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帝國再起 > 第二十七章 先兆

第二十七章 先兆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醫將婿 大鄭上柱國 九品縣令:開局我把王爺家抄了 雜家宗師 星河霸主 堂哥中舉之後 校園重生之特工歸來 我是關隴老秦人 萬年大明 大唐幕後黑手 續漢志 穿越者的明末生活 三國之再續雄漢 權御八荒 漢末董氏臣 重生:我的開元十年 陛下,您就反了吧! 血染軍魂 從影視劇裡當配角開始戰鬥 星際魔女逆襲

告別了西南、東南紛紛展開大反攻的永曆六年,到了永曆七年,雙方的拉鋸依舊在繼續著。先是三、四月間,李定國進攻肇慶,與此同時陳凱收復了瓊州府。隨後到了四、五月間,作為肇慶之戰和瓊州之戰的兩位勝利者又重新回到了廣州府開撕。

整個上半年,廣東就沒有消停過。相較之下,閩南戰場上起初只是陰雲密佈。

去歲的鐘厝之戰,雙方以兩敗俱傷告終。清軍的福建提標、金華鎮標以及福建左路鎮標損失殆盡,就連杭州駐防八旗也損失了幾個牛錄的兵員。而明軍那邊,擊退了清軍是事實,但自身傷亡也並不少見,尤其是右翼的部隊遭到了清軍的猛攻,同樣是受了極嚴重的內傷。

接下來的日子裡,清軍從北方抽調綠營南下,恢復福建綠營的實力;明軍這邊,由於這一戰的損失還遠沒有達到歷史上鳳巢山之戰時的那般,鄭成功未有將那二十八星宿營頭的建制取消來填充各鎮,只是按部就班的恢復實力而已。

但是比之清軍蜷縮在福州府到興化府一線,明軍倒是顯得更加主動許多,憑著海上的實力佔優,明軍展開了對福建沿海島嶼的蠶食。這近一年下來,福州府的官塘山、琅岐島以及福寧州沿海的一系列島嶼多已被明軍控制,早在廣東戰場上島鏈形成之前,福建這邊就以著更加迅速且更加紮實的方式完成了對福建清軍的海上封鎖。

明軍在泉州府,清軍在興化府從去年鍾厝之戰後就已經開始的增兵競賽始終沒有停止過。直到了五月初的時候,似乎發現在拖下去天氣就太熱了,清軍才率先耐不住性子,調集大軍向泉州方向進發。

去歲的鐘厝之戰,清軍從興化府城出發,走沿海的平原地區,直薄惠安縣城。惠安縣是泉州府城東北的門戶要地,拿下此處,清軍便可以直取那片腹心之地。

是故,當明軍取勝後,尤其是當陳凱憑稜堡兩敗耿繼茂之後,在馮澄世等幕僚的建議下,鄭成功便下令在惠安縣城周遭修建稜堡。對此,陳凱給出了較為專業化的建議,同時派出了有稜堡修建經驗的工匠和質測學徒到惠安,協助惠安稜堡群的修築工作。

惠安縣稜堡群面向東北方向,互為犄角,火力交叉覆蓋,清軍想要發起進攻的話已經不僅僅是遭到稜堡自身的多角度攻擊,甚至還要被其他稜堡上一些射程較遠的火炮覆蓋。

比之陸豐的那兩座大型稜堡,這幾座小型稜堡更加易守難攻。明軍自鄭成功而始、到各鎮眾將、再到如馮澄世、潘庚鍾等幕僚,乃至是那些普通士卒對此都充滿了信心。旁的不說,陳凱當初憑稜堡兩敗耿繼茂,就他們看來,金礪就算是來了,估計也是來送死的。

所有人都對此滿懷著期待,期待著複製陳凱在螺河之畔所創造的奇蹟——憑稜堡消耗清軍的有生力量,隨後待敵虛弱之際,憑陸師發起反攻,從而大敗清軍。

期待在陳凱奪取香港島,控扼珠江口,乃至是近期收復瓊州府的過程中不斷的發酵,愈加膨脹。就他們看來,只需一勝,便可席捲八閩,北上浙江,這份大勢就算是有了。奈何,金礪可不會跟著他們的指揮棒跳舞,此番大軍出動,僅僅是派出優勢騎兵到惠安縣的稜堡群附近觀望了一番,稍微虛晃了一槍,金礪的大軍便溯木蘭溪而上,過仙遊縣城,轉道向西,直奔泉州府的永春縣而去,全然沒有打算去撞惠安縣的稜堡!

永春縣,位於德化縣以南,南安、安溪兩縣以北,仙遊縣以西。此處已入泉州內陸丘陵地帶,其實並不適合清軍大舉進發,反倒是明軍可以更好的利用地形展開截擊。但若是一旦永春告破的話,那麼順著桃林溪而下,清軍便可以直薄南安縣城,乃至是泉州府城,明軍就再難對其加以阻攔了。

永春縣最初其縣治設於桃林場,是故初設縣時被命名為桃源縣,數年後才改稱的永春。至宋時,縣治遷大鵬山南麓,後因明時倭亂襲擾,舊縣治處建有堡壘,永曆元年鄭鴻逵、鄭成功叔侄進攻泉州府城,永春縣便有士紳、百姓響應,後來在清軍進剿時還一度佔據舊縣治的堡壘,直至被清軍誘降破城,大開殺戒。

修築惠安稜堡之際,鄭成功也曾對永春縣和德化縣的縣城進行了加固。這對原本就是黏土為裡、石料為表,高兩丈五尺。東、西、北三面壕溝環繞,南面臨桃林溪,並設有敵樓、窩鋪、浮臺等防禦設施的永春縣城而言,其城防堅固程度自是更上一層樓。

聞訊,鄭成功連忙統領大軍北上,但是在惠安縣也同樣是留下了一些部隊,以免金礪行的是那聲東擊西之計。雖為內線作戰,但距離更遠,再兼著是得到訊息才匆忙啟程,鄭成功比之金礪還要晚到一日。不過,金礪也沒有在趕到後就立刻展開進攻,而是攔在了明軍赴援的必經之路上,擺出了一副打援的架勢來。

原本的利用堅城消耗清軍有生力量,從而更加輕易的擊潰清軍,這等計劃隨著清軍佔據有利方位後徹底破滅。對於城池,清軍未有急著攻打,只是派了少量部隊監視城內數量不多的守軍,而是將全部力量都留在了迎戰鄭成功上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相對的,鄭成功在抵達後迅速的安營紮寨,他也很清楚金礪就是想要憑著野戰將其擊潰,從而實現對明軍的席捲。至於那城池,反倒是最不用著急的。

戰爭到了這個規模,雙方的很多大致的盤算其實都是擺在明面兒上的,尤其是當兩支大軍已經實現了接觸後,就更是如此了。

鄭成功稍作休整,大軍便向金礪所部展開攻擊。明軍出動了二十一個鎮的步兵,三個鎮的騎兵,兵力不下三萬之眾,而清軍那邊亦是有著杭州駐防八旗以及重建的福建提標、福建左路鎮標、福建右路鎮標、泉州鎮、漳州鎮等部以及部分赴援的浙江綠營,加一起也有近三萬人馬。

如許規模的野戰,於這片夾在丘陵之間的河谷地帶展開,雙方都很難有什麼奇謀產生,有的只是硬碰硬的對攻。

五月十三,雙方展開交鋒,清軍憑綠營為先導,明軍則以各鎮迎上。比之去歲,明軍在鍾厝之戰中戰鬥力成長不菲,但是清廷仗著家底兒夠厚實,直接從北地調來的綠營兵竟也毫不落於下風。

戰鬥持續到了下午,雙方不約而同的將各自的王牌部隊調了上來。清軍的杭州駐防八旗,明軍的戎旗鎮和左先鋒鎮登時就將廝殺提升了一個檔次。

喊殺聲響徹河谷,刀光劍影,鮮血橫流,大地浸透,鮮血匯聚成溪流,緩緩的向著桃林溪流去,大有將這條溪流染紅的架勢。這是事關生死的一戰,雙方都已經打出了火氣,就這麼互相攻擊著,一直到了入夜時分,任何一方也不打算將命運交給運氣,才默契的各自退兵。

收兵回營,明軍沒有實現對清軍的突破,其戰略任務就不能算是完成。奈何各鎮損失盡皆不小,鄭成功很清楚以此師再戰,絕不會再有今日這般的對傷亡的忍耐能力,乾脆連夜派人回返泉州,調集部分未參戰的營頭前來匯合,以利再戰。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