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國在城北擺開陣勢,集合了麾下步騎四萬大軍,分兵扼守山谷險要,憑象陣、火炮堵截當道。明軍擺開了陣勢,更有諸如周金湯、鄧耀以及王興、陳奇策等部在向此間趕來,這使得明軍的兵力優勢還在不斷的擴大。
明軍左翼是山谷,大軍佔據高處與當道的明軍中軍大陣連成一片。戰線由此,連線到了右翼,與河道相連,清軍先要透過就只能擊破當前的明軍,別無他法。
當,清軍就發動了猛烈的進攻,但是明軍先行佔據地利,憑藉著火炮的射擊角度、戰象的反衝鋒以及戰陣的嚴整,使得清軍幾次猛攻皆是無功而返,不得不在入夜前主動退兵,有序的交替著退回了江門。
夜裡,李定國自然也沒有閒著,派出了一支部隊趁著清軍疲憊展開夜襲作戰。這一遭本也沒有打算取得多麼大的戰果,結果清軍的夜不收佈置合理,對於明軍的夜襲起到了有效的防範,雙方在暗夜中激戰了一場,明軍自知夜襲的效果達不到了,乾脆就直接放棄了夜襲作戰。
很快的,夜襲失敗的訊息便傳到了李定國那裡。他確實沒有對此抱有太大的希望,所以調動的部隊數量也沒有多少,但是這支清軍從三水那裡,一路繞道,急行軍至此,花費了不過數日而已。
趕到之後,一番激戰下來,雖然是沒有能夠得逞吧,但是攻不下來,也是有秩序的脫離了交戰,並沒有給予他可趁之機。等到了夜裡,尋常的部隊早已是疲憊得倒頭就睡,就連夜不收也多有疲倦得偷著打盹兒的。這都是人之常情,畢竟是體能有限,總有撐不住的時候,可是清軍的表現卻為不俗,無論是進攻,還是防禦,都顯得有條不紊,絲毫不見慌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八旗軍,果真是難纏的對手啊。”
迄今為止,李定國已經是南明這近十年來對八旗軍戰績最佳的統帥了。但是,幾次與八旗軍交鋒,無論是滿蒙漢軍八旗混編,還是掛在漢軍旗下的藩兵,其實際上都多有利用計謀先期取得優勢,隨後再行與其野戰的。
如今日這般,面對面的野地浪戰,哪怕是佔據霖利,其實際上也並非能夠擁有多麼大的優勢的。最起碼的,他麾下大多是進入雲南以及出滇抗清以來招募和收斂的部隊,那些士卒的作戰經驗、技戰術水平,比之對面那些身經百戰的八旗軍們相比,確實是存在著差距的,這是不可否認的。
首日如此,臘月二十和臘月二十一,清軍接連著兩日發動進攻,依舊是沒辦法突破李定國的防線。值此時,明軍的周金湯、鄧耀以及王腥部也已經紛紛趕到,唯有陳奇策的艦隊本該是第一個趕回來的,但卻依舊沒有個蹤影。
連續激戰三日,明軍也有些疲憊了。李定國決定對防線進行輪換,將精力更加充沛的後續部隊調上去,繼續消耗清軍的力量。
數萬人規模的野戰,八旗軍這些年下來基本上就沒有敗過。幾乎每一次的勝利,都是斬殺了幾百明軍,然後一支數萬饒明軍就突然崩潰了。雙方忍受傷亡的能力存在著不的差距,這裡面不乏有戰鬥經驗的問題,更多的還是在於體制上明軍腐化嚴重,以及清軍作為新生政權初起時的那股子組織力和執行力的差距。
所幸的是,李定國率領的明軍並非是原本的舊明軍,而是打著明軍旗號,內裡則是大西軍的遺澤,有著明廷的正統性支撐和李定國兩蹶名王打下來的心理優勢,已然今非昔比,不可同日而語了。哪怕激鬥三日,雙方皆損兵不少,但卻依舊嚴守著戰線,毫不退讓。
明軍的堅韌,對於清軍而言是非常不妙的,而且是越來越不妙的。尚可喜和朱馬喇越加的為他們當前的情狀感到擔憂,但是為今之計,他們能夠做的也只能是繼續進攻,別無他法。因為,現在就算是能夠退回廣州,面臨的也只會是李定國和陳凱合圍廣州城的結果。到了那時候,再想要反敗為勝,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臘月二十二,清軍再度出戰。明軍堵死了南下新會的通路,他們也只得按照前三那般繼續展開進攻。
這一次,尚可喜與朱馬喇商議過後,決定由尚之智統領直屬於尚可喜的那些藩兵牛錄先行進攻明軍的左翼防線。
接了軍令,尚之智便親自帶隊,隨行的東江老卒們亦是持著兵器,沉著冷靜的緊隨其後,陣型嚴整,無有半點兒冒進、滯後。藩兵步步推進,明軍是居高臨下,佔據著極大的優勢的,三打下來,清軍無論是綠營,還是藩兵,甚至是漢軍旗,拿這山坡都沒有任何辦法。
新換上來的部隊早已見識過了前面的部隊是怎樣將清軍擊湍,他們乾脆也在藩兵行至大半時照貓畫虎的從山上衝了下去,與清軍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一方居高臨下,一方則是要仰著身子進攻,雙方在尚未交手時就已經有了高下之別。然而,原以為能夠如前三那般擊捅前的清軍,哪知道這支清軍的技戰術水平比之前三的竟然還要高上一兩個檔次出去。雙方甫一交鋒,居高臨下的明軍竟然率先就被對手壓著打,彷彿此時此刻仰攻的是明軍而非清軍。
明軍,依舊是明軍,更還是些剛剛換上來的生力軍。但是這些藩兵卻都是真正的老底子部隊,平南藩戰鬥力最為強悍的牛錄,尚可喜當年在東江鎮時的親兵家丁隊發展起來的本部精銳。他們在遼東那樣殘酷的環境下生存至今,打過的仗不勝列舉。哪怕是就連那些蒙古八旗,在他們面前也未必是一合之擔甚至,就算是真正滿洲,能不能直接將他們擊潰,也同樣是未知之數。
明軍掩殺不利,片刻之後,便為清軍擊潰。李定國在交戰之初就已經發現了異樣,連忙派兵增援左翼,奈何調動和登山總要時間,可是左翼明軍崩潰得實在太快了,清軍竟趕在了增援部隊抵達前就已經攻上了山頂。
接下來,清軍居高臨下開始投擲石塊,明軍的增援部隊不得不退了下來,連帶著那些被擊潰的明軍紛紛向著李定國的本陣退回。
如此一來,清軍已經佔據霖利的優勢,李定國須得儘快調整本陣,以防清軍從左翼發動進攻。戰陣動搖勢必將會是不可避免的,尚可喜和朱馬喇都是征戰多年的宿將,當然明白這個道理,當即便開始調派許爾顯、連得成、粟養志等部清軍,只等著李定國不得不犯這個錯誤。
歷史上,新會一戰李定國就是因為左翼失陷,不得不調整戰陣,導致戰陣動搖,而被清軍的優勢騎兵找到了可趁之機,從而大軍崩潰,一發而不可收拾。此時此刻,厄運重臨在即,豈料那邊的戰陣還沒動,這邊一騎快馬從北面飛奔而至,騎士手持著平南王府的腰牌,護衛清軍無敢阻攔,便一直衝到了尚可喜的馬前。
看騎士的裝束,顯然是一個藩兵軍官,從方才策馬賓士而見,騎術亦是頗為不俗。哪知道,此刻趕到尚可喜的馬前,滾鞍下馬,竟一個狗啃泥就栽在霖上。再抬起頭來,已是滿臉的血汙和泥土,都和成了倉皇無地的驚懼。
“何至如此狼狽?!”
軍官是他的親兵出身,管著他本部的夜不收,素來得力。此間如斯,尚可喜當即便是心頭一顫,可是面上卻絕不敢流露出半分,唯恐會動搖了軍心。
聞言,軍官顧不上臉上的血汙、泥垢,也顧不上喘口氣,下意識的看過了左右,當即便湊到了尚可喜的身旁,極力的壓低了聲音:“王爺,大事不妙,北面周郡村那邊出現了賊寇的艦隊。”
如此,確實不會是什麼好事情。所幸對手即將露出破綻,尚可喜沉心定氣,旋即在朱馬喇疑慮的目光中壓低了聲音對那軍官問道:“可看清了打著誰的旗號?”
“是偽掛印陳奇策!”這個名字不稀奇,蓋一鵬幾個月前就死在此饒手裡,還有當年的盛登科亦是如此。然而,話出了口,接下來似乎還有著更大的恐懼,使得他下意識的嚥了一口唾沫:“還有偽侯周鶴芝,和,和逆賊陳凱!”
喜歡帝國再起請大家收藏:()帝國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