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踐壓制何冼德的決心很大,但他在何冼德面前明顯沒有底氣,比如,開會發言的時候,他的發言總是不得要領,顯示他管理經驗不足,而何冼德每一次發言,都能切中要害,說得大家心服口服,即使是楊也彬,也很難找到何冼德的破綻。
姜明踐想獲得更多人的支援,決心克服這個硬傷。他畢竟是名牌高校畢業,跟安如見一樣,曾經選修過蔣祿壽教授的醫院管理學課程。可惜的是,那時候,他對醫院管理學不太感興趣,他喜歡的是當醫生,選修醫院管理學,是必須要選擇幾門選修課,完成學分,比較其他課程,這門課不讓他討厭,僅此而已。
他承認,是時間和現實讓他的思想發生了轉變。自己的轉變發生在歐陽念志的崗位遲遲得不到調整上,那時候,他還為歐陽念志忿忿不平,轉而一想,他又被權力的魔力所折服。
現在他要重拾課本,看看醫院管理學上的經典案例。翻來翻去,姜明踐對醫院人文建設發生了興趣。這是新興的分支學科,相較於之前強調醫療質量、醫療技術,這門學科強調的是醫療服務,強調醫學的服務物件。
姜明踐彷彿找到了突破口。司亨醫院這麼多年從來沒有人提過醫學人文建設。只要自己把這個概念在醫院提出來,那麼,很多事就會沿著自己的願景走,不但是工作上的突破,更多的是對提升個人的聲望有很大的幫助。
姜明踐就像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寶藏,他彷彿看到熠熠發光的鑽石,看到晶瑩剔透的瑪瑙,看到金光閃閃的黃金......一招鮮吃遍天,雖然醫學人文建設在其他醫院早就開展了,但司亨醫院還沒有人提過,自己提出來,就是一個創舉。
研究了幾個醫學人文建設的案例,姜明踐在月度科主任例會上發表了自己的宏論。科主任例會,一般通報業務量、醫療質量等等資料,幾個院領導分別發言,不會安排醫保科科長髮言。幾名院領導和科室主任發言之後,何冼德準備作會議總結,這也是常規性的幾句話,大家都等著散會,姜明踐突然插話:“大家請等一等,我有幾句話要說。”
何冼德驚訝地望著姜明踐,心想,這個會沒你說話的份兒,今天出什麼意外了?但當著很多人的面,他又不能駁斥,他又轉向楊也彬,像是徵求意見,楊也彬面帶笑容點點頭,何冼德也不好拂逆了院長的意思,說不定姜明踐這次發言,是楊也彬授意的。他說:“下面,我們請醫保科科長姜明踐同志發言。”
姜明踐發言的內容沒有在會議議題之內,何冼德不知道他到底要說什麼,只能介紹為“發言”。
姜明踐胸有成竹的樣子走上主席臺,開始了他的“宏論”。
“我今天要說的,是醫學人文建設。”姜明踐坐在主席臺上,自信心大增,威嚴地掃視會場,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我們醫院科主任會,歷來都只談業務量、醫療技術,這當然沒錯,但是,我們忽視了一個關鍵,就是我們的服務物件——病人。”
姜明踐的發言在會場引起一場不小的轟動。
“這不是批評醫務科嗎?”
“什麼是醫學人文建設?”
“譁眾取寵吧?”
“這是打何冼德的臉!”
會場出現一些騷動。何冼德不得不出面維持秩序:“請大家安靜!”
會場安靜下來。姜明踐繼續說道:“當然,我們分析業務量沒錯,講技術也沒錯,但這些都是術的層面,沒有上升到道的層面。”
姜明踐這個開場白,讓大家一頭霧水。術與道,已經上升到哲學層面了。隨著醫院移交地方,司亨醫院理所當然成了地方醫保定點醫院,醫療業務量蹭蹭上漲,司亨醫院的人忙都忙不贏,誰還有心思去考慮哲學問題?
姜明踐見大家的表情訝異,說明自己的話題開始起到效果了,心裡一陣竊喜,看來發言不來點猛料,或者說不故弄玄虛,沒人聽。平時這些科主任開會,要麼是拿著病歷本上來看病歷寫病歷,要麼是閉著眼睛昏昏欲睡,誰有心思聽這些老掉牙的通報。科主任關注的是這個月的工作量完成了沒有,科室能拿多少獎金。
姜明踐信心大增,不由得開始飄起來,繼續說:“如果一家醫院只講技術,不談病人,那麼,我們的服務也會冷冰冰的,沒有人情味,在新一輪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大背景下,我們會逐漸失去人心,失去病人。”
姜明踐故意停頓了一下,掃視一圈會場,只見大家都看著他,他甚至跟幾個科室主任還有眼神的交流,他看到了讚許。
“醫學人文建設看起來是個高大上的提法,其本質卻是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事,歸結起來就是兩個字:服務。”姜明踐說道,“醫學人文建設強調醫生眼裡首先要有病人,其次才是病。”
姜明踐的觀點再一次讓會場轟動。有人不屑一顧:“我還以為是什麼高深的理論,扯淡,不就是講服務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哈哈哈,病都治不好,服務再好有個毛線用?”
“安靜……”何冼德不得不再次履行主持人的義務,維持會場紀律。
“這不是一般的服務,而是昇華了的精細服務,人性化服務,是強調以人為本的服務,與我們平時說的簡單的醫療服務不是一個層次。”
“比如說,新醫改中,強調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強調便民服務措施,強調醫患和諧,”姜明踐將自己最近研究新醫改政策的成果也擺了出來,“說白了,就是要給病人更多更好的就醫體驗。”
“我們飽受社會詬病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掛號時間長、檢查時間長、取藥時間長、看病時間短的三長一短問題,如果能開動腦筋,給病人更好的服務,我相信,醫患之間的糾紛會降低九成!”姜明踐丟擲了自己的醫學人文建設觀點。
楊也彬禁不住發話了:“姜科長,你認為,我們醫院該怎麼搞醫學人文建設?該怎麼讓病人滿意?”
姜明踐非常高興,自己的發言引起了岳父大人的關注。這是他唯一一次事先沒有跟他彙報的發言。他要用真才實學讓身為院長的岳父大人刮目相看。他不能總是活在岳父的陰影之中。
姜明踐說:“醫學人文建設包羅萬丈。我們醫院一直沿襲過去的思維,改善服務迫在眉睫,我們的服務內容應該從病人進入門診開始,包括微笑服務、個性化服務、人性化服務、貼心服務,總之,醫生護士就是要站在患者的立場考慮問題。”
姜明踐看了看楊也彬,只見他不停點頭,說明他接受了自己的觀點,繼續說道:“我建議,醫院開展一次就醫體驗活動,院領導帶頭,自己排隊走一次看病全程,用病人的眼光來體驗醫院的服務,看看哪些地方需要改進,然後,開始整改。”
姜明踐的建議,讓大家沉默了。要想在一家沿襲了幾十年工作模式的醫院開啟改革的道路,實在是難。沒想到,何冼德帶頭鼓起了掌,大家彷彿愣了一小會兒,掌聲迅速在會議室蔓延開來。
姜明踐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對他來說,這是一份無上的榮光。他終於第一次擺脫了院長岳父的陰影,第一次說出了自己的觀點。這個第一次,很重要,是他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標誌。
喜歡起飛吧,人生請大家收藏:()起飛吧,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