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信,陳凱早早就寫好了,只等著英德縣城入手就可以正大光明的把信送過去。從一開始,他就沒打算靠著廣州城裡的那些百姓的民意來決定李定國的抉擇,不光是因為這還是一個封建社會,民意能夠決定的東西微乎其微,更重要的還是單純的政治鬥爭,陳凱自問也未必是郭之奇那樣的官場老油條的對手。
既然如此了,又何必在人家擅長的領域裡與其相爭,擺明了就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長,那是非常不智的選擇。陳凱自問從來不是個傻子,既然這上面未必鬥得過,那麼就換個玩法,換個戰場,亦或者是直接把桌子掀了,看誰的底牌更硬氣!
從一開始陳凱就很清楚,他是文官,粵西文官集團也是文官,但是他的對手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對於軍隊的控制能力很弱,這是廣東抗清戰局多年下來所積累的結果。
而在這一方面上,他卻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從智取潮州開始,陳凱就經常性的與其他武將一起戰鬥在第一線,在軍中,在鄭氏集團的軍官士卒的心目中,他是絕對可以仰賴的統帥,也就是比鄭成功差點兒有限,但是比其他人卻還是更加能得軍心的。除此之外,廣東的眾將之中,大多是與他有舊的,有的是並肩作戰的交情,有的則是鄭鴻逵那邊的過來的情分,如臂使指,絕不是說著玩的。
軍隊,是他對比粵西文官集團最大的優勢所在。而此時此刻,他也正是在憑藉著這些優勢來向李定國證明他有著保全廣東一省大好局面,以及繼續收復失地的能力。這一點,才是李定國最重視的東西,只有確保了廣東的穩定,此去安龍救駕才能有一個堅實的後方。
“事實勝於雄辯,無論你有千般手段,只要我拿下了這英德縣城,就足夠掀翻一切了。”
隔著官服,陳凱撫摸著貼身藏好的一封書信,那是他向鄭成功要的,內容無非是以鄭成功的名義向李定國建議向朝廷舉薦陳凱為廣東巡撫的家書。這是他最後的殺手鐧,因為李定國不可能不重視鄭成功這個最重要盟友的意見。不過現在看來,卻已經不需要了。
收復英德,並不是這一戰的結束,陳凱的計劃是拿下韶州府城,確定了他能夠威脅到清廷的梅嶺防線,那樣就可以確保後方關於後李定國時代廣東的控制權了。至於再進一步,收復南贛,以著他現在的力量還是做不到的,尤其是在於那個叫做洪承疇的傢伙就在長沙坐觀風雲的情況下。
軍情的加急報告從英德縣出發,並沒有走鄭氏集團控制的從化縣,而是沿著北江,過清遠縣,而後直奔廣州府城城西的李定國大營。
書信送到,李定國拊掌而贊,書信到了郭之奇的手上,督師飛速的看過了全文,對於陳凱的計劃、意圖便是瞭然於胸,一旦想明白了這些,郭之奇也當即就意識到了他的敗局已定。隨即,再度抬起頭來,面上流露出了與李定國一般無二的興奮神色。
“陳竟成其人,確實是盛名之下無虛士,國朝有此人物,中興有望矣。”
話出口,郭之奇的面上也流露出了些許欣慰之色。此一幕看在李定國的眼中,對於眼前的這位督師大學士的心胸就更感敬佩,於郭之奇的感嘆亦是隨聲附和。
“原本,老夫是打算請朝廷加了連如白以廣東巡撫的職務,也算是恢復祖制。不過現在看來,陳竟成已經殺入了韶州府,老夫以為,糧餉上還是要走北江的水道,這樣前線的大軍才能確保衣食無憂。所以老夫想來,不如啟奏天子,改陳凱漳泉潮惠四府巡撫為廣東巡撫,這樣也能名正言順一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督師所言,恰巧和本王想到一塊兒去了。”
陳凱證明了實力,更是證明了他絕非是那等只盯著自己人下手的小人。就李定國看來,陳凱從南澳回來就全身心的撲到了收復失地上面,顯然早前對於廣州請願潮的判斷上,他是對陳凱有所誤解的。畢竟,從時間上,陳凱是絕計沒有功夫同時組織這兩件大事的。
此番,陳凱收復了長寧、翁源、英德三縣,廣州就有了更大的戰略縱深,相對也更加安全了一些。更何況,陳凱進攻的腳步也並沒有停止下來,而是在收復英德之後繼續向北發動進攻,按照陳凱的說法,韶州府城是必爭之地,但他也不會繼續殺入南贛地區,以免牽扯太大的精力,導致李定國無法啟程救駕。
就著郭之奇的說法,李定國坦明瞭想法。於是乎,李定國派人請來了金維新,由金維新為二人代筆,直接寫了一封奏疏派人送往安龍行在。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同時又是個一石二鳥,陳凱啊陳凱,好手段啊。”
離開了李定國的大帳,郭之奇乘上了趕往肇慶的馬車。從一開始確定了陳凱收復英德縣的訊息開始,他就把一切看得分明。誠如其對李定國所言的那般,韶州府的守禦,勢必要確保北江的控制,陳凱佔了先機,李定國就一定會把包括廣州府城、清遠縣城、三水縣城在內的區域全部劃分給陳凱,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明軍在韶州府的物資、人員輸送。而若是廣州控制在他們手上,無論是李定國,還是陳凱都會懷疑他們有否截斷糧道的可能。
會否造成更加激烈的政治鬥爭,這一點郭之奇並不在意,但是他卻從不是何騰蛟那等為了一己私利而敗壞國事的人物。
陳凱在新會,他可以相忍為國,而這一次他也最是清楚,如果陳凱沒有奪佔韶州府,那麼就是粵西明軍和陳凱聯手守衛清遠、從化一線,他們需要承擔的守禦重任就會少上很多。可是現在,既然陳凱控制了韶州府,假設他們再行把陳凱排擠走了,那麼清軍一旦南下,就憑著那些粵西明軍他也很難守得住廣州。屆時遭受破壞的就是整個廣東的大局了,很可能會導致這些年的努力全部都前功盡棄了。
“相忍為國,老夫從未忘記初衷。這一遭便到此為止,但老夫絕不會就這麼放任爾等藩鎮肆意做大,有機會危害到大明江山的。”
喜歡帝國再起請大家收藏:()帝國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