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刑的存在,其目的便在於使受刑者承受極端痛苦,使觀刑者在驚恐之餘引以為戒,同時自然也可以讓受刑者的敵人或是受到過他們殘害的人們感受到報復的快感。
需求刺激創新,為此,古今中外的酷刑層出不窮,西方的鐵處女、老鼠刑、銅牛刑;中國的炮烙、腰斬、五馬分屍;據說在那個死刑都已經多有國家和地區廢止的年代,某國統治者還曾使用過汪星人、高『射』炮來解決政敵。
在中國古代,最能夠達到那些效果的酷刑自然還是凌遲——用刀一片片的把肉片下來,少則一百多刀,多則三千多刀,三天三夜的行刑時間,直到最後一刀才了結受刑者的『性』命,僅僅一個殘忍是絕計無法全面形容的。
刑罰開始,老劊子手主刀,按照規矩,前兩刀謝過了天、地,從第三刀開始便是魚鱗割,片肉片兒似的將眼前這位平南王爺身上的肉一點點兒的片下來。每切下一片,就會有專門報號的向觀刑的百姓以及另一側的共冢高聲報出刀數,每一刀都會引起一片歡呼聲,十幾刀下來,也不見那些百姓有什麼疲倦的樣子。
如果是這樣也就罷了,此間每片下來一刀,就有會百姓高聲叫嚷著買下來——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有時候,這並不是說說就算了的。
此間的刑罰還在繼續,李定國、郭之奇和陳凱三人互相對視了一眼,便悄悄的離開了此處。刑罰是為了伸張正義,為枉死者復仇,為生者申冤雪恨,同時也是為了震懾其他清軍。不過,對於他們而言,此間卻絕不是與民同樂的時候,廣州收復,接下來的事情更是千頭萬緒,時間最是不容浪費的。
他們是悄悄離開的,從大東門入城,一路穿城而過,直接返回李定國在城西的帥帳。一路上,最不少見的就是明軍,還有一部分剛剛剪了辮子的民夫也在明軍的帶領下做著事情,力爭儘可能快的將整個廣州城清理乾淨。
一行人穿行而過,明軍帶著民夫們便自動的退到了街巷的兩側。看清楚了旗號,便多有民夫拜倒在地,期間的竊竊私語亦是不絕於耳。
“那就是西寧王殿下,真不愧是兩蹶名王的國朝名將啊。”
“當年來廣州救人的是撫軍老大人,現在光復廣州的還是撫軍老大人,如果國朝多幾個撫軍老大人這樣的官員,天下哪裡會淪落至此。”
“……”
在這些讚頌之中,他們以著最快的速度返回到城西的大營。城東在殺人,城西這邊則要慶賀此番大捷。功勳、賞賜什麼的還不急於一時,總要確定了傷亡、斬獲這些東西再說,但是慶功宴卻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陳凱他們所必不能缺席的。
慶功宴,順帶著除夕夜宴,兩廂並舉,哪怕是巡哨的明軍喝不得酒,但也決少不了肉食。這些,幾乎是把廣州新城區以及為大軍供給的肉食儲備都消耗光了。
到了第二天,頂著宿醉,李定國、郭之奇和陳凱便又聚在了一起。城東的刑罰還遠沒有結束,尚可喜那邊還在用參湯吊命,一時半刻是死不了的。這邊,經過了一夜的清點,也總算是有了一個大致的數字。
“稟報殿下、郭督師、陳撫軍,我等清點一夜,計此戰斬首四萬三千餘級,虜師督標、撫標以及其他協守的綠營盡皆反正,至於俘獲為參戰各部私有,未有相對準確數字。不過,廣州城內的各級衙門、倉庫、以及平南、靖南兩座王府內的庫存卻是極為豐厚,只是時間太短,暫且還不甚清楚。”
熬了一夜,金維新這個李定國幕中最得用的幕僚頂著對熊貓眼,但卻依舊無法給出準確數字來。
一方面,是參戰明軍數量繁多,單單是以各鎮各營,乃至是各部計算都是頗為不少的,想要實現統計和核查,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另一方面,這城內的財貨實在數額巨大,即便是把各部自行繳獲的那些拋開,只說公賬上的,也是個極其巨大的數字,尤其是那兩座王府,沒些時日是折騰不清楚的。
不過,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城內的藩兵及其家屬們,男丁,幾乎是被各部明軍殺光了,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女眷和包衣奴才,更有些明軍殺紅了眼了,連女眷和包衣奴才都不放過,只要沒有鬧得太明目張膽的,李定國他們也不打算追究了,以免惹得其他明軍不快。
戰爭的殘酷從來都是這樣的,就像是當年尚耿二藩屠廣州時,又何曾考慮過城內的無辜良善的命運?
“江門一役,北線虜師有小半逃離了戰場,其他的多為俘虜;南線方面,除許爾顯率兩千餘騎兵、尚之智率盤踞山頂的那五個牛錄以及尚可喜和朱馬喇帶領的那支約莫四千餘眾的潰兵以外,盡數為我軍殲滅,斬首六千六百三十七,俘虜四千九百零六。逃亡的虜師,許爾顯部已確定被王師全殲於廣州城內,而尚可喜和朱馬喇的那支潰兵也在佛山遭到陳撫軍的截殺,拋開部分在路上掉隊的,亦是全軍覆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王師各部從新會攻城戰開始,苦戰半載,共計斬獲虜平南王尚可喜、平南王世子尚之信、平南藩左翼總兵許爾顯、平南藩右翼總兵班志富、藩下參將由雲龍等藩兵八千餘眾;虜靖南王耿繼茂、靖南王世子耿精忠、靖南藩左翼總兵徐得功、靖南藩右翼總兵連得成等八千餘眾;虜固山額真朱馬喇以下滿蒙漢軍八旗七千餘眾。”
這是新會、江門、佛山、廣州四戰的總體數字,因為對手都是一樣的。四戰打下來,明軍殲滅了清軍在廣東以及援救廣東的大軍,收復了大片的失地。至於綠營,有反正的,有斬首的,有俘虜的,但是對於斬獲瞭如此多的八旗軍和藩兵的明軍而言,已經有些不太看得上了。
“虧是在這廣州左近啊,換個地方,這樣的斬獲是根本不要去想的。”
有此輝煌戰績,除了明軍自身的佈局外,更重要的還是在於珠三角水網縱橫的地理環境,以及清軍水師在陳凱常年的放血和八月時江門水戰中的失利所導致的制海權喪失。否則的話,單憑著清軍戰馬的數量,走脫個兩三萬清軍根本不成問題。
真正在這幾戰中逃脫了的清軍,八旗軍、藩兵加上綠營,林林總總的也有個萬餘人馬的樣子。但是建制已經不復存在了,而且分散各處,早已對明軍構不成什麼實質的威脅了,由此明軍才敢如此快速的大舉北上,趕在永曆九年到來前拿下這廣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