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帝國再起 > 第二章 分贓(中)

第二章 分贓(中)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鰥夫十六年 大唐風后 盛唐之刺遍江湖 異星蠻人傳 大宋第一提刑官 烈陽皇朝 一起扛過槍 羅馬奴隸主 回到大明當崇禎 亂世逐流 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抗戰烽火之護國系統 建安賦 帶著診所去穿越 模擬人生,從朱厚照開始 輪迴大秦之魂 末流屠夫 怒方釵 帝國再起 太子之爭

尚耿二藩在廣東大肆刮地皮,再加上清廷還要在廣東收取稅賦,兩廂交疊,本就是在李定國席捲廣東開始就『亂』了好幾年的這個省更是難堪重負。這,也無疑是給了那些明軍和義軍以人力和民心上的補充和支援。

單算收益,他們在廣東刮地皮是一筆收入,每年清廷還要發給幾十萬兩銀子的兵餉。也就是說,即便他們一文錢也沒有貪墨,刮地皮刮出來的銀子也都是他們各自王府的收入,花銷上無非是賄賂八旗權貴,養活手下的奴才,外加上滿足自身的驕奢『淫』逸,庫房裡總還會剩下不少。

這筆銀子,李定國、郭之奇和陳凱三方早都已經盯上了,彼此心照不宣罷了。具體多少,現在還是個未知數,但是聽了龔銘對平南王府的描述,內裡珠寶玉器、金銀字畫以及那些根本沒有價值標準的奢侈品可謂是琳琅滿目,把這些清點人員都看直了眼了。

除此之外,尚家還有一處佔地非常巨大的鷹犬房,大約就在後世的後樓房街那塊兒,專司馴養寵物的。其中蟲蟻房養蟋蟀、蟈蟈、秋蟬、蜜蜂;雀鳥房養鵪鴉、畫眉、白鴿、鬥雞;鷹鷂房養海東青、蒼鷂、麻鷹;狗房養關東獵犬、哈巴狗。四處均有專職官員如“狗監”等,光是飼養人員就有近百名。

“尚可喜倒是愛好廣泛啊。”

陳凱輕聲一笑,龔銘附和了一聲,便繼續說道:“殿下、郭督師、陳撫軍,莫要小瞧了這些畜生。平南王府裡,貓有小姐、妞妞之稱,狗有相公、小哥之號,尚家人記貓狗比記得那些包衣奴才都清楚。平日裡,他們便經常縱夠外出,當道之上,人狗塞途。更誇張的是,所經肉店,都要孝敬豬肉與這些尚家的狗,路人就更免不了要恐懼迴避,唯恐不及。”

聽完了這番講述,陳凱自問也是長了見識了。合著後世的那些出於對寵物的喜愛管家裡的寵物叫兒子、閨女已經是古人玩剩下的了。

再想想『潮』州製造局用來巡邏的那些警犬,如今還在吃著剩飯,偶爾能夠一條肉絲都能搖尾巴高興好久。而平南王府養的狗都已經到了所經肉店要“孝敬”豬肉的地步,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狗仗人勢了吧。

“金樽美酒千人血,玉盤佳餚萬姓膏。燭淚落時民淚落,歌聲高處怨聲高。”

腦海裡浮現出了這句詩,似乎是很久以前看過的。說起來,尚可喜和耿繼茂在廣東的橫徵暴斂倒也並非是像前不久的福建似的,被沸騰的民怨鑽得千瘡百孔,結果順手一推便頃刻間房倒屋塌。此間,全然是明軍合力之下,以著軍事手段,以及兵種上的碾壓『性』優勢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平日裡那些粵西明軍能夠生存下來,便不乏有百姓的支援,當李定國大軍席捲粵西,亦是有百姓群起響應。哪怕,看上去並沒有明顯的痕跡,文人墨客們也絕少有記錄下這些。

陳凱輕聲道出了這一句詩,詩文淺顯易懂,李定國聽罷,臉『色』竟登時一變,坐在那裡,一言不發,可細看上去,卻顯然是回憶著什麼。

在場的其他人多也注意到了這一點,說起來,這位南明王朝的擎天白玉柱,當年卻是個被萬人唾罵為禍『亂』天下的流寇。到了如今,心向明廷的官吏將校以及那些遺老遺少和深受滿清壓迫的百姓們,卻多有將其視作是最大希望的,乍一想,似乎還有些滑稽的成分。

大帳裡陡然一靜,郭之奇略帶埋怨的看了陳凱一眼,旋即便岔開話題:“這詩,是陳撫軍所作的?”

“不是。”陳凱微笑著搖了搖頭,隨後對其做出瞭解釋:“是馮夢龍先生的《廣笑府》的佳句,下官記得真切罷了。”

陳凱如是說來,其實卻是他記得錯了,至少是沒有完全記對了。《廣笑府》中卻有類似的文字,卻是“滿斟美酒千家血,細切肥羊萬姓膏。燭淚淋漓冤淚滴,歌聲嘹亮怨聲高”,乃是文中譏諷荊州太守貪虐的民謠中的兩句。後來這詩文傳到了朝鮮,被加入到了朝鮮家喻戶曉的古典文學名著《春香傳》之中,就變成了現在的樣子。朝鮮東學黨起義之時,也曾有此為民謠。

不過沒到那個時候,這首詩又來了一把出口轉內銷,從朝鮮傳回了中國。當時正是清朝的嘉慶年間,嘉慶帝譏諷官員貪瀆,就以此詩略作修改,用來鞭策群臣。為此,後世某個清史專家還藉此讚頌嘉慶帝愛民仁德,並且一再指出是朝鮮人抄襲御詩。

“馮夢龍先生?”

這個名字,李定國沒有太聽說過。說起來,他做流寇時,聽得多是說書先生講的那些《封神演義》、《隋唐演義》什麼的。後來,金維新入幕,平日裡也多是會以《三國演義》之類比較通俗的東西來向他灌輸忠君愛國的思想。對於其他的文字,他軍務繁忙,哪裡有太多時間去涉及。但是,只此一詩,卻登時便引起了他莫大的興趣來,詳加問詢那位馮先生的下落,得到的卻是馮夢龍已經去世了的答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馮先生在隆武二年時就已經去世了,據說是因為抗擊虜師被韃子殺害的。”

此言既出,李定國卻是不由得“哎”了一聲,直嘆此生不能於此等人物相談,乃是人生一件憾事。

對此,陳凱卻是有些無話可說了。按理來說,一個前流寇想要洗白了,對於從前的身份總是要諱莫如深的。只有設法融入到明廷的大環境之中,為大明中興立下汗馬功勞,才能從傳統意義上的“禍『亂』天下的逆賊”轉變成“曾經受人矇騙,但是天生忠義”的那等文人口中改邪歸正型的英雄人物。

此時此刻,由此這般,李定國顯然是沒有想到這些,僅僅是真情流『露』罷了。但是看到這一幕,卻不由得生出了個“人無完人”的念頭來。

這位政治水平低下的南明戰神日後或許還需要他更多的幫助,不過這一遭,歷史已經開始因為廣州的光復而改變了。接下來的日子,或許這個時代會變得與他記憶中的南明時期越來越不一樣了,有些事情會否繼續發生,也將會成為一個又一個大大的未知數。

“不管怎樣,該做的,總歸還是要做的!”

神『色』中,閃過了一絲堅毅。這時候,李定國還在沉浸於遺憾之中,郭之奇則是若有所思的樣子,唯有金維新和龔銘二人,卻是分明的看清楚了陳凱的一閃即逝,在他們的腦海中不斷的放大,似乎就連分量也在不斷的加重。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