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個月而已,已然收復了福建大半。原本,王師被韃子趕到了沿海,現在反倒是韃子幾乎被咱們驅逐出了福建。”
只是進軍的速度減緩了,並非是陷入膠著。鄭成功的心情很好,起碼這些年的努力總算是收穫了勝利的果實,看到了更大的希望。這一點兒,不僅僅是鄭成功,陳凱入城以來,所見的每一個明軍的面上似乎都有著一種名為希望的神采,彷彿在發光一樣。
“綏靖主義害死人啊。”
心中暗自想來,嘴上卻沒好出口。明軍高歌猛進,福建清軍的狀況很是不好。接下來,無非是最後能夠取得怎樣的戰果罷了。照著陳凱的估量,不出意外的話,年底總會有一個結果的。只是,他未必能夠在慈到年底罷了。
“各部兵馬的調動已經展開了,江西虜師,佈防上主要集中與南昌、九江和南贛,短時間內他們能夠給予咱們的軍事壓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江西綠營,主要有三支大軍,分別是江西提標、九江鎮標和南贛鎮標,都是五千大軍的規模。其他部隊,除了兩支撫標和一支駐紮贛西的地方綠營是兩千饒編制外,各府縣駐軍都只有幾百人,尤其是毗鄰福建的粵東地區。
“咱們近期的主要對手還是浙江的虜師,最多算上南贛的。所以我讓甘輝在拿下邵武府後兵進汀州府,迎戰南贛綠營。而王秀奇帶著另外的兩個鎮,也足夠守住邵武府地方了。”
陳凱分析了他的佈置,鄭成功的腦海中過了一遍福建的地圖,旋即便做出了肯定的態度。按照陳凱的佈置,黃廷的部隊很快就會趕到建寧府,現在鄭成功的主要對手還是浙閩督標、金華鎮標以及那兩支從福州逃回來的綠營和本地的綠營兵,加一起也有近萬的大軍。
野戰,鄭成功倒也不怕這些綠營兵,問題是在於他們現今還在憑險而守,顯然是還在等待後續援兵。至於援兵會是哪一支,其實已經用不著去猜測了。
“那些坑爹貨,已經送回去了吧?”
“坑……”
這個詞,陳凱是順嘴的,鄭成功倒是顯得有些愕然,很快就恢復了過來。倒是陳凱,一出口已知道是錯話了,只是再想反口,卻已然被鄭成功攔了下來。
“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從家父選擇背叛先帝那開始,我就只剩下這一條路可以走了。”
苦笑了一番,鄭成功收起感傷,隨即便與陳凱提起了將那些願意與明軍合作的官吏綠營送出明軍控制區的事情。
不宰那些肥豬,是陳凱早前力勸過的。對此,鄭成功也覺得樹立些榜樣,既可以坑清廷,又可以產生更多的合作者,對收復失地總是大有裨益的。於是乎,送他們離開時,明軍已經與他們約定了辭,無非是忠孝仁義感動地。至於那些不肯合作的傢伙,理所當然的就是盤剝百姓的貪官汙吏,人讓而誅之。這樣一來,可謂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只有清廷不好,那便是最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大戰過後必是荒年,況且咱們這一次用的手段實在狠毒,還是要儘快恢復生產才好。”
“狠毒?竟成,還有這麼自己的?”
哈哈的笑了兩聲,鄭成功仔細想來這一路行軍,所見之處的荒涼,簡直讓人難以想象。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福建的經濟和民生被破壞到了現在這個地步,想要恢復起來是沒有兩三年不要想的。可越是這樣,就越要儘快做起來,否則恢復的速度只會更慢。
“從泉州府、漳州府和潮州府抽調的官吏已經都在路上了,各府縣計程車紳,也要拉出來一批做官。不管在哪,當然,最好還是讓他們去潮州、泉州、漳州、乃至是瓊州,免得這些地頭蛇越做越大。”
“嗯。”
“關於恢復生產,我不建議開倉放糧,那樣太浪費了,而且還會引起民間不必要的爭鬥和死傷。我覺得,還是應該按照咱們在接收百姓逃難時做的那樣,開粥場,給口飯吃,然後以工代賑。比如,興修水利設施、軍事設施什麼的。另外還可以組織秋種,庫房裡的糧食只要撐到了明年夏收,福建的民生就算是得到了緩解,接下來無非是鞏固罷了。”
“嗯,言之有理。”
“對了,水稻,我不建議種植,那個太浪費時間,也太擠佔人力,咱們可以種植番薯。那些貪官汙吏們的田產不都已經充公了嗎,拿出來屯田,就種這個,產量比水稻高,也不挑地兒,好養活。就是吃多了脹氣,不過現在是糧荒,脹氣總比餓死強,就算是死了也算飽死鬼。”
“這個倒是很有意思,我聽金門,還有很多處地方都有種植,是從呂宋傳過來的。”
“不是,是美洲來的,土豆、玉米也都是從那被泰西人帶來的。”
“哦。”
“嗯,還迎…”
陳凱似有些滔滔不絕,鄭成功聽了半,起初還很認真,但是到了最後總覺得陳凱是在交代些什麼,而不是單純的建議和商討。眼見於此,他便乾脆打斷了陳凱的話,出言問及。哪知道,陳凱竟果真是這麼想的。
“福建大局已定,該動身去廣州了,再不去就晚了。”
喜歡帝國再起請大家收藏:()帝國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