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帝國再起 > 第四章 戰端再啟(上)

第四章 戰端再啟(上)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鰥夫十六年 大唐風后 盛唐之刺遍江湖 異星蠻人傳 大宋第一提刑官 烈陽皇朝 一起扛過槍 羅馬奴隸主 回到大明當崇禎 亂世逐流 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抗戰烽火之護國系統 建安賦 帶著診所去穿越 模擬人生,從朱厚照開始 輪迴大秦之魂 末流屠夫 怒方釵 帝國再起 太子之爭

掛兵部尚書銜,總督閩浙軍務,說白了就是閩浙兩省的總督。這樣的官職,地方上是首屈一指的大員,即便是入了朝,起步點也是六部尚書,就算是直接入閣也並非什麼難事。而內閣,那裡則是絕大多數的文官士大夫的終極夢想。

這樣的條件開出來,郭之奇說得理所當然,陳凱聽得亦是理所當然。但是,那一雙眸子注視著他,陳凱站在那裡,廣東臘月的風吹拂著官府的衣角,輕輕扯動,整個人卻如同是筆挺一般矗立在那裡,沒有絲毫的動搖。

“浙江尚未收復,即便是福建那裡,下官啟程時也還沒有拿下仙霞關。如今戰況如何,猶未可知。這時候設定閩浙總督一職,是否有些過於『操』切了?”

陳凱輕描淡寫的把這番話說出口來,郭之奇那邊也沒有因此而流『露』出什麼別樣的神『色』來,依舊是如同剛才那般,以著相同的語氣做出了應答:“正是因為浙江尚未收復,所以才需要竟成這樣的大才。”

竟成?

回顧郭之奇剛才的稱謂,於他自己,是為老夫;於連城璧,則是如白的表字;於陳凱,起初是陳巡撫的官稱,此刻則已經變成了竟成的表字。陳凱細細的看著郭之奇,從上面並沒有看出絲毫的急切,顯然是郭之奇刻意的在告訴他,若是接受了,恩怨一筆勾銷,日後便是朋友,以及背靠永曆朝廷的戰友。

這,已經是郭之奇能夠拿得出來的最大的誠意了,因為他只是個督師大學士,向朝廷舉薦陳凱為總督,已經是極限了。而作為永曆朝廷在兩廣地區外圍組織的首領人物,他同時代表的也是永曆朝廷,以整個文官集團向陳凱丟擲了橄欖枝。

接受了,自然是背後有朝廷撐腰,不復從前依附於藩鎮,可以在朝廷與藩鎮之間左右逢源,確實是一條雙保險的出路。

“不瞞郭督師,下官啟程赴援前就曾與國姓商議過關於福建巡撫的人選一事。”

“哦?”

陳凱有意透『露』,可郭之奇一時間也不能判斷出到底陳凱要說的是什麼,乾脆便只此一聲,聊作回應。而此時,就著這一聲回應,陳凱便把後面的話繼續說了下來:“下官與國姓商議過,覺得以先帝時的浙東巡撫盧公為福建巡撫,或是暫時由國姓直領比較有利於進一步的收復失地……”

此言既出,盧若騰也就罷了,直領二字,郭之奇當即就明白了陳凱所要說的到底是個什麼,面『色』微有一變,轉瞬即逝。果不其然,陳凱接下來也正是把郭之奇猜到的打算說了出來,最多也就是稍加委婉了一些。

“至於郭督師的好意,下官說句明白話,若是下官是個進士出身,哪怕只是個舉人,下官或許都有可能會接受。但是,下官的出身,一介商賈之子,說是個童生,其實都是在給自己的臉上貼金。所以,您有您的路要走,我有我的河要過,有些事情上面,亦或者是在未來的一些時候,可能會站在一起並肩作戰。但是,另外的一些事情,比如說是現在的這件事情,恕下官不能受。”

“竟成不要誤會,老夫確無藉此作為籌碼來誘使作出違背閣下本心之意,也絕無離間之心。只是,為國惜才而已。”

方才帳內的爭論聲猶在耳,郭之奇現在提出此事,確有誘『惑』和離間的嫌疑。聽到回絕,郭之奇第一反應就是陳凱不願以此作為交易,連忙出言解釋。一句為國惜才,其實很清楚的坦明瞭他的本意,乃是拉攏,外加上希望陳凱能夠離開廣東,不復與他們在此繼續爭衡下去。

但是,陳凱對此卻全無興趣,只是搖了搖頭:“還是那句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路要走,碰上了強盜,亦可協守而戰。但是,該怎麼走,還是要按照各自的情況的。郭督師的好意,下官心領了。”

此間,陳凱態度堅決,郭之奇也不好強求,道了一句“陳撫軍既然這麼說了,那此事就此作罷”,拱手一禮,便大步的走出了營門。

稍停片刻,與郭之奇拉開了距離,陳凱才自顧自的往自家的營盤走去。回到了營帳,陳凱沒有用飯,而是提起筆,寫起了書信。至於目的地,自然是鄭成功的案前。

書信的內容,無非是談及廣東的現狀以及對於未來戰局的預測。另外,剛剛發生的事情自然也是最少不了的,於信中,陳凱希望鄭成功須得早做準備,儘快將奏疏送往安龍那裡,免得朝中的官員們心血來『潮』,往福建塞人——雖說遠來之人也未必能夠如何,但是一旦出現掣肘,被破壞的還是中樞和藩鎮之間的關係,這對於當前的局勢和未來的發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現在的永曆朝廷,不光是被孫可望軟禁於安龍一地,而且從朝中的派系分析,也不足以代表各地的抗清勢力,僅僅是侷限於西南一個圈子罷了。

這樣的情況,是非常之不合理的,如現在這般藩鎮林立,最起碼也是要藩鎮在朝中有代言人,中樞在藩鎮有獨立的堅臣或是下派的行政官僚。雙方必須實現互動,才能有可能出現良心的運轉。但是如現在這般的,中樞控於一個藩鎮之手,已經淪為了空殼子,藩鎮在朝中塞不進去代言人,僅僅朝廷下派,單方面行事,稍不得人,往往只會使得雙方愈加的離心離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信,以著最快的速度送了出去。陳凱放下筆,閉上眼睛,重新將今天的事情捋過了一遍,卻還是不由得苦笑一二。

郭之奇的拉攏,從永曆朝廷自身而言是對其有利的——陳凱的能力、鄭氏集團的實力,這些都是他們有心爭取的。早前郭之奇與陳凱之間不睦,關鍵還是在於中樞下屬的地方外圍組織與鄭氏集團的利益在廣東這片土地上發生了矛盾所致。但是今時不同往日,鄭氏集團在廣東的存在已經不可能快速消弭掉了,無論是示好,還是離間捧殺,亦或只是換個對手,他們的利益所向驅使著郭之奇這麼做,歸根到底還是這利益二字。

同樣的,陳凱擺出回絕的態度,亦是因為這兩個字:“我根植於鄭氏集團,多年的積累,無論是人脈,還是威望,那裡才是我的根基所在。為了一個高上一兩個品級的官職,冒著被人誤解為叛徒的可能,外加上勢必將會與鄭成功產生更多矛盾的可能,這是非常之不智的。”

腦海中如是想來,陳凱重新睜開眼睛,從案上的書冊裡翻出了一份『潮』州方面的報告。隨後,拿起了筆,在紙上用豎式運算加加減減起來,得出了結果,便將草稿紙的一角湊在了燭火紙上,任憑著紙張在火苗的燒灼下扭曲、狂舞,直至化作一片灰燼,火光背後的陣陣寒芒,閃爍於暗室之中。

第二天一早,會議繼續,王莊的問題,郭之奇沒有打算讓步,陳凱也沒準備妥協。雙方依舊在那些細枝末節上繼續糾纏不放,李定國見得如此了,也只得決定先把這個問題放一放,反正廢除是肯定要廢除的了,爭的也無非是一個善後二字罷了。

李定國說話了,郭之奇和陳凱也只得暫且如此了。接下來,需要商榷的就是關於防區劃分以及官員任用的事情,接下來的可能需要進行的軍事行動也將會以此為基礎展開。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三國:季漢劉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