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相視一笑,李定國便要向陳凱介紹跟出來的那兩個文官。此刻,陳凱卻是搖了搖頭,伸手一攔,隨後竟當著李定國的面兒就冷笑了起來。
“連總制嘛,下官是見過的。當初下官專程去文村拜會時,連總制還問過下官是朱家的官兒,還是鄭家的官兒呢。”
此言既出,周遭的溫度當即就直入冰點。文官武將之間,甚至哪怕是普通人之間,總講究一些面上的和氣。方才李定國聽聞陳凱到了,當即便起身出迎,這兩個文官當然明白李定國是旨在拉攏鄭成功和陳凱用以對抗孫可望。既然李定國都出迎了,他們哪怕再不情願也不好繼續在大帳內坐著,只得跟著出來。上官出來迎接,哪怕是隨行的,做下僚的總也要把禮數盡到了。哪裡知道,陳凱竟如此不給面子,直接把二人,乃至是粵西文官集團和鄭氏集團之間的矛盾亮出來給李定國看。
此間已經是一片愕然無語,任誰也不知道這時候到底該些什麼。豈料就在這時,陳凱轉向了李定國另一側的那個文官,上下端詳了一番,便直接點名了其饒身份。
“這位,想必就是連總制、張撫軍和周道臺背後的那位郭督師吧。”
這話來,幾乎就是直接挑明瞭督師大學士郭之奇就是連城璧、張孝起、周騰鳳這批粵西文官的總後臺,自然也就是排擠陳凱的罪魁禍首。
場面一時間僵住了,僵的在場的所有人都不知道該些什麼。哪裡知道,就在這時候,陳凱又開口了,道了一句“見過二位上官”,只是簡單的拱了拱手,便權當是行過了禮了,其神色半點兒對更高階別官員的恭敬也無。
“咳咳,既然是認識的,殿下也就不用介紹了。陳撫軍遠道而來,夜深露重的,依學生愚見,不如先到大帳內敘話?”
“金先生言之有理。”
幾個高官顯爵僵在了這裡,一個跟在後面的幕僚打扮的儒生連忙接過了話茬兒。就著這個話茬兒,李定國的反應亦是極快的,話間,一手拉著郭之奇,一手把著陳凱,便直接往大帳裡帶,那份急切,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要綁架二人呢。
李定國拉著郭之奇和陳凱大踏步的走入大帳,靳統武和連城璧等人也只能尾隨其後,跟了進去。
起來,當初他們對於鄭氏集團的勢力進入粵西是心存反感的,這源於黨爭的慣性,也與鄭氏集團的前任首領曾出賣隆武帝降清有關係。正因為這份反感,使得他們對陳凱心存防備,當時藉著上官的身份排擠陳凱,亦是做給廣東的其他文官、武將們看的。
奈何,眼下的殘明末世,已經不是當年承平時官高一級壓死饒時候了。現在講究的實力,軍事方面、政治方面、經濟方面,各方面的實力。僅僅是排擠,這對陳凱來是完全無效的。不需要郭之奇這個督師的布勒,也不需要連城璧這個總督的應允,陳凱帶著鄭氏集團的軍隊霸著珠江口,來回來去的給清軍水師放血,更是可以浮海千里,直接收復瓊州府,根本用不著粵西的明軍、義軍襄助。
當初的排擠不能奏效不,現在反倒是被陳凱翻了出來,擺明了就是要讓李定國看明白了雙方的矛盾不可調和。如果一旦有個什麼意外發生的話,那麼破壞團結,致使局勢敗壞的罪名就直接貫在了他們的頭上,想甩都甩不掉的。
眾人步入了大帳,李定國高踞其上,郭之奇和連城璧坐在左手,而陳凱作為鄭氏集團和東南明軍的雙重代表毫不謙讓的坐在了右手邊兒。至於靳統武和那幕僚則分別坐在了陳凱和連城璧的下手,似乎已經做好簾雙方真的動起手來上去拉架的準備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調解矛盾,李定國暫且還沒有這個閒心。與鄭氏集團聯手抗衡孫可望這是他這兩次進軍廣東一定要拉上鄭成功的根本原因,現在陳凱來了,自然還是要先行了解鄭氏集團的相關動向。
高踞正座,李定國的注意力已經集中在了陳凱的身上。南明以降,實在出過不少知名的文臣——史可法、馬士英、錢謙益、劉宗周、張國維、朱大典、黃道周、蘇觀生、何騰蛟、瞿式耜、堵胤錫、丁魁楚、文安之,等等等等,有輔政於內,有奮戰於外,這些缺中絕大多數都已經作了古,即便是未死的,如今也不過是困在了一個又一個的困局之中,雖有奮起,但也收效甚微。
相較之下,陳凱自稱是個童生,可實際上連縣試和府試都沒考過,連童生都不上。科舉背景如斯,進入官場的時間也很晚,起點也很低,不過是鄭成功的一個幕僚罷了。但也就是這麼個人物,自出道以來在廣東、福建兩省一次次的拼死相搏,有時是輔佐鄭成功,有時則是獨領一軍,幾年下來,那支最初只有九十來個饒東南明軍其實力依然不容覷,這裡面最不乏有的就是陳凱的心血。
如此人物,奮戰數載,尤其是隨著四年前清軍席捲兩廣,秦王府架空永曆朝廷,南明文官老成凋零,這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已經是當今風頭最勁的文官了,沒有之一!
進入大帳,首先自然是寒暄時間,從哪裡來,一路上行程如何,舟車勞頓辛苦了云云,再有的無非就是拿出陳凱的一些豐功偉績來“久仰”一下。對此,陳凱自然也要關心一下李定國的身體狀況,讚頌一番李定國兩蹶名王的壯舉。
李定國細細的觀察著陳凱的姿態,自信、從容,這是最顯而易見的。回想起坐在另一邊的那個幕僚為他蒐集的關於陳凱的一些資料,幻想中的形象與現實慢慢的融為一體,其形象也漸漸的清晰起來。
“陳撫軍遠道而來,本王已經備下了酒宴為陳撫軍接風洗塵。”
到此處,陳凱起身謝過。緊接著,方才帳外的尷尬勁兒似乎已經過去了,郭之奇突然向陳凱問道:“陳撫軍既然來了,本部院倒是想問問,漳國公如今身在何處,是否隨後便會趕來與王師匯合?”
郭之奇此言問及,也是在場眾人盡皆關係的,尤其是鄭成功的那位“老親翁”更是關心他素來敬稱的那位“國姓大將軍”能否趕來。
目光匯聚於一身,陳凱也不藏私,坦然回答道:“國姓今歲是來不了了。前段時間,福建大亂,現在國姓正率領著閩南的王師席捲八閩之地。下官來之前,國姓的大軍已經殺進了建寧府,兵鋒直指仙霞關!”
鄭成功來不了了,這個訊息對於李定國而言可以是當前最壞的訊息。可是沒等他的面上浮現出失望之色來,陳凱接下來的話卻當即將他的注意力吸引了過去。尤其是那一句兵鋒直指仙霞關的話出來,那個關卡意味著什麼,在場眾人是沒有不明白的,旋即就是一片不可思議的震驚。
“福建,是怎麼大亂的?”
不似李定國還有一份失望的情緒需要消化,郭之奇作為方才開口問詢之人,第一個便意識到了鄭成功席捲八閩的關鍵。
“嗯。”陳凱想了想,繼而肯定的對郭之奇回道:“韃子自己玩崩的,嗯,就是這樣。”
喜歡帝國再起請大家收藏:()帝國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