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帝國再起 > 第六十六章 明修棧道(下)

第六十六章 明修棧道(下)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權御八荒 漢末董氏臣 重生:我的開元十年 陛下,您就反了吧! 血染軍魂 從影視劇裡當配角開始戰鬥 星際魔女逆襲 三國雷神 我真不是亮劍楚雲飛 鰥夫十六年 大唐風后 盛唐之刺遍江湖 異星蠻人傳 大宋第一提刑官 烈陽皇朝 一起扛過槍 羅馬奴隸主 回到大明當崇禎 亂世逐流 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密疏送到永曆手中,楊祥換了衣衫便出城返回李定國軍中。而此時,李定國大軍已然紮營,也同樣在等待著楊祥的訊息送到。

麾下眾將尚在各部,大帳之內,唯有李定國和他的親信幕僚金公趾二人在帳中敘話。

“楊將軍若能帶回衣帶詔,大王抵近城下,城內守軍必無以為戰。”

作為李定國的親信幕僚,金公趾在軍中地位頗高。這一切直到郭之奇針對陳凱的暗算才落入了低谷,但是隨著陳凱在韶州府的勝利,關於陳凱私下拉攏李定國幕僚的揣測不攻自破,對於金公趾的懷疑也同樣是在李定國的煙消雲散了。甚至由於此間的那份懷疑所引發的愧疚,使得李定國對其的信任更勝從前。

這些年,金公趾平日裡若是閒來無事,常常給李定國講解諸如《三國演義》之類的故事,其中自免不了透過對劉關張的忠義的褒獎和對董卓曹操篡漢之心的鄙夷來灌輸忠孝仁義的思想。或許是天生忠義,李定國對於這些知識的吸收很好。除了忠義之心更甚外,對於其中的故事,以及衣帶詔也是記憶猶新。

“無需衣帶詔,只要楊將軍能夠進入城中,探明虛實,並將密疏交於皇上手中即可。”

有了田州那一“戰”,李定國對人心的向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於收復安龍迎駕也有了更大的信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原本,張獻忠死於四川,大西軍群龍無首,靠著團結一致才殺入了雲南,佔據了這一片土地來休養生息。奈何,聯明抗清以來,乃至是在此之前,孫可望始終在孜孜不倦的謀求的權利的擴張。如果僅僅是隻在他們這一個集團內部也就罷了,可問題在於孫可望卻是時時刻刻的惦記著謀朝篡位的事情,這就已經不是他與孫可望之間的個人恩怨那麼簡單的了。

於公,永曆如今是各路明軍的共主,大明王朝的旗幟,如果永曆一死,各藩鎮為求擁立大功定然會扶起更多的皇帝出來,原本日趨轉好的形勢必然會隨著內戰的爆而開始迅惡化,只有滿清能夠佔到便宜;於私,他與孫可望雖說是幾近於割袍斷義,但是說到底他們都是大西軍出身,如果永曆死在孫可望的手裡,到時候大西軍系統與其他各路明軍之間必然會爆內戰,他這些年寄希望於透過助大明中興來將賊名洗掉的這一點兒私心也就徹底沒戲了。

一邊在心裡面脫口大罵孫可望的狼子野心,另一邊又有了鄭氏集團作為背後的盟友,李定國最終在十八先生之獄的緊迫,以及郭之奇、陳凱這些文官的支援之下,毅然率軍西進,以迎永曆聖駕。

此時此刻,二人在大帳之中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未免傷到永曆,現在他們能夠做的只有等待楊祥的訊息。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個時辰之後,快馬加鞭趕回的楊祥將預料之中可以說是最好的訊息帶回到了李定國的面前,使得他們無不將其算到了天意使然這四個大字上面。

接到了訊息,李定國便進入了最後的準備階段。然而,當天夜裡,葉應楨聽聞李定國大軍已經距離安龍不遠,便帶著隨行劫駕的將士以戎服貫甲入宮,要求永曆一家立即啟程,騎馬前往貴陽。

一時間,“宮內哭聲響徹內外”,小小的安龍府在這麼個初春的夜裡登時便躁動了起來。這邊,葉應楨指揮著所部將士強拉硬拽著永曆皇帝一家出千戶所。很快的,聞訊匆匆趕來的白文選人未至,聲先到,一聲暴喝,葉應楨及其部下當即就愣在了當場。

“你瘋了嗎?!”

緊接著,白文選一把將葉應楨拉到了旁邊,低聲向其說道:“國主恐安西歸清,所以迎駕者,恐陷不測也。事須緩寬,若迫促至此,朝廷玉葉金枝,不同爾我性命。萬一變生意外,若能任其責乎?今我往探,若安西果通清兵前來,移蹕未晚。倘止是安西還兵,彼乃一家人,我等何得過為逼迫,自取罪戾!”

話,白文選說得言之鑿鑿,但就是和葉應楨來之前聽孫可望說得完全不是一碼事。然而,葉應楨只是個百戶,哪怕是得了孫可望的親而信之,在秦藩之中也遠遜於白文選。更何況,白文選本人還是孫可望的親信大將,知道的內幕遠比他要多。眼見於此,他也只得從了白文選,帶著部下退出了皇宮。

永曆十年正月二十二凌晨,大霧瀰漫,安龍府內部暗潮洶湧,只因白文選一力壓制才沒能鬧出強逼著天子跑路的鬧劇。

然而,大霧之中,忽有數十騎直抵城下,繞城大喊:“西府大兵至矣!”城內當即亂成一團,更有久盼李定國回師之人在城中鼓譟,葉應楨自知不是李定國對手,前幾日又曾冒犯聖駕,連忙帶著劫駕兵馬逃亡貴陽。

很快,李定國大軍到達安龍,軍隊在眾將的率領下安營紮寨,李定國本人則親自入城覲見。

“久知卿忠義,恨相見之晚。”

永曆有理由激動,原本他還在是否用馬吉翔等人的猶豫之中,緊接著白文選和葉應楨相繼而來,更兼著孫可望即將弒君的可能性在他的心中越來越大。這時候,就算是想要派人去引李定國入衛也已經晚了,況且內外交通斷絕,根本出不去城。現如今,李定國率軍自來,想起那時還在擔憂天命已經不再眷顧朱家的想法,頓時又覺得是自家的胡想亂想。慶幸之餘,激動自是免不了的。

永曆如此,李定國亦是如此。忠義得到了天子親口承認,李定國當即便激動得淚流滿面,繼而向永曆回道:“臣蒙陛下知遇之恩,欲取兩粵以迎鑾輿,乃不惟不副臣願,且重貽陛下憂,至萬死無能自贖。”

君臣相得,自有一番感動。然則,現實問題依然存在,李定國此番是帶著本部精銳奔襲而來的,不過萬餘兵馬而已。而孫可望在貴州雲南和湖廣南部則有十餘萬大軍,雙方力量對比差距過大,哪怕是背後多了一個鄭氏集團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如今的情狀,原本孫可望狹天子以令諸侯,現在天子落入李定國手中,孫可望必欲奪回,大軍返回,李定國就算有千般手段也是兇險萬分的事情。況且,現在皇帝在此,危險也不是他一個人來承擔的了。

“陛下,安龍不可久留,當移駕他處。”

“愛卿所言甚是,只是如今當往何處?”

李定國不想呆在安龍府等孫可望,永曆又何嘗不是。君臣之間有了這個默契,剩下的事情也就好辦得多了。

“臨行前,陳撫軍倒是給了微臣以一個錦囊,囑託迎接了聖駕再開啟。現在,已是時候了。”

陳撫軍,永曆皇帝自然明白其指的是陳凱。這個名字他在行在已經聽過太多次,無論任何人談及此人,也無論是持著何等論調,但是有一點,那就是在智計之上,任何人對其的評價都是出奇的高。而陳凱這些年來所行之事,也恰恰是這些評價最好的背書。

聞言,永曆皇帝點了點頭,他實際上也是很想看看陳凱到底是個什麼成色的。於是乎,李定國從懷中掏出了錦囊,解開了這半年始終因守諾而不曾解開的繩結,將內裡的一張小小的紙條暴露了出來。

“奪雲南,以分秦藩之力!”

喜歡帝國再起請大家收藏:()帝國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