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帝國再起 > 第八十七章 落子無悔(二)

第八十七章 落子無悔(二)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鰥夫十六年 大唐風后 盛唐之刺遍江湖 異星蠻人傳 大宋第一提刑官 烈陽皇朝 一起扛過槍 羅馬奴隸主 回到大明當崇禎 亂世逐流 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抗戰烽火之護國系統 建安賦 帶著診所去穿越 模擬人生,從朱厚照開始 輪迴大秦之魂 末流屠夫 怒方釵 帝國再起 太子之爭

自永曆九年年底以來,不過消停了不到一年而已,明清之間的戰事就在廣西、福建、南贛、廣東四地頻繁上演,其烈度雖不及永曆八年明軍針對廣東、福建兩省的大反攻,但是影響的區域、輻射的範圍以及雙方投入的兵力、資源等方面上,卻是一點兒不遜色於前者。

至此時,福建的戰事已經以明軍的大獲全勝而告一段落,但是在餘下的桂東、粵北以及南贛戰場上,明清兩軍之間的戰事依舊未有絲毫歇兵罷戰的跡象,反倒是愈加的劇烈起來了。

南面的贛州府城,戰事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在吉安府,官府、民間的緊張氣氛隨著明軍的步步進逼也在不斷加劇。

一如明軍圍攻汀州府城時的瑞金縣那般,贛州府城即將面臨明軍的合圍態勢,吉安府那裡的糧草、軍需也在不斷的經贛江航道往贛州府城那裡發運。這兩個府雖說都是江西地面兒,不過卻隸屬於不同的巡撫衙門管轄,與汀州府和瑞金縣那般正是一個恰恰相反。

然而,到了現在這個份上,是個人都能看得出來,一旦明軍攻破贛州府城,那麼下一個就是吉安府了。甚至,沿著贛江航道和鄱陽湖,明軍完全可以一路順流而下,經吉安府、臨江府、南昌府、南康府、九江府直插長江中游,就像是串糖葫蘆似的,直接將江西一省打一個對穿出來!

贛州府城無疑是這一路上最為難啃的所在了,單單是南明以降,金聲桓和李成棟就都已經用身家性命和國家命運來證明了那裡的恐怖。

吉安府的倉儲在不斷的發運,為的就是能夠讓贛州府城堅持得更久一些。官府如是奔忙,本地的綠營亦是如臨大敵,有的軍官認為該當增援贛州府城的,有的軍官以為那裡是贛州府的事情,他們只要守住了臨近贛州府的萬安、龍泉二縣就夠了,講的是一個禦敵于于府門之外。還有的軍官則表示,一旦贛州府城淪陷,那麼外圍的萬安、龍泉乃至是泰和等縣在明軍的兵鋒之下完全是一個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命運。

最後面的那一派軍官是主流意見,其中樂觀者表示還是應該固守府城,以待南昌,乃至是更遙遠的援軍;而悲觀的那一群則表示一旦有失,不如放棄吉安府,直接逃到南昌再說,甚至現在最好就該把行囊準備好了,省得到時候抓瞎……

官府、綠營都忙得不可開交,本地的百姓在他們的催逼之下不得不忙碌了起來。憂心忡忡者有之,這是最正常的——畢竟這兵兇戰危,損兵折將或許還只是個數字,而在戰爭中民間的損失,如果不是過於巨大的,往往連個數字都寫不進史書裡面,只有尋常百姓在默默承擔罷了。

除此之外,從來是定位決定取向,介於官府和尋常百姓之間,儒家士大夫階層可謂是進則為官、退則為紳,他們作為知識階層、官僚預備隊以及基層實力派的存在,比之官府、綠營以及尋常百姓往往也存在著更加複雜的心思。

從總體而言,吉安府計程車紳更加傾向於不參與明清之間這場越看下去就越沒有辦法得出結論的戰爭。這並非是他們中絕大多數人在感性上的決定,實在是這些年江西抗清運動風起雲湧,士紳階級出力良多。

甚至可以說,江西的抗清運動高潮階段是為金聲桓、王得仁反正,但是拋開這些,卻幾乎全然是一場由江西士紳主導的。江西總督揭重熙、兵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傅鼎銓、定南侯曹大鎬之流皆是江西本地士紳的代表人物,這裡尤其是揭重熙,基本上可以算是整個江西抗清運動期間除了金聲桓以外實際上的主導者。

但是在清軍的野蠻鎮壓之下,江西士大夫階層損失過於巨大。看得太多了同儕之輩的人頭落地,餘者心中那份由夷夏之防生出的對故國的懷念、對蠻夷的厭惡,以及因此而產生的抵抗情緒就會在理性之下漸漸消磨到了哪怕心中憤恨,但卻再難站出來與清廷作明刀明槍的鬥爭。這些人,往往就是所謂的遺民。

清廷的屠刀震懾住了大多數人,使得在清廷嚴重的江西四大寇覆滅之後,江西地方的抗清運動直接跌入谷底,甚至比舟山之戰後的浙江還要誇張。這裡面,不乏有蔡士英秉承清廷的政策實施以恢復生產,但實際上也是江西抗清運動始終是全省範圍的,流血自然也是全省範圍的……

殺戮過甚,使得更多人不願意再出來抗擊清廷的統治,就像是陶潛的岳父那般,甚至更要去勸說子侄女婿去參加清廷的科舉考試,以此來確保家族的持續興盛。

這本無可厚非,不過隨著明軍在閩粵兩省的反攻勢頭逐漸加大,尤其是陳凱的天地會在江西地面上漸漸的布起了一個又一個的釘子,民間計程車紳雖說大多還是存著坐觀風雲變幻的心思,但是也有越來越多曾經參與抗清運動,後來不得不做起了遺民的那等心有不甘計程車紳,以天地會為組織、以互助會為基層樁腳,開啟了另一條全新的抗清道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樣的過程中,鄒楠及與他一同在廣東接受培訓,隨後回到吉安府老家潛伏的兩個好友在本地可謂是一個如魚得水。他們在鄉間建立互助會,同時發展更多的會員,將組織的觸角擴散出去,更是與雲霄山抗清義軍的首領劉京達成了默契,二者一內一外,逼得本地官府對基層的控制力是越來越低,進一步的助長了天地會和互助會在本地的發展壯大。

按照陳凱早前的培訓,贛州天地會當下的工作便是明軍收復贛州以後他們需要去做的,在這一點上他們是早有心理準備的,甚至當明軍的戰線越來越接近贛州府城,他們在私底下也緊鑼密鼓的準備了起來。

串聯天地會的同志,有組織互助會的需要提前按照各自的情況制定計劃,沒有組織互助會的那些也要發揮各自的作用——蒐集情報、聯絡和策反有力人士,乃至是更加不易的事情。抗清,從來不是請客吃飯,江西天地會吸納的這些士紳基本上都是參與過抗清運動的,當然清楚這裡面的生死攸關。

一切還在有條不紊的準備當中,作為吉安府天地會的首腦,鄒楠自可謂是日理萬機。這樣的狀態一直持續到了那個噩耗在他耳畔響起的剎那,僅僅是一瞬間的功夫,就好像是整個天地都翻轉過來了似的。

頭暈目眩是身體的第一反應,饒是鄒楠這大半輩子經歷過太多,當這樣的訊息呈現在他的面前,尤其是幸福的彼岸即將到來之際,更叫他為此而驚駭非常。

“一定要做些什麼,一定要做些什麼……”

震驚過後,他的腦海中第一個反應就是這般。什麼都不做,那就是徹底認命了,他既然能夠重新剃髮潛伏,就絕非是個會隨便認命的人物。此時此刻,腦海中千般思緒、萬般奇思,可是思前想後,他卻依舊沒有一個解決的良方。這並非是他的能力不足,實在是一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雙方的差距實在是太過巨大了。

“江西提督劉光弼,所部兵馬五千,分五營;九江總兵齊升,所部兵馬同樣是五千,也是分五營。原本福建大亂,江西提標是趕往建寧府助戰的,後來福建的綠營穩住了戰線,他們才回的南昌。而九江鎮標原本是分兵協守南昌,等提標返回,他們也就返回防區了……”

劉光弼其人是遼東人士,漢軍鑲藍旗人,原本憑軍功升遷至漢軍鑲藍旗梅勒章京,充禮部侍郎,後來還是金聲桓反正,其人雖譚泰南下鎮壓後被留在此處的。劉光弼在江西已有多年,對於這一省的情況很是瞭解。

相較之下,九江總兵齊升則是前年才從甘陝那邊的臨鞏總兵任上調來的,原任的總兵官楊捷調往了甘陝那邊做興安總兵。不過,楊捷當年從山西帶來的那三千山西兵卻是依舊留在九江這裡的,戰鬥力比之江西本地組建的綠營兵還是要強上不少的。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