兵官柯宸梅率本部兵馬返回福建聽用。”

“……”

軍令一條接著一條下達,調動主要在廣東和南贛兩處,因為這兩處在今年的變動較大。廣東基本不變,但是抽調了部分部隊分赴南贛和福建戰場。同時,鄭成功將南贛的軍事指揮權交給了黃山負責,由張英監軍。而南贛的行政權則並沒有另設巡撫,而是分派官員後向廣東的陳凱負責。

重新權衡了一番,陳凱仔細思量,他在鄭氏集團的行政盤口並沒有太大的削弱,軍務上的權利則也僅僅是分出了四個鎮的兵力交給南贛和福建,總體上削弱不大。但是,從接下來的形勢上看,陳凱暫且需要將注意力放在粵西和桂東,黃山和張英的存在是分權,同時也是分擔。畢竟,鄭成功不可能將鄭氏集團的大部分力量都投入到西線,那與其自身海商集團的次要屬性不合,東線才是真正的側重點。

不過,隨著六官的設立,陳凱和鄭成功之間已經不再是書信往來就可以決定軍國大事的舊有狀態了。六官分別負責不同的職能,就像是中樞的六部、省級的六科和府州縣衙門的六房,一脈而成,廣東的行政、訟獄、軍務都要向相關的部門上報,由六官來協助鄭成功管理。

除此之外,鄭成功還決定繼續擴編軍隊,以五人為一班,每十班設一副領節制,而每營設五個正領,每個正領管兩個副領。從戰兵總數上沒有改變,但是改變了原本千總、把總的舊式編制。另外,每鎮原本轄兩協四營,擴編之後改為兩協五營,其中中營由總兵官直轄,每鎮的戰兵總數也擴大到了兩千五百兵額。

這是戰兵諸鎮的兵額,對於諸如鐵騎鎮、驃騎鎮、北鎮、驍騎鎮、車騎鎮、遊騎鎮這六個既有的騎兵鎮,鄭成功則決定將原本三個營的兵力擴大到四個,也就是每鎮轄兩協四營兩千騎兵的規模。能夠如此,明軍在南贛戰場上的繳獲以及舟山、台州的清軍反正帶來的騎兵和戰馬便足以應對這樣的擴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各鎮如斯,鄭成功此前建立的二十八星宿營在收復福建以來始終是起著協防各府縣,震懾地方的作用。此一番,鄭成功也打算將這些營頭擴編為協,也就是從一個營擴大到兩個營的規模。

除此之外,贛州大捷的影響,鄭成功也決定組建兩個新的鎮,命名為左虎衛鎮和右虎衛鎮,兵額都比較小,分別只有一千兩百戰兵,也就是比一個協稍微大點兒。但是,這兩個鎮實際上是一如廣東撫標直屬營乙隊那般的鐵人軍,需要從各鎮挑選適合人選,反倒是比其他部隊擴編起來更加麻煩。

能夠進行這樣的擴編,是隨著廣東、福建兩省的民生持續好轉所帶來的稅收紅利,更是收復大片失地之後鄭氏集團的貨源更加充足所致。海貿素來是鄭氏集團養兵的最大經濟支柱,這樣的支柱隨著失地的不斷收復,並沒有出現比例大幅度降低的情狀,反倒是由於貨源的更加充足進一步刺激到了海貿規模。

兩個半省的地盤,其實並不僅僅是如此。陳凱在經營廣東期間,掌握著鄭氏集團海貿大權的財神爺鄭泰也沒有閒下來。

鄭成功此前與鄭泰商定設立的山海五商早已鋪設完畢,山五商負責在清廷控制區收購貨物,總部設在浙江省會杭州,金木水火土這五行則分佈於北京、蘇州、杭州、山東等沿海地區。而海五商那邊,仁義禮智信五行則主要負責對外的進出口貿易,具體設點,陳凱並不太清楚,只是早前聽老鼠鬚子說起廣東貿易商社曾接觸過一些,好像五商的首領都是泉州人,其中有四個分別叫做曾定老、伍乞娘、龔孫觀和龔妹孃的。即便是蔡誠也只是與曾定老有過數面之緣,其他的則更多的是聞其名而未見其人,甚至就連伍乞娘和龔妹娘到底是男是女都不知道。

“夫君還記得嗎,咱們定親時,奇吾哥哥派來送賀禮的那個僕人,叫做廖八孃的,前段時間被殺了。”

回想起鄭惜緣曾經提過的那個鄭氏集團另一個負責海貿的族人鄭奇吾的家僕,陳凱依稀記得此人名字雖然女性化,但卻是個男的。但是,好像從其他途徑也有過耳聞,說是之前鄭成功設立義商制度,鄭奇吾曾給過他一筆銀子去福建內陸潛伏和收購物資,結果那廝竟然攜款潛逃,到鄉下去做個富家翁去了。當然,沒等明軍收復八閩,那廝就先被鄭家給除掉了……

海商本就與海盜只有一字之別而已,哪裡容得這般吃裡扒外。陳凱記得當初他聽過這樁舊事,也全然沒當做一回事來。倒是這一次,鄭泰在會議上提起了一個要求卻讓他突然想起了鄭氏集團的本質。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