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帝國再起 > 第三章 分贓(下)

第三章 分贓(下)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鰥夫十六年 大唐風后 盛唐之刺遍江湖 異星蠻人傳 大宋第一提刑官 烈陽皇朝 一起扛過槍 羅馬奴隸主 回到大明當崇禎 亂世逐流 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抗戰烽火之護國系統 建安賦 帶著診所去穿越 模擬人生,從朱厚照開始 輪迴大秦之魂 末流屠夫 怒方釵 帝國再起 太子之爭

軍功的賞賜已經發下,從李定國、郭之奇和陳凱三人當眾發給眾將,眾將亦是將這些功賞帶回去發給麾下將士。

從各自的大帥那裡領取了賞銀,有的揣在懷裡,隔著衣甲撫『摸』著輪廓,面上充滿了喜『色』;有的則乾脆直接拿在手上把玩,細細的摩挲著。三兩成群的離開此處,有的直接回返營帳,將銀錢仔細收好;有的則呼朋喚友,尋個酒肆開懷暢飲;還有的則乾脆跑去了用藩兵家的女眷組織起來的女營,將銀子塞到管事的軍官手裡,便急不可待的衝進去選個看得順眼的,好好『操』練『操』練那男兒之劍。

功賞,是大戰之後必須要下發的。倒是此番大戰,明軍趁勢收復了包括廣州府城在內的廣東大半地區。如果是在承平年景,收復了被叛軍或是外地奪取的土地,接下來自然是先行軍管,同時中樞委派官員節制一方,但是現在這情況,莫說永曆朝廷現在還被控制在孫可望的手裡面,只說一個藩鎮遍地,素來是各行其是,這一遭又是聯合作戰,總要讓各方面都可以滿意才好。

中軍大帳內,作為西南明軍、粵西明軍和粵東明軍這參戰三方的代表,西寧王李定國、督師大學士郭之奇和漳泉『潮』惠四府巡撫陳凱自然是要率先把分配的事情定下一個基本的綱領出來。根據這個綱領,再將所有的繳獲進行細化分配。

繳獲,或者說是這一戰的收益,總的來說是分作兩部分的。其一,乃是平南、靖南兩藩的私產,這裡面不光是兩個清廷的漢人王爺的,也包括那些藩兵將帥的,有動產、有不動產,也有其他的東西;而另一方面,則是收復的各個府縣,文官的任命權,以及駐軍的轄區劃分,這裡面都是有著需要商榷,或者說是需要討價還價的地方。

“天子那邊的敬獻,本官以為,還是以金銀和珠寶玉器為主的好。”

“督師這話在理。”

“該當如此,畢竟天家的體面還是要的。”

想當年桂林大捷,李定國報捷、獻俘、繳獲什麼的都是直接送到了貴陽秦王府的,對於安龍的朝廷,只是送了一份報捷文書而已,結果竟然也遭了孫可望的嫉恨,由此才有了衡陽大捷的齷齪以及那一戰後的屢次暗算。

現如今,李定國與孫可望基本上已經撕破臉了,雙方雖說是還沒有大張旗鼓的宣戰,但是這支以雲南大西軍為主體的西南明軍在實質上已經分裂了。孫可望在湖南前線與清軍對峙,李定國這邊兩徵廣東,進攻貴陽,糧草上已經都是各顧各的了,而且孫可望還曾派馮雙禮來奪軍。這時候,報捷方面,自然也是要調過來的了。

平南、靖南兩藩的王旗、帥旗、金印以及諸如尚可喜、耿繼茂、朱馬喇等人的首級都是要送到安龍那邊的。另外的,繳獲金銀玉器、珠寶字畫什麼的,自然也是要送一份與永曆天子的。至於秦王府,送一份捷報過去,其中還少不了震懾秦王府勢力的意思在,總是不比當年了。

南明中樞兩大陣營,廣東地面兒上的三派人馬都是保皇派,在確保永曆天子這面大旗存在的原則上是一致的。郭之奇只是一開口,李定國和陳凱便立刻表示了肯定的態度,接下來無非就是從繳獲裡面兒尋一些貴重的送過去,交給下面的人去做就可以了。

“劃定防區的事情,下官以為可以稍後再說,包括那些貴重財物的分配,也不必急於一時。王師收復廣東,還是要恢復秩序,把韃子的惡法糾正過來,還廣東百姓一個朗朗乾坤才是當務之急。”

“陳撫軍此言大善。”

“嗯,確實如此。”

雖說是分贓,但也要先佔據了道德的制高點才行。清廷的諸般惡法,到了明軍這邊自然是要廢除的,剃髮還可以按照隆武皇帝的舊制來算,不必『逼』著百姓把辮子剪了,但是在行政制度上恢復到明廷使用的那般卻還是應當的。

“平南、靖南二逆,於廣東地面兒上橫徵暴斂。他們控制江河湖泊,壓榨漁民和來往貨船、客船,百姓是怨聲載道。下官以為,還是當恢復漁課、鹽課的官衙,由官府管理,正常收取稅賦的好。”

為了更好的掠奪廣東的民間財富,平南、靖南兩藩在廣東設定了各種規定。陳凱首先提及了兩藩控制江河湖泊的船運及漁業生產的事情,李定國點了點頭,對此表示認同,郭之奇那邊倒是稍有思量,但是對於陳凱的提議亦是表示了贊同的態度。

“漁課和鹽課,還是要歸於官府才是正途,陳撫軍言之有理。本官以為,二逆作威作福,廣東本地的訟獄肯定有問題,所以對於過往卷宗,也是要重新稽核的。有罪的,關押、懲處;無罪的,自當是要釋放。”

兩藩為了搶佔民財,誣良為盜的事情最是沒少做。郭之奇提及此事,李定國依舊是表示認同的態度,而陳凱那邊,回想了一番夾帶裡的人物,亦是對此表示了贊同。

“這樣,無論是虜廷,還是二逆加徵的賦稅,也是要免除的。廣東戰『亂』多年,還須得與民休息才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前兩項都是以著極其順利過程透過的,哪怕稍加思慮,但也沒有人提出任何的反對意見,都是當面表示了肯定的。但是陳凱此言既出,李定國和郭之奇二人竟都有些遲疑的樣子,前者倒也沒說出什麼來,倒是後者卻提出了一個問題。

“以陳撫軍之見,稅賦該當以著怎樣的數額進行徵收?”

這事情,郭之奇問起了,陳凱卻是皺了皺眉頭,隨即輕聲笑道:“這事情,下官也沒有一個確切之數。況且,各地的情況不一,也須得多加調查才能定下來,一蹴而就反倒是容易影響到百姓的正常生產、生活。”

話,說了等於是沒說。陳凱不肯作答,郭之奇想了想也沒有繼續『逼』著其表態,轉頭看向李定國,後者想了想,也表示應該看看各地的具體情況再說。

如今的廣東,也就是『潮』州經營多年,也沒有遭受太多的戰『亂』,地方上的手工業、農業生產以及商業運作都以著良『性』發展。其他的各府縣,都是先遭橫徵暴斂,再遇戰火紛飛的,哪怕是比光復只有一年的瓊州也是大有不如的。

有錢糧才能養兵,這是公認的真理。陳凱若是開口了,說的多了,不利於百姓恢復生產,老百姓被多收稅的怨氣也會歸咎在他的身上;可若是說得少了,養兵不足,各部將帥們就心生不滿。而他,也不可能因為這個就用『潮』州和瓊州的財政去補貼其他明軍,否則至本部兵馬以及這兩府百姓於何物。

陳凱也不知道郭之奇是否刻意的,但是問題是他提出來的,按理自然也是要由他來詮釋清楚。此刻,誰也不想提,這事情就只能暫且擱置下來了。

需要商討的有很多,又喝了幾杯茶水,總算是把幾項需要糾正的錯誤重新恢復到了可以讓各方滿意的“原樣”。開會,從來都是如此,如他們這般的已經算是頗有效率的了。事情一項項的完成著,自有李定國的幕僚在旁記述。很快的,他們就研究到了這其中最有可能產生分歧的總店和王莊上面。

這兩件事,牽扯的利益極大,所以陳凱和郭之奇都是心照不宣的將它們放在了最後。而李定國那邊,在行政的事務上主要還是聽他們二人的意見,大半天都只是點頭,或是沉思,對於二人意見趨於一致的,也沒有表示過任何異議。

“二逆組織總店,『操』縱全省的貿易,這事情其實是最簡單的,只要把總店廢除了,還是按照原本的商稅來徵收和管理,也可以相安無事了。”

話,說出口來,陳凱沒有看向與他有著更多討論的郭之奇身上,而是轉過頭看向上首的李定國。甚至不光是陳凱,就連郭之奇在聽過了陳凱的話之後,也是掉過頭去,將視線集中在李定國的身上。

對此,李定國倒是感到有些詫異,不過也沒有持續多久,乾脆便慨然笑道:“二位是唯恐本王會接手那二逆的總店?”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