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無愧色的出這話來,陳凱那一臉的人畜無害,彷彿任何陰謀詭計都會玷汙了他純潔無瑕的靈魂似的。
見陳凱得如此認真,眾人顯然還沒有立刻從震驚中緩過勁兒來,並沒有立刻發出質疑的聲音。但是,一旦想到陳凱這麼個素來喜歡搞風搞雨,很有些不搞事情就渾身不舒服的傢伙近一年好像一直沒有太大的動靜,除了靳統武這般比較單純的武將外,其他人無不是暗生疑竇,總有一種直覺在他們告訴他們,福建的那場大亂中肯定有陳凱的身影存在!
如是想來,不過眾人也沒有太過關注於此。李定國當即問起了福建戰場的詳情,陳凱只是義憤填膺的指斥福建的貪官汙吏橫徵暴斂,導致民不聊生,福建當地民亂四起,士紳們見福建官場彈壓不住,乾脆就引了鄭成功出兵。結果鄭成功一出手,福建清軍不是土崩瓦解,就是逃之夭夭,倒也沒有費太大的氣力。
“哎,廣東的韃子怎麼就沒有把這裡弄得民不聊生呢?”
郭之奇和連城璧很鬱悶,其實,廣東這邊平南、靖南兩藩橫徵暴斂的程度已經逼得很多人活不下去了,這也正是兩藩高達兩萬的藩兵雄踞,各府縣也都有戰力不弱的綠營存在,結果本省的明軍、義軍們依舊有生存空間,只要李定國一來,當即就是一個野火燎原的局面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
奈何,就連清廷自己的官員都了“廣東一省,不堪兩王”的話來,可是廣東竟然還是沒有鬧出福建那麼大的亂子來。由此可想,福建的官員們到底是何等的貪得無厭。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必是劉清泰、佟國器那二賊帶頭,否則絕不會到這個份上。”
對視了一眼,郭之奇和連城璧皆從對方的眼裡看到了他們各自的想法。確認了是這麼回事,此間也只能感嘆這麼大的便宜竟然沒有撞上,實在是讓人為之嘆息扼腕。
二人如斯,靳統武與那幕僚也各有各的思量。唯獨是李定國,坐在那裡不動聲色,陳凱也沒辦法從神情上看出來李定國心中所想。直到,李定國再度開口的那一瞬間。
“記得國姓上次在書信中提及過派遣張侯爺北上的事情,此事至今如何了?”
李定國想要問的是什麼,陳凱當然明白,此刻亦是早有準備:“張侯爺於今年正月和三月兩次突破長江江防,騷擾虜廷在沿江的駐軍,給予了南直隸虜師以極大的威脅,江南江寧左翼四旗以及協守江南的漢軍旗全然動彈不得……”
張名振、張煌言三入長江,其實際上也間接的襄助了李定國的新會之戰。起來,若非二張奉鄭成功之命進入長江流域,突破清軍江防,李定國大軍攻入廣東,清廷在廣東的統治危在旦夕,勢必會如去歲那般由喀喀木率領江南江寧左翼四旗以及協守江南的漢軍旗南下。算算時日,五月當可抵達廣州。而那時候,李定國尚且在高州病得無法出征,於清軍而言就將會是一場必勝之局了。
但是,南直隸受到騷擾,那裡的清軍勢必無法動彈;西南的清軍也有八旗軍助力,但是湖廣面對孫可望的駕前軍已經壓力甚大,哪裡還敢輕動;到了最後,清廷只能從京城調兵南下,這一路就要走上大半年的功夫。
這份言下之意,李定國當然聽得明白。可是於他而言,北上的目的必然是楸枰三局,是與孫可望合作,這顯然與他的計劃是相悖的。
對此,但凡是個人都會感到些許失望。不過,李定國從來不是個會輕言放棄的,對於任何事情他都是滿懷著信心和勇氣。例如此間,鄭成功是沒有到的,但是陳凱卻來了,合作的可能尚在,正當繼續加把勁兒,把廣州拿下來給鄭成功和陳凱看看。
“不瞞陳撫軍,我軍自今歲二月出兵柳州,三四月間,席捲高州府、廉州府、雷州府以及羅定州,大軍自沿海插入,到了六月時已直抵新會城下……”
六月時抵近新會城下的是李定國的部將吳子聖,其部千餘戰兵,盡皆披甲,另外還有兩百騎兵和兩頭戰象。這是李定國的本部精銳,隨行的還有虎賁將軍王興盡起本部大軍,外加上其他明軍、義軍,浩浩蕩蕩的便直接把新會縣城給包圍了起來。
拔掉新會這枚釘子,這是李定國的既定戰略。奈何,四月到八月間,李定國染病不能出征,一直在高州府。從六月二十九開始,圍城的明軍展開攻城作戰,但卻始終對清軍的守禦無可奈何。就這麼一直耗到了九月,李定國病癒後率軍北上奪取了新興縣,順勢擊潰了李率泰佈防在肇慶的部隊,在給鄭成功寫過那封書信後便自行趕到新會戰場主持作戰。
“五月時,尚逆可喜遣藩下參將由賊雲龍和右翼總兵吳賊進忠入城協防。兩部藩兵配合新會虜師,死守城池,我軍一時尚未有攻破城池,但是對虜師卻也造成了一定的殺傷。”
這是當前的局面,李定國示意那幕僚為陳凱講解當前形勢,到了最後自然也免不了要辯解上一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對此,陳凱也僅僅是點零頭,並沒有戳穿李定國暫且拿新會縣城沒什麼辦法的事實。但是隨著那幕僚提到了另一件事情,他卻反倒是心中的憂慮更甚一重了。
“八月,凌海將軍陳帥統水師擊潰虜廣東水師,斬水師總兵蓋一鵬,佔據江門,虜師不敢南向……”
這事情,在路上陳凱就聽陳奇策的部將提過了,很是有幾分自以為傲的成分在。起來,畢竟也是斬了一個總兵官,在傳奇名將李定國面前拿了分的,現在被任命為水師都統,負責統帥新會周邊水路的各部水師。
但是,新會縣城,在此之前清軍都是能夠憑藉水師來實現簇與廣州之間的連通的。軍需、增援,盡皆可以自此進入。可一旦水路被徹底截斷,新會就真的成為了明軍汪洋大海中的一個孤島了,清軍死不死的與陳凱無關。奈何,新會畢竟是明時廣東第三大城,內裡還有大量的百姓,是數萬人,還是十數萬人,具體的他不得而知,但卻絕計不在少數。
細細的聽過了那幕僚對戰局的介紹,陳凱尚且有些問題需要權衡。片刻之後,一些事情徹底想明白了,陳凱便對李定國問及針對破城的相關事宜。
“大軍頓兵城下日久,終非是益事。本王倒是想盡快破城,奈何城池易守難攻,虜師防禦到位,總要花費些手段方可收復簇。”
李定國的是實情,陳凱亦是點零頭。倒是此時,郭之奇卻表示如果一時難以破城,不如圍城打援,只要一戰擊潰清軍援軍,守軍自然喪膽。
這話並非不在理,甚至可以是不失為一種取勝的方式。奈何,陳凱是絕對不能同意這種建議的,在他眼裡,新會縣城攻破越快越好,這是原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